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1/SvNuyzRZhBKfhHsSWi4TAn.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1/QfuzW6GCbF23Px65ziCPYt.webp)
【课程】小学音乐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
【内容】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
1.表演唱《我是一粒米》。
2.初步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的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重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欣赏乐曲,能够感受并分辨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展现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音乐教育在儿童情感教育中有其独特功能,音乐是情感艺术,它能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创编表演唱《我是一粒米》正是歌曲学唱的延伸与拓展,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在编创过程中,教师采用活泼的形式,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懂得爱、温和、同情、自豪、团队精神,憎恨丑恶、追求真善美。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创造、表演经验,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创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逐步积累成熟、规范的表演经验。
二、 体现音乐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期课改使得教学手段呈现多样性,小组学习形式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途径,但是如何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做到切实有效是本课主要的探究目标。本课在为乐曲《我是一粒米》的三段歌词分别用音乐要素进行分析、演绎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先请每个小组根据歌词进行讨论并分析每段的情绪,在不同的情绪下速度发生怎样的变化,音色、表情会有怎样的变化,估计每组都能够处理歌曲情感,能够演绎出老伯伯辛苦劳作、小朋友对粮食的前后态度及小米粒的前后情绪,但是一个组无法很好地表达乐曲的全部情感,只有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合作带来的唱、演等增加丰富感,从而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体验“快乐”的内涵。这种小组间的相互配合,对乐曲情绪的表达,以及学生音乐情感的宣泄是符合合作学习的内涵的,是切实有效的。
三、“欣赏”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感受并分辨音乐形象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听觉”领先,“动觉”切入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欣赏《龟兔赛跑》的过程中,我以感知为主线,以形体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