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纬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民族教育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在教育领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而新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因此,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2004 年 12 月 25 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1](以下简称《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标准的建立以在职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的应用对象,然而同样为以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师范类高校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参考标准。因而引发了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蓬勃发展和教学改革。[2]在当前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标准》将是制定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时至今日,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否得到了如期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高校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关注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以《标准》的要求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对于甘肃省某民族院校师范类非教育技术类专业师范类毕业生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调研,旨在了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发现民族高校师范生的特殊性,为研究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民族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供数据资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建议,以期培养契合《标准》要求的师范生。
1.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辅之以访谈收集数据。此外,笔者本身作为该校的任职教师也通过田野观察的方法来验证调查的有效性。
该问卷主要以甘肃某民族师范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师范毕业班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47份,其中男生156名,女生191名。有效率达99.14%。调查数据主要是通过SPSS13.0 for windows和Execl 200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2.研究问题
调查问卷的主要评价指标根据《标准》对教学人员的要求进行设置,同样包括“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类评价又分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掌握、对数字化硬件资源的操作和软件资源的操作三部分,“应用与创新”进一步细化为“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责任”部分包括公平、有效、健康、规范四个指标。
1.民族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描述
(1)对于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较低
“意识与态度”规定了教学人员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的意识和态度。它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前提,如果没有强烈的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应用教育技术的态度不积极甚至惧怕或抵制教育技术的应用,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无从谈起。从问卷分析可以看出,整体而言,研究对象对于教育技术的认同度较低,尚未认识到教育技术可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等重要作用。甚至有89.43%的学生并不赞同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这说明该地区教育技术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仍然薄弱。
(2)对于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欠佳
表1 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知识与技能”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部分中起着承上启下和基础性的作用。结合教师已有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技术知识和富有认知灵活性的教育技术技能,是应用教育技术的基础。从表1 的调研中可以看出,该校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整体偏低,其均值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且其方差值均大于0.6,说明其学生内部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布不均。从问题选项频次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大多处于了解状态。
表2 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相关数字化硬件资源的掌握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师范生对于各种数字化硬件资源的操作能力不均,方差均大于0.65,且整体处于掌握了刚刚够用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偶尔将其应用于教学中的状态。
表3 师范生对教育技术相关数字化软件资源的掌握情况调查
从表3可以看出,即将完成大学学业的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实践,整体而言可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教学软件的应用。但对于不同软件掌握效果参差不齐,对于视音频处理软件、多媒体集成演示软件、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新兴的多媒体处理软件较为熟悉,然而对于普适性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等软件的使用却效果不佳。这说明该校师范生并不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只是经过短期的多媒体软件操作的训练。从技术应用来看,学习已基本以计算机网络利用的主要目的,但同时也反映“娱乐”更是首要目的。真正的网上学习还处于尝试和初级阶段。
图1 师范生对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技能的掌握情况调查
从图1可以看出,该校学生对于教育技术学中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技能的掌握整体处于不太掌握的层次。且SPSS统计得出样本方差较小,数据分布集中。
(3)对于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较低
表4 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调查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教学应用与教学创新,“应用与创新”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如表4所示,整体而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较低,以应用即时通信软件与同事交流最为罕见。这说明学生所处的教学、学习环境其信息技术应用较少,数字化资源尚未普及。也说明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较少,以致在大量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无法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常规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教师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将资源作为向学生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而在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上缺乏相应认识。这使得信息化教学不但没有产生比常规教学更好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这制约了信息化应用的深层次发展。
(4)对于信息时代“社会责任”教育的认可情况调研
教育技术的普及,不仅仅在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能力,同样包括在信息时代教育公平理念、网络道德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该校调研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师范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情况调查
教师只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后才能在加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时把握原则,才能在进行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四个部分,全面囊括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公平利用”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有效应用”是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健康使用”是课程整合的保证,“规范行为”是技术应用的必备要求。然而如表5所示,该校学生对于信息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乐观。
2.教育技术能力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该校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特殊性,并对应用现状进行归因分析,笔者进行了能力的相关度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度分析
(1)专业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繁琐数据的干扰,对于不同的专业进行了文、理科的归类(文科赋值1,理科赋值2),整体而言,专业因素与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成正向显著相关性(sig=0.001<0.01),与软件操作水平成正向相关性(sig=0.014<0.05),说明理科类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认同感较高,并且可以更熟练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方法的掌握却呈负向相关(sig=0.011<0.05),即理科类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于文科类学生。
(2)性别因素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从表6可以看出,性别因素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掌握的影响较为显著(女生赋值为1,男生赋值为2),具体而言,性别因素与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成负向相关性,(sig=0.031<0.05),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方法的掌握呈负向相关(sig=0.043<0.05),即女生较之于男生对于教育技术有更好的认同感并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的操作能力,以及教育技术的设计管理评价能力的掌握均呈现正相关,尤其是对于硬件资源的操作呈显著正相关(sig=0<0.01),这说明男生较之于女生对于技术的操作更为熟练,且在实践中应用程度也较高。
(3)民族因素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影响并不明显
对于该校主要的少数民族,笔者进行了归类赋值(汉族赋值1,回族赋值2,藏族赋值3,其他民族赋值4)。然而通过表6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高校内不同民族的学生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差异性不高,例如对于理论方法的掌握、硬件资源操作的掌握、实践应用程度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但并不明显不足以构成显著相关性。(sig值均大于0.05)
(4)学生的意识与态度与实践中的应用和社会责任感相互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与实践应用程度和社会责任感呈显著正向相关,(sig=0.004<0.01,sig=0<0.01),这说明对于教育技术有较高认同感的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的程度也较高,且对于信息时代的教育公平等现象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对于教育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也具有一定的正向相关性,说明有较高认同感的学生也具有较高的教育技术操作能力。
(5)理论方法影响现状堪忧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角度出发,笔者列举了教学设计方法、教育技术概念、建构主义理论等课堂讲授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程度的评测,结果却与预期完全相反,其掌握程度与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程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深思其原因,这应该与跨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公共课时量的限制、理论方法内容的实用性等因素有关,对于跨专业的公共课而言,事实证明不易进行过多的专业理论介绍,要更多的与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
(6)教育技术相关操作技能是影响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因素
如表6所示,对于教育技术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设计管理评价技能的掌握程度均与实际应用程度呈显著相关,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相关软件的操作和教育技术相关设计管理评价等微观的实践技能,成为了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影响因素(sig值均为0)。即对于教育技术所涉及的相关软件操作较为熟练,对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技能的掌握较好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程度,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同样对教育技术较为认同。
整体来看,该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有一定认识,但不太到位,多数学生不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顺利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二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掌握与《标准》的要求有距离,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不喜欢听纯理论的东西,只是为了应试而进行短期强化记忆。因此要改进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教学,将抽象理论具体化,让学生真正接受十分重要;三是在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上存在着性别和文理科的差异,大部分文科学生和女生的应用与创新方面与《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需要加强,相关的评价能力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3.教育技术能力影响原因分析
从本次调研、访谈结果来看,该校师范生对教育技术培养的效果却不如预期。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弊端。[3]课程以《计算机文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为主,内容更新慢,课时少,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度低,单纯的理论讲授学生很难体会到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意义,缺乏学习动力不能完成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培养。同时,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评价注重学业成绩,当前大多数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为每周2个课时,而且很多都没有专门的实验课时,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并且课程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没有脱离掉传统教学的模式。甚至我们可以说是一种用非教育技术的理念与手段来上教育技术公共课,使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并没有落到实处。
(2)评价方式单一。教育技术公共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实践环节的评价。目前对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主要是采取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成绩,忽视和弱化了对学生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考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也极少采用,导致反馈不及时,从而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又无法弥补和修正。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公共课的学习只是应付课程的通过,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3)民族生源基础薄弱。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条件所限、观念守旧,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基本素养没有形成,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不便。进入高校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热衷于上机打游戏聊天,教师对学生的网上行为引导不够,造成了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利用网上信息的能力呈现一定的差异,影响到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态度、道德进而影响的价值观的问题。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高师院校师范生,其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教育技术通识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师范生具有的教育技术能力与当前要求的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研究从对教育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的探索和改革出发,希望能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1.以《标准》为参照,有效调整教学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是师范院校,为了未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要以《标准》为参照,选取适当的内容、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来靠近或达到《标准》要求,努力探索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只有在同一个《标准》的框架下,才能避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各行其是、相互脱节的问题,促进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发展。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综合能力提高
教师的专业性更集中地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上,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应更加注重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4]在信息化课堂而言,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对于教学设计、管理评价等技能的掌握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体现。从表6中也可以看出对教育技术相关操作技能是影响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需要强化学生课堂操作环节。在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师范生作为职前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如果完全采用理论讲授型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很难将理论融会贯通,从而影响培养效果,还容易造成学习兴趣降低。而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殊方法。[5]要注重感知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通过鼓励学生应用信息科技来发挥其杠杆作用,从而实现更强的终身学习型导向和与外界关联型导向,[6]增强师范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与终身学习信念,有效地提高学习内驱力,才可以有效地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要制定制定多元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评价策略上需要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3.以活动为载体,强化信息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师范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应该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地各类活动提高师范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能充分正确地表达、辨析、鉴定信息价值和合理利用信息,有利用信息传递与获取为个人教育教学以及更大范围的教育或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同时要加强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教育的内容建构,帮助学生了解与信息文化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和道德,使学生对信息具有正确的辨别、评判能力,自觉抵制信息垃圾与信息污染等。
4.“三课”结合,完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的学习,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以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核心。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势,应该实施“课程、课堂、课题三者结合的方式”[7],对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多层面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要设置信息技术方面的系列课程,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营造一种理想教学环境。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一步完善师范生的信息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师范生提供多个研究课题,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他们从其中选择或自拟课题,让师范生通过自主搜集信息资料来扩展学习的内容、完成课题研究。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5.多途径实施,提高师范生的信息能力
有的放矢地通过多途径对师范生的信息能力进行培养,是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在课程学习方面重视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等信息技术环境,实施资源优化,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平台。同时要建构信息技术能力训练的培养机制,如在教育实习前应鼓励学生尝试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在教育实习中,应与有条件的中学合作,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相关评价,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为师范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信息化的教学环境铺平道路。
总之,加强民族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其适应未来角色的要求,师范高校应当在培养其信息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秉持网络环境与资源建设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培训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等原则全方位地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水平,使其成为面向民族地区、能够完全适合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新型教师,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未来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2004.
[2] 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88-91.
[3] 杜军.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及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165.
[4] 李尧英,刘波林,郭文东.《标准》导向下高师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51-153.
[5] 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6] 罗陆慧英.信息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国际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2010(1):83-90.
[7] 杜芳.略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