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勤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93;西北政法大学,西安710063)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特征与功能
王伟勤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93;西北政法大学,西安710063)
从政治心理视角看,当代中国白领阶层政治参与表现为自动参与、制度内参与、组织性参与特征。白领阶层政治参与一方面具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推动功能、缓解社会冲突的调适功能、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功能;另一方面则因转型期利益关系处于不断变动调整中,其政治参与也可能有负面效应。因此,在社会转型和白领阶层成长壮大过程中,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引导白领阶层利益心态、利益观念、利益理性的健康发展;引导白领阶层政治参与利益动机纯正化,防止利益动因关系合理格局发生畸变,引导白领阶层形成合理的政治参与动因理念结构。
白领阶层;政治心理;政治参与;特征;功能
从政治心理视角看,任何政治参与主体的行为都反映着行为者特定的动机、态度等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影响着主体对政治过程是否参与、参与方式、参与强度等的偏好与选择,参与的过程与效果又强化着需要与动机。随着我国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加,研究这一群体的政治心理、利益诉求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参与,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稳定意义重大。
“白领”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赖特·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提出,指由各种不依靠体力劳动的非自主的雇员所组成的职业群体。白领职业群体作为阶层兴起是西方国家从“工业社会”向“管理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我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对社会结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了由经理人员、工薪职员、办事员、推销员等组成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大多就职于三资企业与新兴行业,收入高,消费也高。他们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政治,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公益活动。其政治参与特征如下:
1.从政治参与主体意识看,表现为自动参与。白领阶层关心党和国家政策、对社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表现出积极参与政治的特征。白领阶层自动参与的动机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白领阶层对本群体特殊利益的认知与追求。白领阶层的利益与企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而企业的发展又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联。为了自身利益的发展与实现,白领阶层会关心国家大事与企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源于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结。白领阶层作为知识群体,具有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忧患意识、对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意识,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充满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白领阶层与其他社会群体政治参与相比,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意识,从而使其自动参与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利益的手段性参与,而是把政治参与提升到目的性参与的层次上。
2.从政治参与与制度的关系看,表现为制度内参与。制度内参与是指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制度的保障的、为政治体系所接受、支持、鼓励的政治参与。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观察到拥有相对富裕的物质财富与闲暇时间是中产阶级能够进行制度内政治参与的社会条件,城邦中的上层社会生活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中,容易蔑视制度规范;社会底层者面临严酷的生存压力也会挣脱社会制度与规范的束缚,只有中产阶级最安分守己,能够听从理性。[1]事实上,中产阶级因其独有的中庸态度与地位,也一直是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践行者。当代中国的白领阶层属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受益群体,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助于他们了解市场信息,通过合法方式获得在整个社会中处在中等水平的收入。相对富裕的物质条件及闲暇时间,使白领阶层具备了制度内政治参与的社会条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与协商民主制等民主制度为包括白领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渠道。无论是外资还是私营企业的白领,对政协和人大这两种主渠道的政治参与方式都给予了认可,并成为他们表达利益和吐露心声的场所。[2]
3.从政治参与的组织角度看,表现为组织参与。白领阶层政治参与主要以组织参与方式实现,包括官方组织参与和民间组织参与。一般来说,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往往是通过官方组织参与实现的,而在公益方面白领们更愿意参加民间组织与社团。在民间社团中,白领阶层享有充分的议事权和决定权,更加关注公益事业的具体项目与最终效果。据调查,白领青年经常参加网络社团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因为网络方式能够给予其行动的自主感。他们不是把公益活动作为一种手段途径谋求其他东西,而是期望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那些边缘群体,同时感受一份自我作为的快乐。白领阶层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与组织,在关注弱势群体、保护自然环境等公益领域中,他们是整个社会的先行者,是公民道德规范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3]上海市社联对浦东新区的部分白领从业者的调查显示,17%的受访白领参加了各种社团组织,33.8%的白领参加了各种社交俱乐部。该研究的发现表明,结社参与各种公益组织活动已经成为许多白领的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4]
实证研究表明,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的社会功能是多元的,并不一定与政治稳定成正比。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究竟对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主体社会地位及心理变化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当代中国的白领阶层还在不断发展中,而发展的过程无疑充满了各种变数。
1.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的稳定功能。首先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功能。社会秩序稳定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秩序层面看,公民遵从制度规范,依靠制度维持现存社会秩序的稳定;二是从心理层面看,公民表现出对当局治理方式的心理认同与政治服从行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白领阶层处于上升地位,有较高学历与体面生活,能依靠个人努力获取社会资源与财富,这些社会因素促成了白领对现存社会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对社会未来发展的责任感、期望感。白领阶层的主动参与塑造了政治人格,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公民精神,对社会的满足感与合法参与有助于践行法治理念。白领阶层对社会的期望感与适度参与减少了泄愤型群体突发事件的产生,避免了对政治体系造成参与过度压力。其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推动功能。在市场经济中成长的白领阶层,具有理性精神,尊重契约,从而也形成了求真务实、注重效率的处事风格。他们对于生活有着独到的理解与看法,主张自主,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平等与自由的交往。白领阶层会主动参与政治、关心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能够以独立的精神思考、评议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积极参加民间公益性社团,必将促进作为治理与善治的主体之一的民间组织的发展。因此,白领阶层政治参与有利于实现市场、政府与社会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协调,推动政府管理模式从统治型管理向以服务为导向的合作共治型的转变。再次是缓解社会冲突的调适功能。社会分层理论认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庞大的中间阶层是稳定社会的力量,可以缓冲社会精英层与社会底层的直接冲突。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积极向上,对社会上层具有无形的监督压力,对社会底层则有明显的示范作用,能激发社会底层产生向上流动的期望。转型期的白领阶层作为中间阶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结构紧张张力。
2.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的稳定风险。有关西方中产阶层的众多研究表明,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是多元的,并且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有时又影响现行社会制度的稳定,甚至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异化器”。[5]米尔斯在分析美国白领阶层的政治功能时,认为可从其他国家尤其是魏玛共和国关于中产阶级的讨论中吸取经验,但在学习时,更重要的是要从美国的事实和趋势出发。他认为白领阶层的增长是国际共同趋势,但因为各国发展状况不一,各国白领工人的政治作用也不一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6]232亨廷顿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现,中产阶级与稳定的关系相近于稳定同经济的关系,已经壮大的中产阶级对政治领域发展起缓和作用。但是中产阶级的形成如同经济增长一样,又常常成为社会发展的高度不稳定因素。[7]
当代中国转型过程是一个利益关系变动、社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的过程。社会转型蕴含着社会风险。利益关系、社会地位与消费水平的变化都会影响白领阶层政治参与。如果作为新中产的白领阶层在转型中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利益关系受损以及消费水平相对下降,其政治参与特征与稳定功能就会充满变数。
一是“参与爆炸”而致的政治秩序风险。中间阶层本身具有摇摆性。与社会精英层及社会底层相比,这个阶层是流动性最大的阶层。我国的阶层结构正处在剧烈变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稳定的阶层结构。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过大已引起广泛瞩目,贫富差距过大,不但影响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影响他们上升为白领阶层,而且也会引起现有白领阶层地位的相对下降,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加剧社会结构紧张。贫富差距过大,社会阶层结构紧张,“被中产现象”可能会使白领与社会底层一起仇富。一旦社会上发生因贫富身份而致的突发性事件,白领阶层就可能会利用网络、大众传媒、新闻舆论等途径参与,在“相对剥夺感”情绪下可能会缺乏理性审慎,对事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间接泄愤型政治参与就会逐渐增多。如果白领阶层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无法依靠自身才能获得体面职业与生活的状况,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情绪逐渐激愤,理性逐渐消解,在激愤情绪中造成“参与爆炸”而致秩序风险。二是非制度参与而致的法制淡漠风险。白领阶层作为中产阶层能持久发挥稳定社会秩序功能的前提在于中产阶层足够强大、足够理性,即形成一个强大的中产社会,但我国白领阶层的出现并不表明我国已进入中产社会。目前我国仍为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成长中的白领发现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潜规则在发挥着作用,而非明文的制度规范。假如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非制度参与方式有效,那么参与者就会运用非制度的参与手段在政治参与中偏重工具理性,而忽视政治参与的价值理性,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法制淡漠风险。三是价值观未成熟而致的公民道德风险。中产社会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中产阶级社会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足够宽容、理性、协商。当前我国白领阶层还在不断扩大发展中,中产阶级文化价值观也在逐步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变数,需要政府引导。并非随着白领人数增多,其文化价值观就会自发走向成熟。如果从事着白领职业,却没有形成相应的遵从法治、注重权利与义务平等的公民道德,表里不一,随波逐流,似是而非,则不但起不到推动法治政治的功能,还可能影响白领阶层公民道德成长,从而造成公民道德风险。
在社会转型中,白领阶层会逐步扩充,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优势,通过政党组织整合、制度规范整合以及政治社会化整合方式对白领阶层政治参与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其稳定功能,防范政治秩序风险。
1.政党组织整合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白领阶层不但在整体上不断壮大,内部差异也在不断扩大,存在着白领阶层群体利益与中国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白领阶层群体利益与白领个体特殊利益之间的协调问题,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法制、文明的社会,从利益角度讲,就是建立一个主体利益能够被充分代表、实现,利益能被保护、协调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一个全国性权威组织,掌握着社会的总体资源并对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起着分配、引导与协调的作用。因此,在白领阶层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优势与政治优势,增强对白领阶层政治参与的吸纳与包容,引导白领阶层政治参与利益诉求与参与行为在“社会整体”与“阶层特殊”利益、“阶层整体”与“个体特殊”之间实现协调。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是白领政治参与重要的组织途径,也是基层民主参与的重要制度参与实现方式,应积极探索发展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白领阶层参与方式,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参与制度化。
2.法制规范整合方式。公民对自身利益追求会妨碍他们确立利他主义的视野,他们仅从自身利益去进行参与,甚至还可能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谋取私利,对他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构成损害。因此利益关系中的公平与公正不能完全依靠政治参与主体的自觉来实现,而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维护,其核心是制度公正。我国对市场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利益关系应该严加保护,防止市场不公平竞争带来的白领阶层利益受损,减少政治生活非正常的利益交换关系,提高政府的实际作为和改善公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在制度公正的环境下,白领阶层才能依靠自己进行公平竞争、获得被认可的社会地位与体面的生活。公平的竞争也才能使白领阶层增强社会正义感,以理性态度看待与评判社会现象,避免了政治参与中的极端情绪化反应与偏激行为。
3.政治社会化方式。参与型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文化有助于培养公民理性精神、培育社会资本。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对白领阶层进行参与型文化培育,进行政治参与学习实践。只有持续政治社会化过程,白领阶层才能将宽容、民主、妥协等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价值,并付诸于政治参与行为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引导白领阶层利益意识、利益心态、利益观念、利益理性的健康发展;引导白领阶层政治参与利益动机纯正化,防止利益动因关系合理格局发生畸变;引导白领阶层形成合理的政治参与动因理念结构,依法行使主权、依法参与管理和监督。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2]汪国华.推进“政治参与”有序化——“企业白领”政治参与的实践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
[3]倪芳.都市白领青年的公益责任认同研究——上海市B俱乐部的社会学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4]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以来的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6).
[5]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J].政治学研究,2008,(2).
[6][美]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周晓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2.
[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83.
D663
A
1002-7408(2011)11-0024-03
西北政法大学青年研究课题(08XJC011)。
王伟勤(1974-),女,陕西合阳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
[责任编缉: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