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可荣,杨亮承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外来农民工流动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作用及基本途径
——以浙江省玉环县为例
鲁可荣,杨亮承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社会融入难、负面社会心理的产生、合法化组织的缺失等是农民工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加强外来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目前发达地区政府及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县在外来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外来人口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支部在促进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流动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途径。
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流动党支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外出农民工总数与上年相比增加3.5%。外出农民工的务工地区仍然是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其数量占全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2.5%。[1]浙江省玉环县作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工业经济十分发达,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农民工。据统计,玉环县户籍人口约42万,而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达到25万,有些乡镇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常住人口基本持平,甚至多于本地人口。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满足了玉环县工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需求,促进了玉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当地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来农民工在当地的生活中面临着种种现实困境,致使他们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1.社会融入的困境。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发达地区社区环境卫生变差,犯罪率升高,社区治安受到严重的危害。据玉环县龙溪乡的统计,在刑事案件中,80%的犯罪嫌疑人是外来人口。交通事故的肇事者80%也是外来农民工。在本地人眼中,外来农民工的形象常常被贴上“脏”、“乱”、“犯罪”、“没素质”等负面标签。本地人难以对外来人口产生认同与接纳。本地人的排斥使外来农民工在发达地区难以形成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容易产生“被看不起”或“受歧视”的自卑心理以及“局外人”的过客心理。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失败,使他们游离于当地的社会生活之外,进而对当地的社会稳定产生威胁。
2.负面社会心理的产生。从落后地区来到发达地区打工,外来农民工(尤其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与发达地区的居民同样的生活,享受同样的待遇。然而,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性壁垒的限制,外来农民工难以实现与当地居民“平起平坐”的期望。在就业方面的“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等不平等现象,容易使外来农民工产生社会距离感。尽管有不少外来农民工已经在当地居住了几年,甚至几十年,全家老小都已基本在当地定居,但由于户口的限制,子女仍然不能与本地人子女享受同等的待遇,仍然不能被视为本地人,使外来农民工居而无家,缺乏归属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他们失去了基本社会安全网的保护,进而产生了不安全感。因制度性原因而造成的这种差别对待,容易使他们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距离感、无归属感、不安全感及相对剥夺感等负面社会心理的产生使外来农民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稳定因素。
3.合法化组织的缺失。传统中国乡土社会,其社会关系是由血缘与地缘两种主要的纽带联系而成的,在乡土社会中与乡民对血缘关系的强调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对地缘关系的重视。诚如费孝通所说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2]外来农民工在务工流入地处于一种无组织、原子化状态,缺乏一个合法化的组织形态,而同乡关系在外来农民工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同乡关系也使外来农民工的居住区具有一定的集聚性,如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南京的“河南村”等。外来人口的集聚性增强了同乡们的联系与沟通,但是也给当地的社会管理带来了难题。由于外来人的同乡会或老乡会是一种自发的组织形式,当地政府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很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所控制,进而演变为非法的“恶势力”。外来农民工没有一个合法的组织形态,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只能求助于老乡,这就增加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诸多社会困境的存在,致使外来农民工难以在务工流入地实现社会融合与认同,而对外来农民工缺乏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将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随着外来农民工不断增多,浙江省玉环县在就业、住房、交通、教育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也不断增加。外来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也因此而成为玉环县相关政府部门及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玉环县从外来人口的党建工作入手,以外来农民工流动党支部为依托,对外来农民工进行服务与管理。外来农民工流动党支部的建设,破解了外来农民工的诸多现实困境,流动党支部在促进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安全阀”。美国社会学家科塞认为,缺乏发泄不满情绪的途径,被剥夺感就越强,社会冲突越可能爆发。[3]不满和对立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整合和良性运行。
发达地区部分基层党组织与政府由于现有体制机制局限,未能在外来农民工中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干预机制,面对外来农民工不满情绪或冲突难以进行有效的疏导,进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流动党支部的建立能够通过组织活动将外来农民工组织起来,共同商讨面临的问题,可以为外来农民工不满情绪的发泄与疏导提供一个制度化的平台和社会安全阀机制,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如:湖北省英山县来玉环县打工的约为7000人,其中大部分人从事出租车行业。由于缺少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了解,英山县的外来务工者普遍感受到当地政府及居民的排斥与歧视,不满情绪强烈,却无法释放,从事出租行业的英山同乡们曾一度想罢运。玉环县湖北英山流动党支部成立后,党支部及时通过串门聊天等方式加强沟通了解情况,并通过建立QQ群,为英山老乡提供了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在群里可以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慨,同时也彼此获得了精神安慰,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出租车罢运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基层政府与外来农民工上下沟通的主渠道。外来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和纽带。老乡会或同乡会是外来农民工重要的社会互动支持网络,在外来农民工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老乡。但是在突发事件面前,老乡们难以提供一个合法合理的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最终往往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流动党支部的建立,为当地政府与外来农民工提供了一个传达信息与表达需求的信息渠道,是地方政府和农民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枢纽。在日常的工作中,流动党支部可以将政府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外来农民工,保证政令畅通;同时,将外来农民工的动态需要和意愿心声等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为政府制定相关社会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也消减了外来务工者的社会隔离感,增强了其社会认同感。玉环县龙溪乡湖北蕲春党建工作站是该县建立的第一个流动党支部,工作站成立后,为在玉环打工的老乡提供从就业服务到维护合法权益等多方面服务。例如,蕲春党建工作站针对新开通的省道上外来人员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的情况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建议增设交通灯并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此,当地交通部门专门举办了一期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2010年6月湖北籍农民工田某工资被拖欠,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跑了所有部门均无果,最后找工作站帮忙,工作站经多方面的协调,帮其拿到工资。
3.促进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催化剂。随着外来人口的大规模流入,在发达地区形成一种本地人与外来人的新“二元结构”。由于受到当地人的社会排斥,再加上外来农民工在参与当地社会生活方面缺乏主动性,当地基层政府和党组织缺乏与外来农民工有效的联系渠道,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外来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进而导致外来农民工难以实现社会融合。外来农民工流动党支部的建立,为外来农民工的社会参与融合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流动党支部主动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社会事务管理,通过提供服务调动外来农民工参与当地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为外来农民工与本地居民提供互动与交流平台,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促使本地人对外来农民工的认同与接纳,实现社会融合。玉环县蕲春党建工作站在为外来农民工提供就业、维权等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龙溪乡党组织进行外来农民工的登记与管理。工作站组织外来务工者参与居住村庄的环境卫生大整治,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并组织义务扑火队、植树队及慈善募捐等社会活动,让外来农民工参与到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去,消除本地人的排斥心理,促进社会融合。
4.构筑外来农民工的精神家园。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关注于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外来农民工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试图寻求精神的满足与情感的归属。然而外来农民工在工作之余,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生活单调,形成了“白天忙于生计,晚上无所事事”的状态。外来农民工远离家乡与亲人,其精神与情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容易导致他们情绪低落,难以找到精神归属,从而诱发自杀、犯罪等行为的发生。发达地区流动党支部的建立为外来农民工的精神与情感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有效平台。流动党支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篮球赛、拔河比赛、青年娱乐大篷车等,丰富外来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又可以促进外来务工者之间以及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互动,改变外来农民工的“外乡人”社会隔离感。另外,流动党支部在节日期间开展亲情关爱活动,给他们情感上的慰藉与满足。如,流动党支部每年春节期间开通“远教亲情通道”,让无法返乡的外来务工者和家乡亲人进行视频通话。在暑假期间,流动党支部通过联系当地相关部门,将外来务工者的子女接到父母打工处,为父母与留守子女提供亲情交流与相处的机会,并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和视野。
5.弥补政府权威的部分缺失,减少社会管理成本。权威是对权力的合法性认同。权威的缺失就意味着人们对权力合法性的不认同,具体表现为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等。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发达地区基层政府难以满足外来农民工的各种需求,造成基层政府在外来农民工群体中“权威的缺失”。当发生涉及外来农民工的突发事件时,他们对当地政府部门缺乏信任,进而增加了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流动党支部的建立可以形成对外来农民工管理的“同乡服务同乡”的模式。流动党支部的组成人员也是外来人,外来人身份与同乡关系拉近了党支部与外来农民工的距离感,使流动党支部的工作容易开展,减少了开展工作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同时,流动党支部以外来农民工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农民工的需求,逐渐在农民工群体中树立起威信,使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党支部,而不是联合老乡采取集体行动。流动党支部在农民工中威信的建立也为当地社会的稳定消除了许多社会治安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基层政府权威的部分缺失。如玉环县龙溪乡蕲春党建工作站自成立以来,共处理了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突发事件60多起,通过各种渠道为外来务工者争取善款累计达几十万元。工作站取得的成绩使其在外来务工群体中树立了威信,老乡遇到事情就找工作站帮忙,也在当地人中得到了认同。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并提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4]按照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玉环县组织部门通过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外来农民工流动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途径。
1.灵活设置流动党支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根据外来人口以地域关系为主集中外出的特点,结合流动党员在玉环的分布情况,玉环县组织部门灵活设置流动党组织。以外来人口较多的流出县市为基础,建立地缘型流动党支部,目前玉环县共建立湖北蕲春党建工作站、贵州瓮安流动党支部等14个县(市、区)的外来人口流动党支部;以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的村或社区或新民小区为基础,建立聚居地型党组织,目前已建立67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党组织;在外来人口集中就业、条件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业缘型流动党支部,如双环传动股份公司安徽绩溪外来人员党员、天龙公司外来人员党支部等;在流动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乡镇/街道建立流动党总支,管辖本乡镇/街道的流动党员。通过这种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目前玉环县共建立流动党支部80多个,流动党总支9个,登记在册的流动党员有1850名,来自全国26个省71个县。
2.采取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双向管理模式。流动党支部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采取双重管理的模式,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创新党员管理办法。以流入地先摸底流出地核对的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流动党组织的负责人则由双方协商选任。流动党员在流入地的各方面情况,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作为流出地党组织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注重对年轻党员的培养与教育,通过双向考察,发展新党员。两地共同为流动党组织提供物质与经费保障,玉环县财政对于规范化较好、作用明显的流动党支部给予3000至6000元的经费补贴。流动党支部上缴的党费全额返还,作为流动党支部的活动经费。
3.创新工作方式,引导流动党支部发挥作用。以服务代替管理,解决外来农民工的现实需求。为了给外来务工者提供就业服务,流动党支部及时搜集企业的招工信息,向外来务工者传递相关的信息、政策与就业形势,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计算机培训等,解决了外来务工者最现实的问题。为了保障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在全县8个流动党组织中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涉及外来人员权益的治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劳动争议等事件的“绿色通道”,为外来党员及务工者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流动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如开展民工春节返乡直通车、异地办理第二代身份证、留守儿童夏令营等关爱活动。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玉环县以流动党支部为依托,建立了外来农民工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采取“老乡服务老乡”的方式,化解矛盾,减少敌对情绪,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涉及外来农民工的交通事故、工伤纠纷、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流动党支部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情况,及时向相关的部门反馈,并安抚各方情绪。流动党支部采取全程介入的方式,协调各相关人员与部门,积极为外来农民工争取资源,维护外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改变职能定位,主动参与当地社会事务。玉环县流动党支部改变职能定位,主动协助当地的相关部门走访外来农民工,并对他们进行基本信息登记、计划生育管理、组织关系核实等社会管理事务;主动参与社区或村庄环境整治等日常社会事务;主动与当地的基层党组织合作,开展义务植树、公益募捐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流动党支部向外来农民工宣传当地的政策法规,并针对外来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以党建带动团建,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在玉环县25万外来农民工中,年龄在16—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达10万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较多的情况,通过以党建带动团建,流动党组织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党员,对于优秀的青年农民工进行表彰,为外来青年人树立榜样,对他们进行激励与约束。玉环县以流动党组织为依托,发挥流动党组织对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地缘型、聚居地型、业缘型等多种形式的流动团组织,实现对外来青年人的组织覆盖。流动团组织的负责人由党组织的负责人或青年党员担任,并通过流动团组织积极吸收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组织活动,如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一些娱乐健身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无人看管的问题,由流动团组织建立民工子女关爱基地,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对民工子女进行功课辅导、安全教育等,解决外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1]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2010-03-19.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6.
[3]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336.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9/27/content_12118429.htm.2009-09-27.
D267
A
1002-7408(2011)05-0021-03
鲁可荣(1970-),男,安徽芜湖人,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组织,农村发展与管理等;杨亮承(1986-),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9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责任编辑: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