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是燕山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与燕山人民的期盼,学校如何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优化学校管理、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是彰显学校鲜明个性、拓展办学境界的立足点。
一、文化浸润 品牌代言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计划把学校建成综合石化科技博物馆,凸显石化科技特色,成为燕山石化和办事处的品牌代言,这也将填补北京市没有石化科技博物馆的空白。
教学楼和实验楼的楼道内,每一层均有一个主题:希望、翅膀、力量、蓝色天空,与学校的办学思想一致。楼梯走廊再分为科技走廊、未来星空两部分。科技走廊充分展示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的优势产品和燕山石化的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展示从产品的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并把其原理与中学化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明白现在所学是未来建设的武器。教室走廊里通过图片、文字展示燕山人建设燕山的奋斗史,让学生(主要是燕化子弟)了解燕山历史,看到燕山的变化,激发他们建设燕山的热情。未来星空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无穷奥秘,点燃学生探究科技奥秘的热情,树立攻克科技难点的信心,有科技力量的基础和燕山人奋斗的精神,在未来探索人类未解之谜。
学校本学期完成三大板块建设。一是“希望起点与人才摇篮”板块建设,征集优秀校友,展示优秀校友照片、座右铭,通过师哥师姐的榜样力量激励在校学生奋力拼搏,创造新的辉煌。二是全面推进“班级建设与青春风采”板块建设,鼓励“一班一特色”,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三是推进“宿舍文化与生活家园”板块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宿舍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指导下的学生自治建设,既要渗透希望文化,更要给人以家的温暖。
二、课程引领 职普融通
如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所有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将打造以下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一:生命之水,环保之源
以燕化污水净化厂为基地,以“水”为切入点,开设以“饮水与健康”、“燕山水污染的概况及水资源再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此项目旨在发现化学学科素养较高的高中生,为其下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特色课程二:石化基地,科技乐园
利用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石化科技如何为人类造福及产品背后的科技知识,建设我校科技园。此项目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发现和培养有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素养的学生,希望他们未来为新材料基地添砖加瓦。
特色课程三:石化仿真,技术践行
利用燕山石化仿真基地、橡胶事业部的先进设施,开发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可以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了解高压电的传输和安全保护,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校将开展学生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等学科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为国家培养石化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色课程四:燕山访古,传承文明
我校所在燕房地区,历史遗存极为丰富。历史年代涵盖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商、西周、战国、汉、晋、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项目将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历史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寻身边历史轨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项目旨在通过乡土史探究活动,使学生更加珍惜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文物的保护意识,为部分今后从事历史、地理方向专业发展的学生打下一定基础。
特色课程五:企业玄机,创业之道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然而,创业又是一项考验创业者智慧、能力和胆识的极具挑战的活动。燕化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的改革、改制,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作为燕化子弟,了解燕化的发展历程,感受父辈的创业历程,进而感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历程,很有教育意义。此项目旨在为对政治经济学、金融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拓展视野。
我校学生大都生在燕山,长在燕山,学校将通过课程建设,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实现多维成才,为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建设、为燕山石化建设输送新生力量,让更多的燕山人建设燕山。学校也将实现“从优势项学校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的发展蓝图。
三、打造名师 培训先行
创建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打造名校的基础。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实施“希望培训工程”,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系统地培训教职员工。
开展教师出国培训工作。要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学生,必须拥有具有世界眼光的教师。开展教师出国培训工作,是实现“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一流师资”、“让燕化附中的学生与世界接轨”目标的需要;选派骨干教师出国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出国培训,有利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让教师走出去,才能感受到国际教育发展水平,才能促使一批业务精湛、教法新颖、适应未来人才培养要求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四、兼容并包 交流合作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表示,支持教育国际交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随着燕山经济的发展和新材料基地建设步伐的迈进,燕山人的素质会不断提高,各方面人才会逐渐增加,包括高科技人才在内的燕山地区人民对高中教育的需要会逐步提高。要保证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匹配,要解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需要拓宽办学思路。
市内多家学校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并融合我国国内高中课程的优势,使学生不仅掌握国内高中大纲所要求的必备的知识要点,而且具备运用学术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了解熟悉国外教学方法、考评方法以及国内外文化差异,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如PGA国际课程学习成绩被以美国为主的百余所海外大学认可,学生完成PGA课程学习后即可顺利进入国外大学就读本科学位课程。学生完成PGA国际课程学习后,具有参加ACT考试(俗称“美国高考”)的资格,并获得ACT成绩。ACT成绩被包括美国常青藤联盟学校在内的3300多所大学、学院及奖学金项目采用。这意味着一旦学生进入燕化附中,便身处于国际视野开阔的舞台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交流资源,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校长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