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大四女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现状研究
——基于X师范大学的调查

2011-12-24 02:48佳,卢
当代教师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师范生职业道德

毛 乃 佳,卢 文 倩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是培养国家下一代的主要后备力量,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大四师范生即将走上教师岗位,其品格和素养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直接关系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的有效实施。鉴于大四女师范生的多重角色:她们是未来的老师、妻子、母亲、社会公民等,其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学生、家庭、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准确、方便起见,我们以X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育学院等专业大四女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大四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状况,探索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途径,对于全面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战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质性研究等方式。其中问卷调查使用了自编的师范专业大四女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从角色认识、风度仪表和行为举止等三个维度编制。调查对象为X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文史学院等专业的大四女生300名。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回收率达96.3%。通过调查,对大四女生在上述方面的情况做一些基本了解,并通过访谈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现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对在师范教育阶段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女教师队伍建言献策。

三、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大四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状况主流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大四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具体表现为:

1.教书育人,角色清晰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70.9%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教师是既做贡献又有乐趣的工作。60.2%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毕业后一定会或者很可能会选择做一名教师,她们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并且也符合她们的专业。64.3%的女生认为将来做教师能够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89.9%的女生认为作为教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比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师范生,57.8%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一直或者经常用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四女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角色具有明确清晰的认识。

2.行为示范,注重教师仪容仪表

关于着装的调查中,85.5%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服饰对于个人形象很重要。着装原则上,89.6%的未来教师会选择适合职业和自己的,4.5%的女生认为要追求时尚,2.4%的女生认为要艰苦朴素,1%的女生则认为要标新立异,还有2.4%的女生认为无所谓。55.7%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她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服装款式与色彩。43.9%的大四女师范生会在出门前化妆,还有8.7%的女生表示会视情况而定。85.5%的女生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或者经常会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13.8%的女生认为自己偶尔会这样。当自己生气时,65.8%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总会或者经常会控制自己的情绪,31.8%的女生偶尔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见,大四女师范生整体而言比较注重个人形象,穿着得体,举止大方。

3.有比较正确的事业观和家庭观

在女教师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处理上,75.1%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要两者兼顾,18.7%的同学认为家庭第一,6.2%的同学认为事业第一。在女性有了孩子以后发展道路的选择上,81.3%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应该工作追求稳定,重心放在家庭;17.6%的女生选择走好职业道路,争取谋求更高职位;还有1%的女生选择辞职回家,相夫教子。当女性与丈夫的事业发生冲突时,68.2%的女生认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9.4%的女生选择自己作出牺牲,全力支持丈夫;2.4%的女生选择丈夫做出牺牲,全力支持自己。由此看出,大四女师范生能够正确看待未来家庭与事业的关系,不会一味地追求两者中的某一单方面,而是力求家庭与事业共同和谐发展。

4.男女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强自立意识日趋强烈

对于目前社会上“男女平等”的观念,85.5%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已有很大或一定程度的体现,其中2.1%的同学认为已经完全深入人心,24.2%的同学认为已有很大程度体现,59.2%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程度的体现。76.8%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一定会或者很可能会为了工作而推迟结婚生子的时间,4.8%的女生表示一定不会这样做,18.3%的女生表示不一定,要看情况而定。35.3%的女生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持否定态度,36.7%的女生认为一般,28%的女生赞同这一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大四女师范生的男女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和自强自立意识日趋强烈。

5.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公共场合,96.9%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总是或者经常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3.1%的女生偶尔会自觉遵守。在教室上完课后,68.1%的女生总会或者经常会将自己丢在课桌上或抽屉里的垃圾一起带走,28.5%的女生偶尔会这样做。40.5%的女生认为大学期间谈恋爱不可以无视场合而亲昵,34.6%的女生认为隐蔽场合可以。上课时,94.8%的女生总是或者经常是主动将手机调到静音或振动状态,5.2%的同学偶尔这样做。在上课时有人给她们打电话或发短信,27.7%的女生会选择立即挂断,58.1%的女生会经常挂断和不回复,13.5%的女生会偶尔挂断和不回复,0.7%的女生从不挂断,总会接听或回复。在路上遇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48.6%的女生表示每次都会主动问好;44.8%的女生表示经常主动打招呼,但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除外;1.7%的同学选择看其他同学做法然后才决定。65%的女生表示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服务或公益劳动;32.5%的女生感觉一般;2.4%的女生则表示不乐于参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四女师范生在公共场合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

6.具有较健康的审美观

当被问及对于现在流行的整容现象的看法时,40.6%的大四女师范生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内在美,30.9%的女生表示不喜欢人造人,13.5%的女生认为整容更加完善自我,提高自信心,4.2%的女生认为整容仅仅追求潮流,10.8%的女生对整容持无所谓的态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58.1%的女生表示一定不会去整容,15.9%的女生表示一定会或者有可能会去整容,还有26%的女生表示要看情况而定。在着装上,89.6%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会选择适合职业和自己的。对于课桌文化,38.1%的女生认为破坏公物,影响美观;31.1%的女生认为行为不文明,应彻底杜绝。由此可以看出,大四女师范生群体具有较健康的审美观,能够正确看待美与美的事物。

(二)大四女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虽然当前大四女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信念不甚坚定

表1 毕业后,你会选择做一名教师吗

从表1可以看出,在抽样的大四女师范生中,毕业后一定会选择做一名教师的人数占20.8%,因为她们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表示很可能会做教师的人数占39.4%,她们认为符合她们的专业;8.7%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毕业后一定不会做教师,她们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还有31.1%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不一定,要等毕业时看情况而定。可见,大四女师范生群体专业思想不牢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信念不够坚定,这也可能与她们入校背景有关。

2.思想上有一定的功利性与现实性

表2 假如学校准备组织毕业生到偏远地区支教,你会怎么做

表2结果显示,对于学校组织毕业生到偏远地区支教这一行动,在抽样的大四女师范生群体中,有39.4 %的同学表示如果对她们今后发展有利的话就去支教;26.0%的同学表示要学校派了才去支教;4.8%的同学表示坚决不去偏远地区支教;而积极报名,主动要求去支教的人数只占29.8%。在访谈中,部分女生表示,不是她们不想去支教,只是现实太残酷,即使她们去支教,回来了还是要面对找工作的现实。既然这样,还不如毕业就找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如果支教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话她们还是会考虑的。由此可见,大四女师范生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功利性与现实性。

3.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与自我性

表3 当别人在言语上中伤了你,你会怎么办

从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四女师范生群体中,当别人在言语上中伤了她们,6.9%的同学表示会以牙还牙;15.6%的人会选择跟对方讲道理;31.8%的同学会一笑了之;45.7%的同学表示她们的行为要视自己的心情而定,心情好了什么都好说,要是碰上心情不好的话,行为就会难免失当。在被问到“大学期间谈恋爱可以无视场合而亲昵吗”,6.6%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只要她们喜欢就没什么可以;当她们在路上遇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44.8%的大四女师范生表示会经常主动打招呼,但是自己不喜欢的老师除外。由此可见,部分大四女师范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与自我性。

4.存在一定的依附心理

表4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从表4可以看出,在抽样调查中,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的人数占28.0%(3.8%+24.2%),持一般态度的占36.7%,持反对态度的占35.3%(25.6%+9.7%)。在访谈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四女师范生认为女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她们表示女性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太难了,不如嫁个好老公实在,这样可以少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见,大四女师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一定的依附心理,想依靠结婚来改变自己的处境。

5. 自信心不足

表5 你对自己的相貌和身材满意吗

从表5可以看出,39.4%(34.6%+4.8%)的大四女师范生对自己的相貌和身材感到满意,而50.2%的同学感觉一般,10.4%(9.0%+1.4%)的同学感觉不满意。在访谈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四女师范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那些长得漂亮、身材又好的女生会相对容易很多,反之,则会增加很大的难度,她们认为自己在外貌上不占优势。可以看出,大四女师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不自信,对社会以貌取人还不能理性审视。

6.学风浮躁,专业不精

表6 如果任课老师不点名,你会缺课吗

表6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任课老师不点名的情况下,66.0%的大四女师范生不会缺课,除非有病或有事请假;而其余34.0%(22.2%+10.8%+1.0%)的同学会缺课,其中经常缺课或者总是缺课的人数达到11.8%(10.8%+1.0%)。在被问到实习时课堂上的表现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自己会感到拘谨放不开,也不能很好地通过眼神、手势等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时语言表达上也缺乏感染力。由此看出,大四女师范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浮躁与自我放纵的现象,专业技能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大四女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素 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女师范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是女师范生增长见识、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女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先,社会现象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也在慢慢侵蚀大学生特别是女师范生的思想。其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物欲盛行、精神空虚,女师范生的消费观、价值观、功利观和竞争观无不受到影响,日益趋于利己主义。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诸如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唯利是图等给女师范生的心理成长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女师范生迷失人生方向,贪图物质享受,丧失人格,思想道德素质出现偏差。

2.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封锁与时空边界,为师范生认识和了解世界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途径,但同时,也加大了舆论导向的管理与控制的难度。[1]一方面师范生利用先进的技术高效地获取有益信息来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促进了个性发展,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师范生自身世界观尚待形成,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力较差,或沉迷网络,或在接受媒体舆论时良莠不分,容易造成偏听偏信。同时,网络中大量的黄色淫秽和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对女师范生的思想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师范生精神萎靡、道德滑坡、人生取向出现偏差,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3.家庭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它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作用不可忽视。要想使孩子成为一个品行高尚有修养的人,就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言传身教。但很多家长只是片面地重视孩子的知识和成绩,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智轻德。父母的思想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和错误的道德观念会给孩子带来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如果父母追逐权力和名利,或者追求实用与享乐,那么孩子从小就会认可这种行为,并将顺其发展。[2]加之,当代师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家庭里的优越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说话办事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顾及他人感受,对他人盛气凌人、自私冷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观念淡薄。

4.高校德育内容、手段、目的尚待科学化

在师范生的成长过程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高校的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扩大自身规模,增强硬件设施条件,但作为软件设施的德育内容、手段、目的等却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容滞后,手段和形式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基本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空话、套话一堆,不切合青年人实际,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德育氛围。高校德育往往不自觉地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脱离青年思想,重形式、轻内容,重说理、轻交流,重理论、轻实践,重功利、轻情感,忽视了师范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以及发展变化,严重的形式主义打击了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5.师范教育中的一些不足

部分师范生毕业后不愿意当老师,有一定客观原因。我们国家对师范生的准入门槛基本不设限,加之师范大学一般学费较低,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农村的高考生迫于经济原因就读师范大学,并不是喜欢或者热爱教师职业而进入培养教师的学校,毕业以后不愿从事教师职业也实属正常。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经过师范教育,尤其是实习归来以后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并从中感受到快乐与幸福。

问题在于,部分师范生的行为和修养达不到教师职业应有的标准。目前,高校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关于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不同程度淡化,导致师范生的教师职业信念相对弱化。高校只注重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在教育实习时也主要是课程教学,缺乏对师范生的师德的教育和培养,这就导致师范生专业思想不牢固,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以及对教师高尚人格的追求。女师范生的身份和角色是多重的,她们既是社会公民,还是家庭中的女儿、妻子、母亲以及未来的教师。目前对女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考评仅仅局限于作为一般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而作为未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作为家庭成员的家庭美德考评还存在盲区。[3]加之,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这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6.师范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代师范生接触社会较少,阅历和经验不足,心理不够成熟,思想上仍处于不稳定阶段,具有较强的叛逆或从众心理,不能很好地把学校德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导致部分师范生对日趋多元的社会道德标准有时不能正确选择,在思想道德行为上选择失当,甚至出现知行脱节。其次,当代师范生囿于年龄、阅历、教育质量,对事物的分析判断仍有一定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往往导致其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被事物表面所蒙蔽,进而产生消极影响。此外,部分女师范生自身追求低级庸俗,错误的金钱观念使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较低。

五、进一步提高女师范生教师职业 道德素养的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孕育熏陶女性优美德行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为高校创设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学校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理解与支持、沟通与信任的校园氛围以及浓郁的学术氛围,展现良好的道德风貌、树立严谨求实的学风教风、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美丽的校园景观,使校园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女师范生身处其境思想受到熏陶,孕育女性优美德行。比如,可以有目的地建设一些校园人文景观,包括体现人文精神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的名人雕塑等,一方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使师范生精神上得到陶冶,思想上受到启迪。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女师范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她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她们的人文素养,塑造她们真善美的心灵。

2.强化人文素养,突出女性角色道德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教育导向上是无性别差异的教育,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方面忽视了男、女生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导致我国教育在性别取向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关于男女不同因而教育不同,许多教育同仁亦有论述。我们以为,高校教育特别是女师范生教育,应该强化人文素养,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等多个方面对女师范生进行特色教育,因性别施教,突出女性角色道德教育,培养女师范生的家庭美德与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使女师范生不仅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而且还要是一个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扮演好自己应有的角色。

3.充分利用实践、实习环节,从实践的角度对女师范生进行养成训练

高校和社会应该创造条件为女师范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比如,高校可以和中小学、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建立素质教育基地,组织女师范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使她们将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道德实践,培养坚强的意志,真正学会用心生活,提高她们的能力及素质,也使高校德育从形式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女师范生在实践实习环节中得到锻炼,培养、形成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实践对女师范生进行养成训练。

4.加强师德建设,发挥道德示范作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教师不仅是思想道德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道德实践的示范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仪表风度、行为礼仪、学识水平、治学态度、道德情操等是一种内在力量,无不对师范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范生成长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举止得体,风度优雅,胸怀宽广,人格高尚、学识丰富,热爱学生,倡导以心灵感染心灵,发挥道德示范作用。

5.提高女师范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女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高校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与发展。提高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增加文化经典的内容,使女师范生从中汲取优秀的思想与精神,增强自身的内在气质与修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高校应该加强艺术与审美教育,培养女师范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她们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与创造能力,激发她们的情感与思维,达到以美启真的效果,使她们远离低俗,追求真善美,保持生活的激情与活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再次,高校应该对女师范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冷静理性的思维,坚强勇敢的心理品质,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她们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能力,努力认真生活。

最后,高校可以为女师范生开设礼仪课程,系统地讲授礼仪的相关基本知识,使女师范生掌握礼仪的技巧和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运用,不断提升其礼仪素养,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穿着得体、风度优雅、举止大方,引导女师范生内外兼修,主动加强自身素养。

六、结语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为人师表的首要标准,教师以“德”为社会构建一座神奇的精神殿堂。师范大学女生,即将担起未来的人民教师、妻子、母亲、社会公民等多重角色,其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或能成就教育的未来。因此不仅要大力提高她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提高她们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只有真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确保师范大学女生履行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果平,蒋家胜.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44-46.

[2] 刘隆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 张雪梅.师范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师范生职业道德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