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施工成本控制

2011-12-29 00:00:00朱晓成
中外企业家 2011年7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自主经营、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最主要的目标之一。面对建筑市场竞争,企业不仅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还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工作实践和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相应的对策。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筑施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1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投标阶段忽视成本预算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经常忙于找信息,忙于搞投标,忙于找关系。为了中标,施工企业把标价越压越低。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好的单位能盈利,管理稍一放松就会导致亏损。因此,做好标前成本预测,科学合理地计算投标价格,显得尤为重要。
  1.2 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忽视施工准备
  由于缺乏科学的计划组织,一些项目前期准备不足,一切以满足业主需要为主,造成材料进场不能合理堆放,验收、领用制度不健全,节约、奖惩措施不力,导致材料大量浪费。一些项目部对设备配置不作合理分析,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设备使用过程中导致设备完好率差,使用率低。这些因素均增加了折旧费用和维修保养费用,导致利润下降、成本升高。
  1.3 施工阶段忽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间接费控制不到位使成本增加。不合理的施工组织使用资源,控制安全和质量成本欠缺,竣工验收阶段没有很好地控制和处理造成成本的上升。
  
  2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策
  
  2.1 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建立强有力的预算队伍在招、投标工作中使企业获得工程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施工企业的会计师以及工程师根据施工图计算出工程以及预算单价,从而确定预算成本,也能确定出施工企业的利润。工程企业在中标以后,专门人员对相关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对具体情况的了解,计算出经济效益。在对成本以及经济效益预算时,要对各个成本开销进行细化,并且对能够减少甚至消除的成本部分进行削减,最大程度地拓展企业的经济效益空间。
  2.2 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工程处进入施工现场以后,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地质、水文、社会环境情况和本处的技术装备能力、人员素质水平、设备配备情况,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编排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编制过程中,科学安排施工工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整个项目连续施工。
  2.3 施工阶段对成本费用的控制
  工程实施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在该阶段,要收集整理成本资料和成本费用,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公司的财务、审计部门分发挥其监督指导职能,必要时进行过程审计。主管部门还应检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同时做好成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宣传工作,这样使得各个部门都积极落实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实现企业与个人利益双增长的目标。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施工项目负责人安排工期时,组织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保证工期,降低成本。安全和质量成本包括两个方面,要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提高产品质量,适当地控制成本是必需的,需要降低的是事故成本。我们必须加强安全、质量管理,使安全、质量的事故成本降至最低。项目竣工阶段,力争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以降低竣工阶段成本支出。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确保顺利交付。做到按期完工、及时清理、严格考核,从而明确责任,控制项目成本。
  
  3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动向,采取可行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低耗完成。抓住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经济效益。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