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习一种外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了解及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的文化导入对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与文化;文化导入
作者简介:鲍莹,女(1982-),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85-01
一.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三个层次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范畴,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面对蕴涵极为丰富的文化,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
第一层次为表层,指的是英语词汇、句子以及篇章结构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汉英中的所谓对应词,由于种种不同的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导入这些隐含在语言中文化因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用能力。
第二层次为中层,着重导入目的语的文化准则,它包括:(1)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特有的概念在词汇与语义上的呈现;(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语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3)词语在文化含义上的不等值性;(4)不同文化对同一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
第三层次为深层,着重导入目的语的核心文化准则。文化的导入可以从特定的、具有约束性的行为规则或文化准则上升到更一般、更抽象的价值观或核心文化。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与词语有关的文化
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心理联想习惯。文化给词汇涂上了一层社会文化色彩,使词语除了字面意义还有引申意义。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中,unit 7 “ should I have a gun” 文中一词 “Negro”,意思为:“黑人”。在英美国家, 对黑人的称谓是比较敏感的,由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这个词所包含的种族色彩:Negro, when used today, sounds offensive. Today, people prefer to use the term “Black”. There is a debate among people in America whether Black people in the US should be called “African Americans”.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is term is more respectful than other options, while many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this term is too complex and is not inclusive enough. When speaking to members of an ethnic group other than your own, it is best to call them what they like to be called. 教材中像 “Negro” 一樣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还有:individualism; politics; peasant; cowboy; senior citizen等,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些词汇,以便学生理解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
2.与篇章有关的文化
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对篇章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比如 《大学英语精读2》 “Lessons from Jefferson”中有这样一段话 “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倘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我们是应该有一个政府而不要报纸,还是有报纸而不要政府?”,这种说法不免令人费解。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真正意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标榜新闻言论自由,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播媒介常常成了“言论自由”的代名词。所以这里“报纸”“政府”和相提并论,实际上讲的是“自由”和“统治”的问题。了解到这样的背景知识后,文章的不妨译为:“如果让我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政府,还是要一个有言论自由而无政府的国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3.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由于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中西方在日常谈话的内容与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生活交际的细枝末节,是造成跨文化交流失误最常见的原因。例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人们在公开场合对某些概念或事物总是委婉提及或避免提及。英语中的禁忌主要有:年龄,尤其是女士的年龄; 工资收入以及花销;婚姻状况等。
4.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身势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一样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它还具有地区性、行业性等多层次的差异特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跨文化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使学生更生层次的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减少因不了解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尴尬或失败。
参考文献:
[1]陈申.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杜学增.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2000.
[4]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胡文仲,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