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优雅班主任 培育幸福学生

2011-12-29 00:00:00薛生林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8期


  对于经历过学校教育的人,印象最深的教师就是自己的班主任。究其因,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也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众所周知,班主任不但承担着课务,而且要完成学校里众多的事务。作为班主任,其工作不仅要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作为班主任,其工作不仅要开展班级活动,要对班级进行常务管理,还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可以说,班主任是全世界权利最小的主任,也是工作最繁琐的主任,但是,班主任也是贡献最多的主任。
  2007年9月,我校提出了“建设优雅教育”的理念。作为蕴含百年人文历史的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秉承丰子恺“好真、乐善、爱美”的“丰式优雅”,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志存高远、业务精湛、教有特色的优雅教师,培育了一批“优者雅行”(致力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且行为处事高尚而有品格)的优雅学生。
  我们在深入解读“优”、“雅”、“优雅”时,在对优雅教师进行深入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优雅班主任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优雅班主任首先是一位优雅教师,因此,以优雅教师为基石的优雅班主任,必须具备优雅教师的特质。我们不仅关注优雅班主任的师德素养,也关注优雅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素养。优雅班主任也是一位优雅任课教师,所以,我们不仅关注优雅班主任的知识素养,更关注优雅班主任的能力素养。作为优雅班主任,还具有优雅的人际关系和形象素养。
  一、 树立全面负责的意识
   营造优雅育人的班风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不仅要了解班内每个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更主要的是利用学生的个性特质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1.借鉴学科课程,感悟优雅育人
  大部分班主任除了班主任工作以外,还承担着学科教学任务。而学科课程中处处都蕴涵着思想品德的教育。把学科中的育人内容与班级活动整合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例如,《温馨一家人》这个单元中《孝心献老人》这一课。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世界各国的老人节等资料,调查自己或身边的人有关孝敬老人的事例;课上,学生做“孝心卡”作为重阳节的礼物赠送给爷爷、奶奶,再进行“我的祖辈和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后,学生慰问敬老院等尊老敬老活动,最后组织“我们怎样尊老敬老”的主题班会。通过搜集、调查等活动,学生体会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通过制作、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道德认同感;通过慰问、班会等活动,学生亲身经历尊老敬老的过程,学习尊老敬老的方法。
  2.依托德育基地,体验优雅育人
  德育基地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育人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观德育基地,以榜样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榜样的品质来塑造自己的品质,以榜样的仁爱之心来培育自己仁爱的心境。而学生规范的言行、优秀的品质;仁爱的心境、宽厚的气度正是我们优雅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例如,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东面500米外的桐乡市德育基地——桐乡市丰子恺纪念馆,学生边参观边学习,学习丰子恺的“丰式优雅”人生;学生边参观边创作,体验丰子恺的“丰式优雅”的散文;学生边参观边漫画,描绘“丰式优雅”的幸福人生。
  3.开展育人实践,亲历优雅育人
  育人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优雅育人的主阵地。通过育人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能够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而且能够亲身经历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育人实践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以我国的重大节日为载体进行育人活动。通过重大节日的宣传和活动,学生不仅感悟到节日是一种民俗文化,更让学生体验品德形成的过程。例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这些重大节日,我们班主任通过多媒体等教育视频来感知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学生出黑板报、出小报等活动来理解重大节日的内涵,通过学生主题班会来形成对共产党、对军队、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之情。这些德育体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 树立好学创新意识
   塑造学习探究学风
  当我们在关注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系统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要形成优雅的核心竞争力系统,我们必须关注优雅班主任。优雅班主任把好学创新看作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雅班主任的好学与创新应体现在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和对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等方面。
  优雅班主任理论性知识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主要基础知识。班主任理论性知识不仅包括优雅教师所需的理论知识,更主要是班主任方面的理论知识。作为以育人为核心任务的优雅班主任,只有树立创新的意识,才能真正理解并指导优雅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优雅班主任实践性知识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任何一个班主任从新手到优雅班主任,都需要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是优雅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动力。我们的优雅班主任需要向管理经验丰富、卓有成效的老班主任学习、向自己的班主任实践活动学习,并在不断探究与创新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专业发展。
  当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班主任通过班级学习的有效管理,全面管理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组织、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等等。
  1.开展探究学习,营造学习探究的氛围
  探究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班主任通过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让学生情感和态度得到长足的发展。班主任通过开展探究学习,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又为班级营造了学习探究的氛围。
  例如,我们结合语文课开展“遨游汉字王国”探究学习。当学生按小组制定的活动计划进行分组活动后,根据学生搜集和编写的字谜,查找谐音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我们举行“汉字趣味竞赛”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不但加深了对汉字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更为可贵的是班级里充满了学习探究的氛围。学生把主题班会的内容整理成读书小报,通过读书小报的形式让班级里的全体同学体验学习探究的乐趣。学生把街上不规范用字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通过黑板报和班级博客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在班集体中学习探究的乐趣。
  2.整合教育科研,形成学习探究的学风
  教育科研是一所学校追求创新和研究的结晶。我校的课题既有全国的,也有省级的,又有地市级的。一系列课题的开展,不仅能提升优雅教师的素养,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把教育科研与班级管理整合,能使整个班级形成学习探究的学风。
  在我校的总课题《建构“优雅”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引领下,各子课题对总课题进行了细化和完善。班主任整合总课题和《红领巾漫画探究所的实践研究》、《依托水乡民俗文化的项目作文研究》等子课题进行班级学习探究活动。例如,杭白菊是我们桐乡的特产。每到菊花节时,我们组织班里的学生到田野菊海中进行采胎菊和采菊花活动,学生通过采摘活动不仅学到许多菊花的知识,更能体验由劳动带来的喜悦。把采来的菊花进行蒸、晒等活动,学习蒸菊花和晒菊花技巧;学生用菊花在班里进行茶艺展示,在茶艺展示中体验茶艺的优雅,在品茶的过程中品味优雅人生。学生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用画笔创作成一幅幅漫画,把活动的过程与感受用笔书写成一篇篇作文。学生在活动中、在漫画中、在写作中,学习和探究知识;班主任把总课题和子课题进行有效整合进行班级活动,从而形成学习探究的学风。
  
  三、树立优雅团队意识
  建设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一所优雅的学校就是一个优雅的团队。优雅班主任充分利用两个主要团队:优雅教育团队和优雅班级团队。班主任要与学校领导、与任课教师、与家长、与社会教育力量有机整合成优雅教育团队,形成教育合力;要引导学生组建和谐而幸福的班级集体和各种专项活动团队。当我们在构建优雅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新的班级文化应运而生。众所周知,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优雅班级文化追求的内涵。
  1.做好协调工作,促成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通过班级活动等方式与科任教师一同研究班级管理规划、一同建设班级文化。在平时教学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共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策略。班主任只有与科任教师共同管理班级、共同经营班级文化,与科任教师结成优雅的教育联盟,才能促成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出生后所加入的第一个正式的组织,而学生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由于班主任与家长有共同的育人目标,因此,班主任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优雅校园文化;通过家访、请家长来校交流学生在家里与学校内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情况,同时让家长为班级文化建设出谋划策;通过“家校互联”、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班级博客、班级QQ群等方式与家长零距离地进行互动,真正促成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2.重视文化阵地,经营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校优雅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就是校文化阵地,同样,班文化的建设主要途径就是班文化阵地。校园内的文化阵地非常多,校刊、校园网、校视听文化等。同样,班级的文化阵地也非常多,班级文化板、黑板板、班级博客等。
  班级文化板是经营班级文化的主阵地。班级文化板里,不但有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目标、班规,自己选举的班委会,自己参与的班级团体,而且有学生对班文化建设的文章。黑板报是经营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黑板报里,记载着学校和班级近期的工作情况,展示着班级近期的成果,讴歌着班级里的好人好事,描绘着学生对班集体的幸福生活憧憬。班级博客抒写的内容更为广泛,有班集体的活动集锦,有班级文化的主题讨论,有家长对班级文化的建议等。
  3.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
  主题活动是学生实践班级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开展的有明确目的、实施细则的班级活动。主题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可以把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准绳。
  例如我们开展的“和谐幸福的生活”系列活动,由“踏春和种植活动”、“制作和放飞风筝活动”、“野炊活动”等组成。我们结合科学课中《种植我们的植物》,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由学生和家长共同管理植物,定期在班里交流管理过程和心得。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种植活动,知道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和植物的根生长情况,知道了种子变成幼苗的过程,了解了植物的第一对叶,也知道了植物茎的生长过程,还知道了植物的花和果实等知识。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亲历种植活动过程中,通过家长与子女共同种植的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子女的亲情,与其说是学生收获了果实和种子,不如说是学生收获了和谐而幸福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定期交流种植经验和展示种植过程,对班集体充满了和谐幸福的爱;他们把种植的过程用视频和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通过黑板报、班级博客等方式展示主题活动的过程,真正体验了和谐而幸福的班集体生活。
  树立全面负责、好学创新和优雅团队的意识是优雅班主任的特质。三个意识的树立是培育幸福学生的基石。营造优雅育人的班风、塑造学习探究的学风、建设和谐幸福的班级文化,这正是培育幸福学生的重要途径。优雅班主任和优雅教师一起开创学生的终身幸福,这正是“为师生一生幸福负责”办学理念的体现。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