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继 军,许 广 玺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Spencer提出了胜任力特征的冰山图模型:[1]基准性胜任力特征相当于水面上的冰山,需要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鉴别性胜任特征相当于水面下的冰山部分,代表了专业人员从事特定工作的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等。这一理论已经被应用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中。[2]
聋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聋校教师应具有比普通教师更高的素质。如有学者认为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基本素质应当包括:师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3]美国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具体从特殊教育领域的哲学、历史和法律基础,学习者的特征、诊断和评价,教学内容和实践,教与学环境的设计和管理,学生行为和社会技能的管理,交往和合作伙伴关系,职业特征和道德规范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特殊教育教师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4]但在实践中,聋校教师往往是在未具备基准性胜任特征情况下入职的,经过几年聋校教学实践,教师之间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这说明聋校优秀教师的成长有其特殊规律,但目前国内还鲜有关于聋校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基于这一情况,本研究拟对聋校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分析,力图为改进聋校教师的绩效评价、评选优秀、晋级、奖励等工作提供相对客观的标准,并为促进聋校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
预访谈2名聋校教师,正式访谈14名聋校教师,分别来自3所聋哑学校(西安2所,咸阳1所)。
(二)研究方法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s ,BEI))收集数据。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按照“STAR”(Situation, Target, Action, Result)模式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件,包括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说出当时发生了什么。[5]
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基础的胜任力模型的开发程序:(1)界定在所研究的岗位上的优秀业绩者和普通业绩者;(2)使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两组样本进行访谈;(3)定义能够对优秀业绩者和普通业绩者进行区分的胜任力;(4)寻找并发展测量这些胜任力的方法;(5)重新选择两组样本对这些胜任力进行检验,以保证测验成功。这一方法的要点是:研究对象集中于出色的业绩者,主要应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资料的主题分析法,将分析结果提炼为用行为性的专门术语描述的一系列胜任力特征。
(三)研究步骤
1.预访谈
对2名聋校教师进行预访谈,修改访谈计划及访谈刚要,熟练访谈步骤,熟悉研究工具的使用。
2.确定正式访谈对象
通过工作分析、文献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明确优秀特殊学校教师的评选标准。选取西安市第二聋校、长安区聋校、咸阳特殊教育学校等3所样本学校;根据既定的优秀教师标准,在校长推荐的基础上,在每校抽取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各2-3名参与研究。正式访谈对象共有14名,其中优秀教师、普通教师各7名。要求同一学校的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配对选取,两人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指标上基本相当。
3.实施行为事件访谈,采集数据
访谈开始前取得受访者同意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采用单盲设计,即被访谈者只知道自己被选来进行访谈,并不知道在样本选取时的优秀或普通组的区别,而访谈者事先知道被访谈者所属的组别。
访谈内容包括:(1)自我介绍;(2)对访谈目的和基本内容的介绍;(3)了解工作职责,主要询问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4)行为事件的描述: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件,包括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说出当时发生了什么;(5)被访者自我认知的探究。每名对象的访谈时间控制在45分钟到1小时左右。
4.访谈录音文本转录
整理录音,将录音资料转录为Word文本,共产生14份访谈录音文本。
5. 编码与评定
表1 优秀组与普通组各胜任特征平均分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注:*p<0.05,**p<0.01,下同
根据录音文本基于Spencer胜任特征辞典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评定。
(1)熟悉胜任辞典:编码前反复阅读理解辞典中的胜任特征项目,把握其含义,同时熟悉量表中的各个行为指标。(2)熟悉访谈文本:反复阅读所编码的文本,明确其中的各个事件。(3)进行正式编码:对照辞典,从头到尾逐句阅读访谈文本,将其中能够表明胜任特征的词句划线标记,并在旁边记录下胜任特征。(4)统计胜任特征:全文编码完毕后,再从头核查一遍,确保编码的有效性。最后整理出每份文稿中每个胜任特征出现的次数。
通过对优秀组和普通组每一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找出差异显著的胜任特征,建立聋校教师的鉴别性胜任特征模型。
(一)优秀与普通聋校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对优秀组和普通组聋校教师在各胜任特征上的平均分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组和普通组在11项胜任特征的平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此提取出聋校教师的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以生为本导向、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主动积极性、自我激励、责任心、自信心、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成就导向、挑战与创新共11项特征。
(二)聋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框架
通过对14位聋校教师进行行为事件的访谈和分析,初步确立聋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11项特征,可归为四类特征:成就水平,个人效能,服务意识,认知水平(见图1)。
图1 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模型框架
(三)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模型中各个胜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11项鉴别性胜任特征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大多数鉴别性胜任特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如:以生为本导向与人际沟通能力、工作主动积极性、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成就导向、挑战与创新等特征存在显著地相关性(r>0.70,p<0.01)。
(一)聋校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胜任力特征有很大不同
通过建立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力特征模型,为区分聋校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提供了客观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聋校优秀教师的鉴别性胜任特征包括四个类别、11个项目,即:(1)认知水平,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一个特征;(2)服务水平,包括以生为本导向、人际沟通能力等两个特征;(3)成就水平,包括工作主动积极性、成就导向、挑战与创新等三个特征;(4)个人效能,包括自我激励、责任心、自信心、组织管理能力、自我控制力等五个特征。这些特征在优秀教师行为中的表现显著高于普通教师,具有一定的区分鉴别能力,可用于制定评优和奖励标准。
(二)聋校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分析
结合访谈内容来看,聋校优秀教师具备的鉴别性胜任特征符合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分别是:(1)对于优秀教师而言,专业知识与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尽管普通教师也需要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但两者存在差异表明普通教师所需要的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对于优秀教师而言,则会提出更深入的要求,如聋生的鉴别与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聋生的班级管理与行为管理、现代手语或双语教育理念等;(2)以生为本导向,指真诚地关心学生,关注教育的效果,指出学生不当的行为,对学生的表现表达积极期待或者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建议,安排恰当有用的教育计划和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3)人际沟通能力,则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动机、情感、行为能够理解和做出反应,能够倾听同事、学生、家长们的想法,并表示关心、理解、体谅,了解对方情绪和陈述的内容,通过观察分析能够推断出他人行为背后的真实含意,理解他人行为、感受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4)工作主动积极性指能够从工作中寻求乐趣,对工作保持高度的忠诚度,主动积极地为特殊教育事业服务。(5)工作成就导向指付出比工作要求更多的努力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绩效,为自己或学生设定合适的目标,有计划地努力实现。(6)挑战与创新性指采取以往不曾有的新方法、新理念等改进教学与管理,为自己或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7)个人效能方面,聋校优秀教师对自身有严格的要求和较高期望,表现在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提供工作的责任心、对于教育聋生充满自信、具有对特殊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三)聋校教师各胜任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从各胜任特征之间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聋校教师的各项胜任特征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一种胜任特征的出现,往往需要其他一种或几种特征的支撑。例如: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挑战与创新、自我控制力联系密切,人际沟通能力高的教师,善于洞察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想法、感觉,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其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协调性能力、创新性也相应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工作有较强的积极主动性,自我控制力较强,自信心强,并且善于自我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即对学生有正面的期待,积极寻求有关学生的资讯,根据学生的条件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由此可见,聋校优秀教师的工作绩效是多种胜任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同时具备或者运用几种胜任特征,才可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聋生的职责,并产生良好的绩效。至于这些特征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还需要今后继续深入进行探讨。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关于聋校优秀教师胜任力的11项特征,与普通聋校教师相比,优秀教师在这些鉴别型特征上的表现水平更高。
通过对聋校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的分析,可以认识到,优秀教师所取得的绩效应归功于多种胜任力的综合作用。
本研究所得到的聋校教师鉴别性胜任特征模型可用于有效区分绩效优秀和普通的聋校教师。该模型不仅可以作为对聋校教师的评优标准,同时也为聋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 关于胜任特征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1):100-103.
[2]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1):65-69.
[3] 兰继军. 论西部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4(7):64-67.
[4] 顾定倩,钱丽霞.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4):39-43.
[5] [美]史班瑟.才能评鉴法[M].魏梅金,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