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贵在理解

2011-12-29 00:00:00王祖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2期


  思考
  “计算经过时间”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共出现了两次。首次出现是三年级上册,其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第二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相当长,涉及从上午到下午的经过时间计算和第一天到第二天的经过时间计算。三年级上册的经过时间计算相对较为简单,而三年级下册教学的问题由于跨时较长,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普遍感到困难,错误很多。多数教师均有同样的感受:太难,不知道该怎么教,也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学生学。
  面对这样一个公认的教学难点,不少教师实践并总结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计算7:40到10:20的经过时间,教师告诉学生“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可以用列式笔算的方法(如左图)。计算的过程可以描述为“先算20分减40分不够减,向‘时’借一作60,加上原来的20分便是80分,80分减去40分得40分,再用剩下的9时减7时得2时,经过时间就是2时40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少错误,教师一再强调“向‘时’借一不是作100,而作60”,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确实,在不断训练后,面对同类问题时,学生多数能顺利解答。但当面对“昨天晚上21时50分入睡,今天早上6时30分起床,我睡了多长时间”的新问题时,有学生列式为“6时30分 - 21时50分”却无法计算,也有学生发现无法减而将列式改为“21时50 分 -6时30分”,更多的学生是束手无策。
  透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