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什么样的班主任,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甚至会带出什么风格的学生。这话不无道理,由此可见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影响力。当然,班主任对于班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班级的管理实现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事,它需要的是对整个管理过程的强化。只有强化了这个过程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如何强化这一过程管理呢?
一、形成常规,常规要“常”
组建一个新的班级后,面对几十张陌生的面孔,面对着几十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班主任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认识学生和稳定班级。而稳定班级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形成常规。常规能使整个班级井然有序,整个班级的步调也会渐趋一致。为此,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面对一个新的班级,千万不能乱套,可以先告知学生自己的一些带班理念和设想,然后当着全班的面公布具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比如课堂要求、晚自习要求、作业要求、行为举止要求、寝室要求、值日要求等,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哪些不应该做。
当然,这些常规的制定绝大部分班主任都会,关键是这些常规能否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变成“常”规,而不是三分钟热情,这就得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强化。既然是常规,就要长时间地执行下去。如果今天这项制度,过段时间又那项制度,学生势必很难形成习惯,班级也就难于稳定。因此,班主任在过程管理中要不断强化常规,而强化常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需要像初中小学班主任那样,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花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对高中学生的管理如果也是这样,那一个班必将长期得不到稳定,学习成绩要提高则不用谈了。为此,高中班主任要使这一制度得到强化,最好天天坚持,中途即使有变动,动作也不宜太大。更不能出现“严打”式的管理,如一两周班主任天天抓迟到现象,天天唠叨,等过了这一“严打”时期就不闻不问了,这是很难稳定班级的。
二、抓“布袋口”,收缩要慢
经过第一步,班级虽然有了常规,但面对种种常规制度,学生未必条条理解到位,也未必条条执行到位,即便班主任日复一日地进行检查,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碰到这种情况,有些班主任可能会大发雷霆,认为有了常规学生还做不到,纯粹是跟班主任对着干。其实,学生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正常现象,班主任大动肝火无非就想是把整个班的“布袋口”一下子抓紧,未免操之过急。
笔者认为操之过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心切可以理解,但学生从理解领会制度到习惯执行制度有个过程,即便习惯了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因此,班主任一开头就把“布袋口”抓死了,最终往往适得其反。由此在强化对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布袋口”的收缩一定要慢。慢可体现在制度制定上,必要时可宏观些,然后逐步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慢慢收紧了袋口,从而达到效果。慢还体现在对学生违规处理上,尽量给机会,给机会是宽容学生的表现,也使学生更能接受并遵守制度。比如学生迟到几次便处分他或把他的家长叫来,这是布袋口收得太快的表现,效果不好,学生势必产生逆反心理,开始抵触班级制度,给班主任今后开展工作增加阻力。反之,如果给学生几次机会,学生通常会很内疚,也会对班主任很感激,制度也就执行得更到位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也得到了强化。
三、日清月结,点评要快
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在有些方面可能做得很好,执行得很到位,超出班主任所料。然而,也有些方面可能做得较差,没有达到要求,这些都要及时进行点评,点评的过程往往会对做得好的进行肯定,做得不到位的进行纠正,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地强化了过程管理,也使制度更加完善。
点评最好在当天晚上,不一定要等到周末班会课时进行,因为等到周末时,有些事情学生可能早忘记了,每天晚上只需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完成即可,不必占用太多的时间。在一个新的班级刚刚组建时,当天点评的方法往往很奏效,能够使班级迅速走向稳定。随着班级班风学风的逐渐形成,这种日日点评可以用数日点评取代,但一周最好不要少于两次。到了月底,更要抓住本月以来的班级动向、班级问题进行点评,提出整改的措施,明确下一阶段所要努力的方向。
四、终端目标,言之要当
大部分的班主任在班级刚刚组建时,都会给班级设计一个美好的蓝图。如学生刚进高一时,班主任便设计好了三年后学生的目标,要考取的院校。或者有些班主任在学生入学的这一天便制订好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目标。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些,班级容易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班级学习氛围的浓厚,也有利于管理过程的强化。
应该来说,高考是学生高中三年的终端目标,期末考试目标则是某一时段的终端目标,都是比较长远的目标。作为班主任,对终端目标进行强化时,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因为几次成绩差就认定学生达不到终端目标。终端目标一般定得都较高,经过几次失败后,学生会觉得没有信心,就想放弃学习,而学生不读书了,班主任想把班级管好,或使管理过程得到强化,都不太可能。因此在点评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把终端目标当成口头禅,这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终端目标,不妨把眼前目标与终端目标结合起来。先制定眼前目标,或下一阶段的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去感受,感受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学生有了信心,终端目标的实现为时不远,班主任的管理同时也会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刘完保.班级管理的四个环节[J].教学与管理1998.8.
[2]曹军宁.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关系[J].徐州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