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诗妮,王颖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875)
“80后”青年亚文化风格研究
——以“李雷和韩梅梅”现象为个案
周诗妮,王颖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875)
本文通过“李雷和韩梅梅”这一典型个案来解读“80后”青年亚文化风格。通过对此现象的文本分析发现,“80后”通过拼贴、颠覆和重建等风格来颠覆父辈的意识形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表达,获得群体认同感。“80后”进行自我文化创造的本意虽然值得理解,但娱乐至死的浪潮终将会淹没这种亚文化,这种文化创造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价值。
李雷和韩梅梅;“80后”;亚文化;风格
近几年来,一股“80后”的怀旧风席卷国内,关于“80后”儿时玩具的讨论帖在多家论坛中成为热点;与“80后”相关的T恤也成为某服饰厂商的主题;一系列关于“80后”的电影集中出现,比如《老男孩》,其同名主题曲也在“80后”中传唱甚广;在各地还出现了以“80后”为主题的餐厅……
从以上所举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80后”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体系,且国内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利用的理论资源大都来自英国伯明翰学派。此学派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英国的无赖青年、光头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等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亚文化理论,认为亚文化是青少年群体对主流资本主义文化做出反应的产物,是青少年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那些不仅由年龄或代际地位、从属与控制所提出,而且也来自于阶级地位不平等状况的问题”[1],他们的理论饱含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支持与同情,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现状的批评。
伯明翰学派的分析为我国的“80后”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本文拟在伯明翰学派的路径之上对我国“80后”青年亚文化做个案分析,并以风格解读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做出批判性的反思。
在众多的“80后”亚文化现象中,“李雷和韩梅梅”无疑是独树一帜的。“李雷和韩梅梅”诞生于1990年出版的人教版的英语教材,他们作为插图人物,在每一篇课文中出现,帮助中学生理解英语对话发生的情境。近几年,以“李雷和韩梅梅”为话题的帖子在论坛上层出不穷,关于李雷、韩梅梅、Jim之间的爱情故事让“80后”们争执不休,以此S为主题的T恤、贴纸在市场热卖,歌曲《李雷和韩梅梅》在“80后”中争相传唱。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现象已经成为“80后”青年亚文化中的典型个案。
“李雷和韩梅梅”现象的参与者,一般都是这一版本教材的使用者,即出生在1977-1987年之间被称为“80后”的群体。“80后”本质上是指一代人在出生年龄上的划分,衡量他们的标准是客观的出生时间,但日益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群体,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意义。
针对各种不同的亚文化现象,伯明翰学派提出了“风格”的概念,作为解读亚文化的切入点。如果把亚文化比作一个文本,那么风格就是一种文体,如果亚文化是一种集体活动,那么风格就是一种仪式。伯明翰学派认为“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2]“李雷和韩梅梅”现象的风格,正是解读其意义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其风格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当代“80后”的文化建构过程。
在对风格的研究中,伯明翰学派提出了“拼贴”的概念,即“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新的意味。”[3]作为一个文化系统,亚文化会吸收其成员喜爱的各种流行元素,通过对原有元素的“改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话语体系。
在“李雷和韩梅梅”现象中,拼贴风格鲜明的体现在网友对文本的重新叙事之中。李雷韩梅梅等人物与当代社会的“三角恋”、“星座分析”、“性格解读”、“人物集团”并置在一起,形成了对课本的重新叙事与解读,依据“80后”的社会经验解构教科书的内容。比如,李雷、韩梅梅、jim三人在课本中只是同学关系,但在网友的回忆与描述中他们三人是一种三角恋关系。同样的,网友还对这些插图人物的星座进行了解读(见后文详述),而在课本中根本没有出现相关话题。在书中出现的插图人物也被网友按照“出场次数”的多少被划分为“第一集团”、“第二集团”。在上述的种种解构和重建中我们可以找到拼贴的影子:三角恋情节是各种青春偶像剧中的经典剧情,网友们盗用了这一元素,并转移到课本人物的关系中;星座分析是各种娱乐杂志和网站中的热点板块,网友们也把它嫁接到人物形象上……通过拼贴,这些元素完全按照“80后”的设想重新结合到一起,从而建设出属于这一代人的意义体系。
在“李雷和韩梅梅”现象中,不仅含有拼贴这种挪用、盗用的手法,更带有原创行为,即对故事内容的颠覆和重构,以符合“80后”的心理预期。
在原有的教材中,李雷与韩梅梅以及课本中英国的四个家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都是由中方的图书设计者所决定的,“画的时候就得小心,不能给孩子传授任何不良的东西”[4]。但是在网友们的拼贴与重新叙事中,一切都发生了颠覆,这种颠覆在网友们的帖子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请看两则在论坛上有关“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的著名帖子:
第一则[5]:……Han Meimei是一个美丽大方聪明漂亮的女孩子,而Li Lei和Jim,一中一洋;一个帅气活泼,一个潇洒不羁;少女情怀,谁人可知……
第二则[5]:……反正我一直特讨厌李雷,觉得此男猥琐虚伪的要命。还有Jim家貌似很有钱的样子,回英国过圣诞节坐飞机,家里还有苹果树。
在以上两则帖子里,李雷和韩梅梅以及JIM等人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表分析:
人物形象表
与此类似的还有若干网友根据当代流行的“星座分析”重新给“李雷和韩梅梅”描绘了人物形象。下面是另外一位网友的帖子[6]:
中国派:李雷,喜欢踢球的平头小男孩,好象有种东方阳刚之气哦,ms来自本地,父母应该是当官的!组织能力很厉害,但是ms不咂贫嘴!初步定义它为狮子座。韩梅梅,这个女孩很普通还是成绩很好啊!然后协调性也很好!好像还很会照顾人,不错,巨蟹座!林涛,看上去像是来自上海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身体虽然有点瘦弱,但是idea超多的,带着眼睛,微笑的小书生,处女座。
英国Green家:Jim看上去幽默、大方、智慧、好动的男孩,喜欢打球,攻克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一定有自己的很多idea,水瓶座。Kate还是一个小女生,喜欢有哥哥照顾,喜欢洋娃娃,喜欢喜欢猫,定义为双鱼座比较合理!
在上帖中,不仅人物性格被重新定位,而且不同的人物还拥有了与其性格相配套的星座,这对于人教版的课本创作者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在“80后”的心目中,“星座”无疑是最流行而且最神秘的话题之一,人的性格、行为、职业、婚姻……统统都能够与星座挂钩。“80后”们凭着自己的星座知识和对课本人物的理解,使得“从天而降”的李雷和韩梅梅变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星座成为了图画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接合点”。虚拟的人物性格依靠“星座”,变得生动而立体,成为“80后”的最爱。
在这一亚文化的生产过程中,“80后”作为一个颠覆者,颠覆了“李雷和韩梅梅”作为英语知识传达手段的功能,颠覆了教材设计者所想传达的严肃与正经。他们淡忘掉英语词句,充分动用他们自己的解读能力,最大限度的开发想象空间,以不同的方式,建构了属于另一个意义维度的“李雷和韩梅梅”,从而完成了课本中表达系统归属权的转换,“李雷和韩梅梅”的所有者由课本编辑变成了“80后”自身。
通过对“李雷和韩梅梅”现象的风格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亚文化现象的表现机制,理解这一现象的表象,而这一亚文化的深层含义,则要深入到风格背后,探寻其形成原因。
在“李雷和韩梅梅”这种亚文化现象的风格中,不管是对人物形象还是对故事情节的解读,其中都充满着一种对父辈意识形态的强烈反叛,一种破旧立新的冲动。
“李雷和韩梅梅”原本来自于“80后”父辈们的创造,他们不仅仅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更属于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深深的打上了当时意识形态的烙印。在教材中,李雷、JIM以及韩梅梅等人的形象中规中矩,人教版设定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意义。因而“李雷和韩梅梅”对于“80后”而言是一种比较空洞的、脱离实际经验的符号。
但当“80后”继承了“李雷和韩梅梅”这一父辈留给他们的遗产之后,他们并没有按照父辈的意识形态去回忆他们,理解他们。“80后”们会摆脱原本空洞的父辈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及文化经验去改造“李雷和韩梅梅”,选择自己生活中的元素去填充“李雷和韩梅梅”,从而生产出属于这一辈人的文化。于是当代文化的许多侧面在“李雷和韩梅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管是人物之间的三角恋情关系,还是人物形象的戏剧化表达,星座分析等都是贴近“80后”生活的情节。他们利用生活中现成的原料去重新加工、装饰父辈遗留给他们的符号,进行了属于自我的意识形态的生产,开始了一场符号的颠覆与狂欢。
“李雷和韩梅梅”这个亚文化现象根源于课本,起源于网络讨论,走红于网络空间,最后再延伸到现实生活。网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跟“80后”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7],20-29岁的人群占网民比例的28.6%,是仅次于10-1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网络使用群体。
在网络空间中,“80后”们可以畅所欲言,就各种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充分展现其主体性。网络是他们颠覆父辈意识形态,进行自我意识形态的生产“车间”。网络空间的使用者大多是“80后”的同辈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对此类话题拥有独一无二的敏感性。“80后”们大多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较多的空余时间。他们有充分的好奇心去挖掘一切有趣的事物,因而促成了对“李雷和韩梅梅”的怀旧、颠覆与重新创造。而且,他们可以借用流行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种“恶搞”形式来对“李雷和韩梅梅”进行加工与重组。“李雷和韩梅梅”的风格包括拼贴、颠覆与重建都可以在众多网络恶搞中得到发现,因为这些风格,是属于当代青年的共同财富,通过网络得以播散和分享,从而构建出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奇观。
探讨了这一青年亚文化的风格成因之后,蕴含在这一风格背后的意义就渐渐浮出水面,英国伯明翰学派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的意义归结为“抵抗”,而在“李雷和韩梅梅”现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抵抗”的痕迹,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更多的信息。
“80后”目前是一群在经济、社会、文化地位上都属于草根群体的年轻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无论是学校还是媒介都是专为维护精英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服务的时期,作为被规训对象的他们是很难在精英操纵的话语平台上发言的。[8]当代“80后”草根一族把“李雷和韩梅梅”作为诸多的抵抗形式之一。在这里,父辈所创造出的符号被盗用为“80后”自己的文化符号,他们通过对“李雷和韩梅梅”的颠覆和重建,向父辈争夺话语权,从而显示出一种抵抗的意味,一种与主流文化的不妥协,展现出自我的个性,表达出内心主张。面对学业的压力,工作的负担,他们终于可以在自己最熟悉,也只有他们才熟悉的地方释放自己,品尝他们的创意所带来的刺激,颠覆传统,消解权威所带来的快感。“李雷和韩梅梅”成为了一座连接现实世界与“80后”精神空间的桥梁。“三角恋”、“星座分析”、“谁是第一主角”、“大事件时间表”……这些也许让外人觉得无聊、觉得摸不清头脑的元素,是“80后”身份的标志,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读懂的“暗号”。对李雷、韩梅梅、JIM之间三角恋关系的设置,无疑是对父辈意识形态当中刻意避免青少年恋情的有力回击,他们所关注的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分析,这些看似无聊的素材,远离了父辈的宏大叙事,从而开创出自己的话语空间。
“李雷和韩梅梅”作为一种亚文化,对“80后”来说不仅仅是对话语权的争夺,一种抵抗的仪式,它还包含了许多其他的意义,其中,群体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旧也展现在这一现象之中。
“80后”对青梅竹马的怀念在重建“李雷和韩梅梅”的爱情关系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初中、高中时代朦胧的爱情再一次得到重温。中国的“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享受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一种没有同龄人陪伴的孤独感。“青年对群体融入有着天然的渴望,美国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青春期人格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融入群体的渴望。”[9]“李雷和韩梅梅”在众多“80 后”中间建立起了一座“群体归属”的桥梁,通过在网络上的发帖与讨论,众多的“80后”得以聚集,一起分享只属于他们的回忆,享受其中的快乐。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空间中原本疏离的人际关系通过共同的回忆得到加强,共同体的感觉得以建立。
迪克·赫伯迪格认为亚文化风格背后的意义在于抵抗,但是他也认为:“亚文化可以代表生活中的主要范围,代表着面对家庭时所建立的一个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凝聚着一个秘密的完美认同;或者亚文化可以是以种无足轻重的娱乐,稍稍减轻掉现实的单调乏味……”[10]亚文化对其成员的意义来说永远是多样而且变动的,“李雷和韩梅梅”也是如此。
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李雷和韩梅梅”的意义无疑是多重的,但这种亚文化的多元意义之中是否缺乏更为深刻的元素?纵观这一现象,我们找不到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声音。“80后”虽然有争夺话语权的需求,但他们把父辈留给他们的标准的、空洞的符号变为渗透了自身文化体验的符号,开始文化再创造之后,他们留给社会的无非是一些无意义、无厘头的帖子。他们为什么不能去制造一些更有意义与价值的产物呢?我们根本不可能期望“李雷和韩梅梅”成为经典,流传百世。然而,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80后”,责怪他们制造文化垃圾,指责他们低俗无聊。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娱乐的社会中,“80后”更是伴随着娱乐化的浪潮成长。所以,当“80后”在呐喊在高呼的时候,他们发出的声音也只能是一种娱乐化的声音,他们使用的材料只能是这个娱乐社会提供给他们的诸如三角恋、星座之类的无意义的元素。虽然这些元素是用来争夺话语权、用来消解宏大叙事的材料,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诸如此类的空虚话语。
这一点与伯明翰学派研究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亚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点,老一辈的亚文化的抵抗气质令人赞叹,其商业化的收编结局令人惋惜,而新一代亚文化的抵抗气息已经消磨在一个裹挟着娱乐喧嚣的社会氛围当中,这无疑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中,所有的意义都消解在娱乐之中,众声喧哗,淹没了呐喊的呼声。
[1]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81.
[2]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文化研究,2006,(4).
[3]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79.
[4]潘晓凌.LiLei都这么牛 ×了,HanMeimei却不喜欢他——1990年代中学英语教科书的集体记忆[N].南方周末,2008-07-10.
[5]佚名.转:初中英语李雷和韩梅梅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EB/OL].http://tieba.baidu.com/f?kz=454200141.2008-7-30/2010-03-30.
[6]xiaxiuxie.八一八中学英语课本中为虾米有一个奇怪的名字——Han Meimei[EB/OL].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24376.shtml.2005 - 15 - 25/2010-03-30.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
[8]胡静.网络恶搞现象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D].济南:山东大学,2009.
[9]朱峰,杨卫华,刘爽,刘伟.集体记忆情境下的“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32 -37.
[10]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55.
The Study of Post-80s’Subculture Style——Take the“Li Lei and Han Meimei”Phenomenon as a Case Study
ZHOU Shi-ni,WANG Ying-ji
This article holds the opinion that the phenomenon of“Li Lei and Han Meimei”is a kind of typical Post-80s subculture phenomenon.Many Post- 80s recall the English textbooks by the internet,followed by bricolaging,subverting and rebuilding.The reason for recreating the“Li Lei and Han Meimei”is that Post-80s want to subvert the ideology of elder generation,to generate their own culture,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to get the group identity.The purpose of the Post-80s to create their own culture is understandable,but it is more like entertainments instead of a serious culture at the circumstances of entertainments.
Li Lei and Han Meimei;post-80s;subculture;style
C913.5
A
1009-5152(2011)03-0070-05
2011-05-11
周诗妮(1987- ),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0级硕士研究生;王颖吉(1979- ),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