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插上科学的翅膀

2011-12-29 00:00:00贾景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8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的产生原因、后果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损失,我们通过各种具体形象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防范意识和行动能力。
  一、正确认识灾害发生的基本原理
  在雷雨交加的天气,我们经常看到电闪雷鸣的现象;从电视新闻中,我们也常看到雷击致死或致残的事故发生。每当看到天空中的闪闪电光,听到隆隆的雷鸣,孩子们都会产生一种恐惧感。那么雷电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了让学生理解雷电产生的内在原理,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小实验:拿一把塑料尺放在头发上摩擦几次,然后用塑料尺接触一些细小的纸屑,我们会发现一些小纸屑粘在了塑料尺上。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会吸起轻小的物体?原来这就是“摩擦生电”,由于塑料尺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带静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那么静电又是什么呢?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又做了以下两个小实验:用包扎用的塑料绳做成一束纤维丝,一手捏住纤维丝的打结一端,另一只手连续地向下摩擦纤维束,过了一会儿,我们发现纤维丝向四周散开;我们用干的毛手套摩擦两只气球,使它们产生静电,结果发现两只气球像仇人一样,就是不靠拢在一起,总是彼此分开。而当我们把手放入它们中间时,两只气球又像好朋友一样,会马上靠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原来相互摩擦的物体产生了静电,有的物体带的静电是正电荷,有的物体带的静电是负电荷。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会相互排斥;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会相互吸引。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就会做出科学的解释。比如,在黑暗的房间里脱毛衣时,为什么会看到火星和发出噼啪的声响呢?这是因为脱毛衣时进行了摩擦,毛衣就会产生静电,当带有较多的不同电荷时,就产生了放电现象,甚至会出现电火花。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雷电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空中的云由于相互摩擦,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向地面释放,与地面上的异种电荷产生电火花和发生爆炸声,这就是闪电和雷声。通过实验和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理解了雷电的本质和产生原因。但是,由于雷电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所以学生们对它还是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那么如何防止雷击,减少雷电带来的灾难呢?现在学生们知道雷电是大量静电的释放造成的,那么就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一些自我防范措施,比如,一旦发现雷电,赶快关闭门窗,以免雷电直击室内;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等等懂得了这些,学生们就不再害怕雷电。通过以上几个小实验,学生们发现了雷电蕴含的科学知识与奥秘,并能够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预防和应对所面临的灾害,从而使他们感悟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科学的巨大魅力。
  二、掌握应对灾害的科学方法
  可怕的火灾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如果我们了解了火燃烧的基本原理,懂得了灭火的科学知识,我们就能够及时扑灭大火,避免造成人身财产的巨大损失。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引发火燃烧的原因,掌握科学、有效的灭火方法,我们通过简单的酒精灯使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学习知识。在一些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些胆量比较小的学生,对火有一些恐惧,从来不敢使用火柴,更不敢用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为了克服对火的恐惧,我让胆量比较大的学生先点燃酒精灯,而胆量较小的学生在旁边观看,尽管他们还是显得有些畏缩,但最终也不由自主地尝试着动起手来。当然,酒精灯的使用要遵守一定规则,看似不起眼的一个操作,却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比如,实验结束时,如何熄灭酒精灯的问题,当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用嘴吹灭酒精灯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规范地使用酒精灯,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去主动尝试。用嘴吹灭酒精灯,能够把酒精灯熄灭吗?结果发现,没有吹灭酒精灯,反而使酒精灯的灯芯边缘部位也起火了,学生看到这种情况,都显得比较诧异,甚至有点惊惶失措,可当老师用湿毛巾盖灭了火苗时,他们的表情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通过这样一个充满紧张而又好奇的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胆量,更重要地是理解燃烧需要氧气的科学知识,给学生们讲授这一科学知识,在他们理解这些知识之后,学生们就能够懂得如何熄灭酒精灯。也就是,盖上灯帽,使燃烧得不到氧气的支持,火自然就会熄灭。为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掌握更多的灭火方法,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把一些酒精倒在了不锈钢盆里,然后用火柴点燃,让同学们想办法去灭火。有的学生想到了用锅盖,有的学生说用水浇,也有的说用大块的湿毛巾捂。最后,让他们分别用行动验证自己的想法,结果发现这些方法都能够达到灭火的目的,并且学生还能够对自己的灭火方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自己有了一种成功掌握灭火本领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以上活动的演练,学生对火的恐惧消除了,也增强了战胜火灾的信心。事实上,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被人们忽视的火灾隐患,在生活中学会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如何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一些防火措施,比如不要随便玩火,不要在靠近易燃物的地方放鞭炮,不要乱扔烟蒂等。让学生懂得,火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识和掌握有关火的科学知识,就能够找到消灭它的有力武器。
  小实验蕴含着大科学。通过小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增长大智慧、炼就大胆量。因为掌握认识了灾害产生的科学原因,才不怕灾难;因为拥有了应对灾害的智慧和胆量,才不怕灾难。小小实验虽不起眼,却让学生们的生命插上科学的翅膀,展翅飞翔。
  作者单位 上海市闸北区幸福小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