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观视角下先秦儒道人文精神之比较

2011-12-28 03:25谢建罗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荀子道家

高 宁,谢建罗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人性观视角下先秦儒道人文精神之比较

高 宁,谢建罗*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人性是人的根本,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头。先秦儒家思想与先秦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主体与本源。通过比较先秦儒家思想与先秦道家思想的人性观,发现两者小同大异。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儒家思想穿越百家争鸣的血战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主导而道家思想最终走向离群索居、回避世俗的重要原因是其人性观之差异。

人性观;先秦儒家;先秦道家;比较研究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是没有受到封建统治与他民族思想损害以及其它思想流派影响的原生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核心和基石,是中华民族人性及其观念的纯粹体现。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宋、明、20世纪初,这些诞生了文化巨人的时代,都是中华民族的大痛苦最为深刻的时代,而盛唐时期,虽然诗词昌盛,可惜却缺乏深刻的思想文化。更没有产生思想上的大家。”[1]先秦儒家思想在经历“百家争鸣”的阵痛之后,最终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领舞者。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道家思想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2]先秦道家的知名人物有老子、杨朱、庄子和列子等,但是杨朱和列子两人都没有留下可靠的“元典”[3],因此人们一般把老子和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自然就是道家思想的源头。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秦朝以后的时空里,前者往往成为激励人们积极进取的兴奋剂或成功者的经验总结,而后者却往往成为人们消极避世的正当理由或者失败者自我安慰的良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性观上的差异。

一、人性的本质或本源

在人性的来源及相似人性方面先秦儒家作了一定的论述而先秦道家没有。首先,在人性产生的空间上,《论语》认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当我们遇上圣人或者身边突然发生一个非常仁爱的行为时,普通人由于一般的心态而立即产生距离感,从心灵深处在自己的普世状态与这个仁爱之举之间划下一道好像无法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沉睡着仁爱的泉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会迸发出来。其次,在人性产生的时间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人性是先天的抑或后天通过接受教育或环境影响而获得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了一些争论,最终基本达成一致是与生俱有的,但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化。再次,在与相似人性的关系上,《荀子》认为“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乐谓之情。……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荀子》的这个观点今天看来有些偏颇,因为情感和欲望是人性的生理性方面的重要内容,譬如人天生有食欲、求生欲、性欲、归属感、幸福感等基本人性,它们与追求美味、衣着华丽、发泄肉欲不同,而讲礼仪可以看成人性中社会性的重要内容。第四,在人性的最初形态上,先秦儒家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可见伟人或败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因素造就的。

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或本源是“仁”、“义”。《周易》从“天”、“地”与“人”三者的比较中得出结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孟子》则用直白的口号式的语言表达“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上)“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他还认为“仁义”是区别人与动物以及“君子”与“庶民”的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并进一步指出虽然人性与物性的某些表现相似甚至相同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

“仁”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焦点表达,从现代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善良”、“宽容”、“友好”、“克己利人”等的同义语或多种人文因素的高度集中。《荀子》也认为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万物之间存在某种本质区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荀子·非相)这个区别是什么呢,是宇宙万物之最高贵者,是“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他还进一步从社会活动的角度指出君子就是专门从事“礼”、“义”工作的,即“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荀子·不苟)《国语》也认为“民之有君,以治义也。”(国语·晋语)由此可见,《荀子》和《国语》都把“义”作为人性的本质或本源。

先秦道家思想认为人性的本质或本源是“道”,与“道”的关系由近而远依次是“德”、“仁”、“义”、“礼”。因此,问题的产生一般是从“礼”开始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范畴,一般认为它有两层意义:一是内容或对象方面指化生万物的元物质,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二是性质或特点方面指元物质变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即“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作为道家思想终端的“道”,其“基本特征是原初性、自发性和实有性。”其实还有“抽象性”,因为“道”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思维或意识才能感觉到。

由此观之,先秦儒家思想是在现实的个体人生与社会生活中观察、探究人性,他们在认定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于人心的时空基础上,认为人性的本质或本源是“仁”、“义”,具有浓厚的现实性和鲜明的积极性。可以说这就是儒家思想穿越百家争鸣的血战而登堂问鼎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与主体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影响整个东方文明并较衡西方文明的内在力量。同时,他们还区分了人性及其附加产品礼仪、欲望与情感,因此,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思想深度。儒家的人性最初状态对任何人都相同的社会角度观察结论,为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最核心和最可靠的依据。而先秦道家思想的目的是要把握宇宙世界的存在状态,给现实的人生寻找一个依据,因此他们认为人性的来源与本质就是大自然的来源与本质,即“道”、“德”,他们总和了先秦儒家的“仁”、“义”,因此先秦道家思想显得更高远和深邃。而且今天的人们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来源与本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确证了先秦道家思想的哲学洞见。然而,也许由于先秦道家立意过于高远,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没有办法研究得比较透彻,尤其是对现实人生与社会状态的淡漠,使其理论与现实生活状态存在一定的距离与间隙,难以为现实接受。从人性理论的角度来看,也明显单薄,或者说还刚起步,只是起草了一个框架、选择了一个立足点。既然,关于人性的来源与本质的研究只是关于人性研究的一个起点,那么对人性的研究与了解还会有很多的未来。

二、人性的内容与表现

在人性的主要内容与表现方面,先秦儒家也有比较丰富而系统的论述与研究,尤其是《论语》和《孟子》。《论语》认为人性的主要内容是“仁”、“独立性”和“气节”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仁,从整部《论语》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把“仁”作为了最根本的人性;第二个方面是独立性,“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三方面是气节,“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学而)在人性的表现方面,他认为完全在于个体本人而不是他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孟子》认为人性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仁义礼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第二方面是宽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第三方面是本然之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者,本然之善也。”(孟子·尽心上)至于人性的表现,他认为必须通过完全展现内心状态才能完全表现出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尽心上)另外,他还提出了“君子人性”,“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再如“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还如“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尽心上)《论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

《易经》认为人性的表现样态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易经·贲卦)《左传》认为人性的产生机理是“心能制义,曰度。”(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尚书》认为人性的理想表现是“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尧典)这种状态可以概括为《礼记》中所说的“中庸”,即恰到好处。

先秦道家思想认为人性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宽容大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四十九章)二是谦虚谨慎,“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老子·第七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老子·第十五章)在人性的表现方面,《老子》认为是相反相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庄子》主张个体人性的表现是隐性的,“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由此观之,先秦儒家思想在人性的内容与表现方面跟本质与本源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合,于是可以把“仁”与“义”看成是先秦儒家思想中人性的本质内容或本质表现。除了这两个方面,先秦儒家认为人性的主要内容还有“独立性”、“气节”、“礼”、“智”、“宽容”与“善良”。从现代视角看来,“礼”、“宽容”与“善良”是勿容置疑的高雅的人性,而“智”则应该理解为是基于“仁”与“义”之上,或者与其他人性不可分割,而不是智诈他人;至于“独立性”与“气节”则是人性的外在综合表现,尤其是“独立性”,属于社会性的语汇,但是彰显着鲜明的教育色彩。先秦儒家君子人性的提出,为人性论体系的构建创造了契机和支点,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人性是多种多样的,有高雅与低俗的区分,但是个体都希望自己与他人的人性高雅或者趋向高雅。在人性的来源与本质方面先秦儒家认为最初的人性是没有区分的,但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影响,人性出现了高雅与低俗的区分,因此人性的表现开始复杂错综。为了清理鱼龙混杂的人性,先秦儒家提出了很多办法,其中首推教育,今天看来,确实是治理人性混乱的根本方法。

两相比较,虽然先秦道家关于人性的内容与表现文字相对单薄,但其思想光照古今,今天的人们难以否认其真知灼见。尽管先秦儒家思想是从人伦角度而先秦道家思想则是从大自然的角度提出的,但是他们都把“宽容”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在人性的表现方面,先秦儒家思想强调个体自身的理想样态而先秦道家思想则注重他者的差异,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先秦儒家认为人性的表现在于个体自身,就是不管他人状态怎样;而先秦道家提出的不管他人是否真诚或善良,我都用真诚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那么我就是一个人性高雅的人。可见,二者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三、人性的特点与变化

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人性的特点是“善”与“恶”双方面的: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另一方面,《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并且因此而产生了礼仪、法度和圣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仪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仪矣。”(荀子·性恶)他还指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单纯依靠先天本性,否则就容易上当受骗,被认为幼稚可笑或者与现实格格不入;同时也不能完全凭借后天形成的人性规律,否则会被认为圆滑世故、老奸巨猾甚至迷失自我,所以,要两者结合。

在人性的变化方面,《论语》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前文讨论人性的本质时先秦儒家已经提出了人性的最初状态是相同的观点,但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会非常大:有的人成为了一代伟人而有的人却变成了社会败类。因此,人类有必要研究其规律,尽量多出伟人而少出或不出败类。于是先秦儒家认为在完善人性(提高自身修养)最高的目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孟子》也持相似的观点,即“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荀子》在人性变化观上则有些前后矛盾。首先他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然后又说“礼义者,圣人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既然人性本恶是不可改变的,而且只有“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先秦道家思想认为人性最大的特点是纯真(童真),即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四十九章)“ 含 德 之 厚, 比 于 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庄子》认为人性(德、道)的养成有两个过程,第一步是集中身体的感觉器官形成“天和”,第二步是集中思维形成“精神”,“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庄子·知北游)先秦道家思想还提出了人性的物化问题:老子发现外物容易遮蔽人的本性本能,“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老子·第八十章)《庄子》则认为绝大部分现实中的人性已经被物化了,比较而言,“圣人”的人性是最高尚的,“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庄子·骈拇)《老子》还认为肉体的各种欲望是人类最大的忧患,“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其吾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老子·第十三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因此,他建议人们追求简单朴素,尽量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学习奸诈狡猾,就会没有忧愁,“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庄子》把人性自由与规矩约束的最高和谐称为“天和”,就是自然的平衡和美,“故敬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庄子·庚桑楚)

由此观之,先秦儒家思想认为人性的特点是二维的,即善与恶,因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是其最终目的或趋向是善: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善良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深处,需要个体自身或者他人的发现与培育,而且每个人都在出生时相似或相同;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在出生时是凶恶的,由于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假装善良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两种人性协调好的人才可能成功。先秦道家思想在人性特点方面是一元的,并且显示出鲜明的本质主义色彩,即追求最原初的本真。二者之间其实有相同之处,即后天人性带有虚假性,而先天人性才是真实的。

在人性的变化上,先秦儒家思想基本上是朝理想化的方向思考,即人性将不断的完善:不管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主张不断地培育人的善良品性,还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通过后天人性的结合,使整个人性趋向完善与和谐;而先秦道家思想则主要朝坏的方向探究,即人性容易被扭曲或污染,尤其提出了今天看来富有浓厚时代色彩的人性物化(或异化)问题是非常难得的。同时,《庄子》也提出了人性美好的“天和”状态。

四、人性的作用与价值

先秦儒家对人性的作用与价值有着较为系统的论述。首先《论语》和《孟子》都认为作为人性来源与本质的“仁”力量巨大,战无不胜:“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论语·颜渊)他还从反面论述,“人而不 仁,疾 之 已 甚,乱 也。”(论语·泰伯)“仁 者 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他还引用孔子的话说“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孟子·尽心上)

其次,《论语》特别强调人性的三大作用:一是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二 是 人 格,“己 所 不 欲,勿 施 于人。”(论语·颜渊)“三 军 可 夺 帅,匹 夫 不 可 夺 志也!”(论语·学而)三是独立性,“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这里的“器”应该是“形而下者”,因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些都要靠后天的影响,尤其是教育来形成,于是,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大力提倡教育,并且身体力行,成为我国以致世界教育史上的伟大人物而得到后人敬仰。

再次,《孟子》认为仁义的人性有如下五大作用或价值:一是作为人性的仁义礼智能够使人脸色滋润且四体舒展,“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二是作为衡量君子的标准,“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孟子·尽心上)三是人际交往的成功条件,“知其性,则知天矣。”四是能够激发人的仁义行为,“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五是只要人性修养到足够的层次,就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物,“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荀子》也持相同的观点,“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荀子·不苟)

最后,《易经》认为研究人性的价值非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彖)《礼记》认为人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根本的,至关重要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孝经》认为人性是宇宙万物中最高贵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尚书》则认为上天只帮助有道德的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

《老子》认为尊重高尚的“道”与“德”就像尊重自然界的运行一样,无法强制规定,“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庄子》认为在德性完善的时代,世间万物都能够自然地遵照本来的规律存在,大家都人性完美,没有小人与君子的区分,是所谓的“圣人”用仁义破坏了人类的本性,“夫至德之世,同之群兽居,族与万物,恶夫知君子小人哉?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老子》还认为当人明白荣辱后才会虚怀若谷,胸怀天下,才会形成永恒的德性,最终使人性回归自然的本质,“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

由是观之,先秦儒家思想与先秦道家思想在人性的作用与价值上都把自己认为的人性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前者强调个体修养而后者强调整个社会的和谐状态。就具体而言,先秦儒家元典主要从正面阐发“仁”、“义”的立身立世的关键性作用与价值,拥有“仁”、“义”的人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最有力量的、最健康的人,并且“仁”、“义”修养越高则成就越大。其实,《论语》所强调的人性是被《荀子》认为的相似人性,不过今天看来,这些方面都是人性的内容,“人格”与“气节”是人性中的人文性内容,“独立性”是人性中的社会性内容。当然,我们不难发现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性最终偏向了道德。而先秦道家则从反面论述作为人性本质内容的“道”、“德”的作用与价值,他们是普遍的规律,不能违背。现实中圣人违背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性的祸患。

另外,在作用对象的有效性上,先秦儒家认为人性对每个人都是有效的,而且效果是平等的;而先秦道家认为完美的人性最终使人回归纯朴与天真。因此,先秦儒家大力倡导修养人性,企盼有为,尤其是“大为”;而先秦道家则反对任何人为因素强制地影响人性,要求人性的基本规律,任其自然发展,即“无为”。

五、结语

比较而言,先秦儒家思想的人性观与道家思想的人性观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主要是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都把“宽容”作为人性的重要内容;二是都把“仁、义”作为人性的基本要素;三是在人性的作用与价值上都认为能够提高人的人文精神。不同点主要是如下六个方面,列表如下:

先秦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人性观对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丢失科学文化,就是丢失'立世之基';丢失人文文化,就是丢失'为人之本';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经典,就是丢失'精神之源'。”[5]诚哉斯言! 我们立足现代,深入比较先秦儒道思想中人性观的异同,希望能对二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1]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育研究,2005,(8).

[2]李约瑟.道家与道教[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198.

[3]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6.

[4]丁原明.道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文史哲.2002,(1).

[5]蔡栋,段炼.杨叔子院士长沙论道——丢失人文文化即丢失为人之本[N].湖南日报,2004-05-12.

The Humanistic Spirit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Pre-Qin Days from the View of Human Nature

GAO Ning,XIE Jian-luo

The human nature is the basis of human being and source of all mankind activities.Th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pre- Qin days are the main body and source of Chinese thought.The comparison of humanistic natur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pre-Qin days shows that these two thoughts have little similarities.Chinese history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human nature made Confucianism become the core and leadership of Chinese culture after a bleeding contending,and Taoism eventually get isolated and avoid secular.

view of human nature;Confucianism in pre-Qin days;Taoism in pre-Qin days;comparative study

B223

A

1009-5152(2011)03-0029-06

2011-08-25

高宁(1954- ),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谢建罗(1974- ),男,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荀子道家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漫画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与书法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