回到文学的怀抱教古诗

2011-12-29 00:00:00徐金贵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1期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名作,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对于这一类的经典文学作品,王教授将其纳入了定篇的范畴,认为在教学中“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和欣赏的目的”。朱自清先生也在《经典常谈》中说道:“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大多重视作品的理解与积累,而对作品的欣赏、体味则显得不够。我在教学《游园不值》的时候,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回到文学的怀抱,尝试建构诗歌鉴赏的知识,并依此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做到字正腔圆、节律和谐、音义共生。
  2.通过意象体悟、抓中心字、情境设想、比较等方法理解鉴赏诗歌。
  3.理解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美美地说说。
  4.背诵、默写诗歌。
  【设计思考:教学目标的设定紧紧围绕“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朗诵诗歌是欣赏诗歌的基本途径,但教师对孩子们的要求往往过于笼统,所以我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根据诗歌的特点和我对古诗朗诵的理解,提出了“字正腔圆、节律和谐、音义共生”的层次要求。诗歌内容与表达的鉴赏也是有其独特的要求的,因为前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教学,所以这节课我想着重引导孩子通过“意象”“情境”这两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来进行深入体验,同时根据这首诗的特点,通过“抓中心字”“比较”的鉴赏方法,进一步领会。】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学过这首诗吗?谁来读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