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不能抹去的

2011-12-24 09:54:46董碧辉
检察风云 2011年7期
关键词:核泄漏国民素质人道主义

董碧辉

日本大地震不能抹去的

董碧辉

一片绿色,建筑规整。毁于一旦,皆成废墟。这是日本大地震前后受灾最严重的宫城、福岛等县的真实情景。当电视上呈现的震前与震后的卫星云图在你眼前冷静而又残酷地闪过,它告诉你有一些东西已经被抹去了,房屋、道路、机场、生命;然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被抹去。

与大自然多次打交道,所习得的经验和策略不会抹去。在这次日本地震中,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冷静、互助的国民素质,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样威力巨大的灾难面前,民众没有慌乱,这样的秩序来自于对频繁到来的地震的多次演练和精心准备。

大灾面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尽管地域不同、文化差异,可是团结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会抹去。日本一震,举世震惊,接下来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这是人类对灾难的共同回答,这是人道主义精神的闪光。因为地震导致福岛的核电站爆炸,一时之间,对核泄漏恐慌仿佛压倒了地震。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并没有被抹去,灾难更加唤醒了我们的忧患意识。

天灾无法避免,仍会一次次牵扯着整个世界的注意力。我们用不同的语言为那些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他们”祈福,无论“他们”在日本,还是在云南。■

猜你喜欢
核泄漏国民素质人道主义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读写算(中)(2022年9期)2022-10-11 02:55:26
海洋升降流动力学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探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东日本大地震文学作品的生态价值
论日本福岛核污染跨界环境损害的责任
都市生活(2019年1期)2019-05-04 13:57:40
跟踪导练(一)5
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
——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中国出版(2017年1期)2017-07-17 02:50:42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6:04
科学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升
《双城记》人道主义中的善与恶
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