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移情及其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2011-12-25 13:07李淑侠
理论导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原语移情原文

李淑侠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27)

语用移情及其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李淑侠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27)

文章结合外宣翻译的特点,分析语用移情在汉英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和意义,并进一步讨论移情的“度”及其对宣传效果的影响。认为译者对移情的适度把握应该以预期读者群和读者的动态反应为参照,以译文不仅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语文本的文化民族性,又能被译文读者所喜闻乐见为目的。

移情;语用移情;外宣翻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外宣翻译,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的一种活动,在“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的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外宣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语言和文化活动,如何做好语言翻译,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涉及语用学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汉英外宣翻译的特点分析语用移情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和意义,并进一步讨论移情的“度”及其对宣传效果的影响。

一、语用移情——外宣翻译的重要方法

“移情”是指情感的转移,即将内心的情绪、感受移入他人或他物,于19世纪后期最早出现在德国的美学研究中,用以说明审美时人的心理活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铁钦纳(E.B.Titchener)首次将移情译成英语的empathy,沿用至今。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人际交往中,意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何自然先生将移情的概念借用到语用学领域,指言语交际的一方如何刻意对另一方吐露心声,表达用意,听话人或读者又如何设身处地地理解说话人或写作者的意图和心态。[1]11冉永平认为:多数语境下的人际交往需要说话人从对方的视角考虑问题,或从对方(物质、心理或情感方面)需要出发,替别人着想,充分理解或满足对方的需求,其目的在于实现交际双方的情感趋同,意在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实现所期待的交际效果。[2]334

“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3]27除此之外,博物馆、遗址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的公共标识语、解说词等的翻译也属于外宣翻译的范畴。可见,外宣翻译与中国的特有事物、现象和文化密切相关,而这些正是对外宣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中英两种语言所承载、依附的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却经常成为交流、沟通的一大障碍。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一方面要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另一方面要做文化沟通的使者,通过翻译架设的桥梁,向外国读者或观众传达信息,不仅让他们看得明白听得懂,还要让他们对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喜闻乐见。对于外宣翻译而言,译入语的受众不仅是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的读者或观众,还包括来华旅游、洽谈业务、参加国际会议的各行各业的外国朋友。其中绝大多数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知之甚少。甚至就连以汉语为母语的本族人,对于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也未必样样精通、完全了解,译者也不例外,正如有学者所谓的“中国人不全是中国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外宣翻译活动中,译者很有必要掌握和运用语用移情,一方面要对原语文本和原作者做出移情,即是说,要站在原作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原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和意图,另一方面又要从译文受众的视角考虑问题,从他们的文化接受能力或心理、情感需要出发,充分理解、满足他们对中国社会、文化信息的需求,并以此对原文信息进行适度的“增”、“删”、“改”或其它形式的调整。

二、语用移情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1.对原语文本和原作者的移情

译者对原语文本和原作者的移情首先可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来实现。译者要对原文有整体的把握,要挖掘原文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特征,努力发现原文中值得移情之处。

请看摘自“论告示的语用等效翻译”一文中的译例:[4]32-35汉语原文:

峨眉山“小平路线”

1980年7月5日—9日,中国改革开放蓝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四川省委第一副书记谭启龙等陪同下视察了峨眉山双水井、万年寺、清音阁景区。称赞“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个宝库”,并告诫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开发。让她为子子孙孙造福”。原译文:

“XiaopingRoute”

Comrade DENG Xiaoping, Vice- chairman of the CentralCommittee of the Party, who inspected the Shuang Shui Jing,Wannian Temple and Qingyin Pavilion Scenic Area of Mt. Emeion 5th to 9th , July, 1980. He highly commended Mt. Emei as ascenic area of culture- type, and demanded us to protect it welland develop rationall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s.

从移情的角度分析,该译文的问题主要在于“demand”一词的使用。原文向游人表达的信息主要是:邓小平当年对峨眉山景区的赞赏和对当地旅游事业的关心。而“demand”表达的不是领导平易近人的风格,更不是语重心长的告诫,而是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话语语气与原语文本截然不同。因译文未能传译出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情感共鸣而不能唤起译文读者的情感认同。如果译者懂得运用语用移情,善于站在原语文本与原作者的角度仔细品味原语的情感立场,把“demanded”改为“urged”,翻译则更高一筹。

又如西安某文化休闲景区关于游览车的英文材料中写到:“Since the park is rather large and in order to help your visit,the scenic spot provides economical touring bus service.”如果将“the scenic spot provides...”改为“we provide…”,改译后的译文则因选择了不同的语用视角而恰当地表达了原文的“地主之谊”,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从而提高其语用上的可接受性和感染力。

翻译中的移情并非简单接受作者或文本,而是感知蕴涵在文本中的美质,并进一步将其展示给译文读者,感化读者。移情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意象——语言”的转换过程。比如,在很多旅游休闲、文化场所都有草坪点缀其间,而富有诗情画意、韵文式的各种保护草坪提示语也使游客放松心情,赏心悦目。关于草坪专用提示语的翻译,虽然有学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现有模式,一律翻译成“Keep Off the Grass!”,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如此译文非常单调,而且总是一副严肃刻板、居高临下的样子,消解了原语的意境,也丧失了极具诗情画意的原语召唤读者对绿草进行移情体验的功能,因为原汉语文本主要使用祈使句或修辞句式,具有很强的韵文式感染功能,属于感染型文本,“可用韵文来唤起读者的审美情趣”。[5]143因此,译者应该充分地体会、理解原文的风格、语气和意境并在译文中进行移情再现,将原文翻译成不同的译文,有的可以直截了当,简洁凝练,如:“保护绿草,留住绿意(Keep the grass green and fresh)”和“护一片绿叶,献一份爱心(Let the grass thrive with our care.)”;有的可以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如:“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If I am tramped like a weed,I’d be dying at your feet.)”;有的还可以诗情画意,幽默风趣,如:“小草微微笑,请您走便道(The smiling grass would like to say,‘Please walk on the pathway.’)”。这种韵文式的译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功能,可以用语言唤起游客的情感共鸣,以便游客领略意境,产生和原语读者相同的移情体验而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

译者对于原语文本的语用移情要求译者对原文不能不懂装懂、望文生义或敷衍了事。在西安城墙景区简介中提到“女儿墙”这一古代的建筑形式,原译文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Nver Wall”。这样的译文未能传达任何信息,译犹不译也。其实只要用心查阅资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女儿墙”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英语的对应词是“parapet”。再举一例,《石台孝经》在西安某文化景区的解说牌上被翻译成“Canon of Filial Piety”,而“canon”一词意思为“牧师;教会法规;圣经正典”等,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基督教文化。而《石台孝经》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对孔子所讲孝悌之道的记录,翻译成canon显然不是对原文做出移情理解之后的选择,不妨修改为Classics of Filial Piety。

在外宣翻译中,尤其涉及到中国文化背景时,译者如果不设身处地地理解原语文本的信息和意图,对原语文本做出充分的移情阅读,换言之,译者不追根寻底地探究其中的意义和内涵,就想当然地望文生义,照搬词典,就不可能完成外宣翻译的任务,实现对外宣传、介绍中国的翻译目的。

2.对译文读者的移情

根据何自然先生的语用移情观,移情不仅涉及语用语言问题,也涉及社交语用问题。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是指说话人要从听话人的立场上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信念、心态和意向,而听话人也要从说话人的立场上理解话语的语用含义。

语言的文化因素制约着语言的使用。汉英两种语言的本族语者在民族心理、思维方式方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同样的意思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往往不同,不同表达方式在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情感体验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差别。如把汉语的“办公区域,游客止步”直接翻译成“Office Area.Tour is 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则会让游客产生一种被歧视的感觉:明明知道这是办公区域,难道我们还会私自闯入吗?而英语的“Staff Only”则是换个角度说话,间接、婉转地表达了“游人不得进入”的信息。再如,“非请勿入”和“Admission by Invitation Only”,汉语直截了当,表达了“限制、约束或严厉禁止”等言语功能,而英语却是反话正说,向公众传递了做某事或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条件。

语用移情的社交语用问题涉及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交际者要站在对方的文化立场上看待什么是适度的语言行为。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化性质决定了译者在翻译中既要注重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使用规则,又要注重原语和目的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外宣翻译涉及面宽,受众广,其目标读者群包括各行各业的英语母语者,也包括广泛使用英语、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的非英语母语者。可见,在翻译中,译者将原文所传递的各种信息在转换成英语时要对广大译文受众的阅读期待和文化认知需求做恰当的移情考虑。

对外传播专家段连城指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能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6]123要使翻译获得最佳社会效应,笔者认为,在翻译操作中,译者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关键信息突出原则,与主题密切关联的信息在翻译中要突出传译,与主题关联性不大的信息,如冗长繁杂的描述性、解释性或评价性内容则应简化处理。下面的例子是西安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部分解说文字:

“宣政殿是大明宫前朝中轴线上三大殿之一,属中朝正殿,位于含元殿正北300米处,建成于龙朔三年(663),是举行朔(初一)望(十五)大朝、新帝即位、册封太子、科举殿试、读时令等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文献记载宣政殿前院廊南有宣政门、东西有日华门、月华门,院内有钟楼、鼓楼,殿院东西有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等唐朝重要的中央决策、咨询机构。据考古探测,宣政殿殿址东西长近70米,南北宽40余米,两侧有东西宫墙。”

该段文字是对唐大明宫宣政殿的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间部分涉及的中国唐代历史文化信息非常复杂,其实该部分文字所表达的主题相关信息主要是宣政殿的历史职能和重要地位。既然是园区内面向普通公众的解说文字,其译文的预期受众群体也应该是一般的目的语读者群。根据翻译的语用移情观,译者应该站在目标读者的立场,对于宣传材料中与主题关联性较强的信息——宣政殿的职能和地位,予以相应的突出,对于具体解释、说明性的信息进行弱化或简化处理。笔者认为,译文“It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most importantdecision- making institutions were located and the most importantceremonies and political events were held”是译者对原文信息作出恰当移情分析和对译语目标读者对原语文化的认知水平和阅读期待做出正确移情判断基础上的传译效果。

移情翻译的另一原则是语境关联原则。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用Gutt的话来说,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要求译者要依据语境进行动态推理。[7]52译者的动态推理既是对原文的移情理解过程,也是对译文的移情表达过程。在处理有关中国文化信息时,为扩大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提高译文的语境效果,译者在充分考虑微观语境即文本内信息的同时,必须要为读者适当补充必要的宏观语境即文本外信息,以便实现翻译的语用等效。下面是对“七夕节”的翻译举隅:[8]71

“中国传统佳节七夕之时,世博园内的许多场馆都用独特的形式,庆祝这个中国最浪漫的传统节日。”

“Chinese Qixi Festival (Chinese Valentine’s Day), which is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of China’s lunar calendar,falls on August 16 this year. This has been a romantic day for bothChinese and foreign pavilions. Many pavilions celebrated QixiFestival in their own ways. ”

七夕节的汉语发音、性质、日期等重要信息让外国读者一览无余,连中国的传统历法与世界通用历法的日期差都让译文读者有所了解。这一拼音加解释性翻译为读者补充了原文的文本外信息,扩大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为读者提供了原语文化的社会语用知识,不仅发挥了翻译的对外宣传作用,也实现了翻译的语用等效。如果语用等效是翻译目的,那么译者的语用移情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前提。

3.移情的限度

翻译活动实质上是在该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对原作者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和再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站在原语作者的立场去设想和领会原语作者的用意,又要站在译文读者的位置去设想体会其心态与需求,力求让译文读者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这实际上就是译者与原语作者以及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语用移情,而这种移情是有限度的。假如译者过度移情于译文读者,译文就会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这样就破坏了原语文化的民族性,因而很难实现对外宣传介绍中国的翻译意义。相反,如果译者对目标读者移情不足,译文将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甚至在读者之间引起误解或不解。显然,如何把握移情的度是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对移情的适度把握应该以预期读者群和读者的动态反应为参照。首先,译者应该对译语的预期读者群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和界定。假如上述大明宫宣政殿的介绍文字是写给专门研究中国唐代历史和建筑的外国专家,那么译者对读者的移情程度和对原文信息传译的限度就另当别论了。除此之外,译者还应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高,读者对外来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力也逐渐地增强。移情的度的把握应该以译文不仅被其受众所喜闻乐见,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语文本所反映的民族性为依据。在汉英外宣翻译中,译者的适度移情有利于加快全球化语境下“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

三、结论

翻译中的语用移情突出的是译者对原文信息意图的认知过程,重视的是译者对译文受众的需求判断和情感体验,强调的是译语表达的语境效果。作为两种语言和文化沟通的媒介,汉英外宣翻译的译者应乐于运用语用移情,充分理解汉语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在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的条件下,在译文中移情再现蕴涵于原文中的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

[1]何自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2]冉永平.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5).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4]刘建刚,闫建华.论告示的语用等效翻译[J].上海翻译,2005,(4).

[5]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 ivit 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 ion Press, 2001 :43.

[6]段连城.怎样对外介绍中国[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123.

[7]Gut t , Ernst - August .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omeRelevance- Theory Observations [M]// Leo Hickey (ed.).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 41 - 53.

[8]“Chance Meeting”between t he Expo and Chinese Qi xiFestival[J].上海世博, 201 0,(9).

H059

A

1002-7408(2011)11-0094-03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09K008);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36)。

李淑侠(1971-),女,陕西户县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成员,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用学。

[责任编辑:黎峰]

猜你喜欢
原语移情原文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