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精细化管理 提升办学满意度

2011-12-29 00:00:00李彦徐明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8期


  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实验中学围绕“打造管理名校,争做质量强校,创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有力提升了办学满意度。
  一、推进精细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1.打造精品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一是抓实日常管理,建设优美校园。坚持“校园无死角,瞬间也美丽”的工作要求,我们推出了“日清日结”管理办法。学校每天都安排值日人员进行工作督查,发现问题即时介入解决,对较严重的问题发放《问题通知单》,明确责任人及解决时限,并通过《整改回执单》及时回馈整改情况,然后组织复查验收,将每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都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配套实施了“安全文明示范班级”、“模范办公室”等考核项目及细则,通过在室外悬挂流动荣誉奖牌等形式,引领全校教职工养成“精细执着”的行为习惯。
  二是提升育人内涵,建设文化校园。在学校建筑、绿化格局业已成型的前提下,我们着力为其加注文化元素,赋予校园深厚的育人功能。如在校园四周设置了生物、地理、体育、卫生等文化园地,在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中设置了科技、德育、安全法制、习惯培养等文化长廊。
  三是突出安全防范,建设平安校园。学校每年都印发《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将包括人身、设施、活动、区域、时段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内容一一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编拟了安全排查表,建立了整改落实台账,健全了安全应急预案,实现了校园安全管理的无缝覆盖。本学年,我们又编印了《安全常识与应急防范——学生安全教育必读》,发放到每名教职工和全体家长手中,对学生在交通、消防、防踩踏、防暴力等11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了具体预防及紧急自护措施,用于指导学生学习,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
  2.强化人文管理,培育优良校风
  精细化管理是更具人性化的管理,为在全校形成政通心齐、风正劲足的优良校风,我们采取了一“下”一“上”的工作方式,让精细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下”就是让干部“下沉”到教师中。一是工作上贴近教师。开展了面向党员、老同志、班主任、教研组长等不同层面的专题调研活动,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获取深层信息,保证决策合校情、顺民意;坚持“周工作温馨提示”制度,帮助教师了解学校动向,理清工作思路,为其提供方法建议等。二是生活上关心教师。为不同年龄教师订阅文化娱乐、保健养生类期刊,为党员购置人生哲理类书籍;编辑印发了《健康知识月历》,结合时令每月向教师推荐饮食小常识、养生小秘方、卫生小知识、健身小运动等生活常识;ojafCzuttzf4uUXChBmi0g==节日期间,学校以校长名义向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内的全体教职工、干部家属发送贺信和贺卡;每年均安排教师体检,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作出相应的治疗。
  “上”就是把教师“上提”到管理层。坚持教职工列席每周校务办公例会制度,落实教代会代表定期与随机提案制度,开展了学校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等,扩大了教师的话语权和监督权;设立了由45周岁以上教师组成的学校管理智囊团,作为与教代会并重的群众组织,让其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满意水平
  1.优化教师行为,塑造学生满意的教师
  学校出台了引领教师行为的《优秀教师标准》、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八要”“十不”规定》,组织了教师师德词汇的征集、展示、宣传活动,在教师中确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在学生中树立起教师的良好形象;落实了“学生每周一推教师优质课”制度,由班委会组织本班学生向学校推举他们最喜欢的课,促使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真正转移到学生身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开展了对问题学生的“一带五”定人帮扶活动,并通过编印《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帮教转化案例集》,对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提升教师的育人技能;实行了对学生的“阳光评价”,在评语见家长前,吸收学生本人参与评语的编拟,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常年坚持向家长发送“喜报”,及时汇报学生的突出成绩和进步表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关爱,让他们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2.加强家校合作,创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是创办了《家校直通车》小报。每月一期,向家长通报学校上月工作情况、本月工作提示,并结合学生的阶段共性问题,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家教小知识和学情预警。这既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了学校工作,又使家长能及时把握子女的家教方向和重点。
  二是健全了“两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建立起每班1人组成的校级家委会和每班4人的年级家委会,定期组织家委会代表及学校边区内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观校园,走进课堂,评教评校,让学校办学壮大了“同盟”,拥有了强力“外援”。
  三是发放了三封“家长信”。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重要时段,都分别致信家长,围绕工作的计划制订、信息反馈、总结通报等内容,吸纳家长意见,接受家长监督,增进家长了解,使家校之间和融互促。
  四是召开了三类“专题家长会”。每学年都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召开家教经验交流、学习方法探讨等不同主题的家长座谈会,以现身说法、案例剖析、问题答疑等形式,通过家长与教师间的促膝谈心,既解决了问题,又加大了家校间齐心协力的工作力度。
  五是畅通了三种“热线”。向全体家长公布了学校、班级和其他部门的监督服务热线以及教师的服务热线,设立了领导干部的电话接访日,全面接受家长对学校的监督,有效增强了学校的服务职能,拓展了家校沟通合作的平台。
  作者单位 山东省乳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