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南/文
对于斜轴散光患者来说,会产生空间错位的感觉(又称为空间异常)。例如一个正方形,矫正好斜轴散光(已经精调)后,多数患者平视正方形时,会感觉到上下两条线距离中间的长度不等,一条长且远,另一条短且近。也有个别患者感觉水平线一边高一边低。
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散光偏轴或减少散光度来处理。偏轴一般是向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靠拢,减少散光度以等效球镜法处理。那么偏轴处理好还是减少散光度处理好,哪种更科学、更可靠呢?
不管是单眼散光轴位还是双眼散光轴位,只要出现斜轴,都有可能产生空间错位现象。在规律性散光轴位中,“八字形”、“倒八字形”是产生空间错位现象的主要人群。在个别轴位90°左右的逆性轴位中,当视近时,也会产生这种空间错位现象。
单散时,当视线通过散光轴,此时屈光力最小,镜片最薄(负柱);当眼睛离开散光轴越远,镜片就越厚。也就是说,离轴线越近,镜片越薄,离轴线越远,镜片越厚。
透镜的成像大小(又称为透镜放大率)与镜片的折射率、厚度、前表面弯度、屈光度有着直接关系。当同一种类的镜片进行比较时,前表面弯度、折射率与屈光度一样,镜片的厚度就会直接影响透镜成像大小。
根据上面两个原理,由于视线在柱镜上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镜片厚度,成像的大小不同,这样就产生了左右眼视物失真现象。当双眼融像时,会产生距离、角度等一系列失真的问题,称为“空间错位”。
对于左右眼“平行形”顺规轴位来说,产生空间错位现象最少;对于斜轴性散光来说,左右眼视线在镜片上的位置因为厚度不同,产生空间错位最多,度数越高越明显。对于双眼都是逆规轴位来说,看远时空间错位现象不太明显,但在视近时,空间错位现象比较明显。
由于左右眼所看到的成像不一致,大脑要进行立体融像,就会产生空间错位。例如眼前有一个正四方形,斜轴散光患者的双眼看到的都是一个菱形,进行融像处理后就会产生一个梯形。如图1:
图1中,A′B′变大,会感觉远些;C′D′变小,会感觉近些。为什么是C′D′进行融像而不是RD、LC进行融像?因为双眼视线交叉点才是融像点,所以是C′D′进行融像。
当双眼斜轴散光时,左右眼进行融像后,眼平视线上的物体变大且远些,眼平视线下的物体变小且近些(如图1)。
图1中用二维空间的方法解释了产生空间错位的原因和平面感觉的改变。图2用三维空间方法解释散光斜轴产生空间错位的现象。要慎重对待,仔细精调轴位,在处理与调整上也很重要。
图2 斜轴散光空间错位图解2
图2中,正如人站在一个立体方形房子的其中一个面上,感觉这个房子的地板是凸起的、正前方视物大且远,下面小而近,左右面也一样,此时就是一个方形锥体了。
当知道有可能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空间错位,就要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散光轴调整或是散光度数调整,以达到较理想的矫正度数。
测试是否有空间错位现象,有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1:波拉测试(Pola.Test),比较理想,这是一种检查设备。
方法2:用方形房子,并把房间边角线做成黑色,人站在方形房的一个面上,也可以进行空间错位测试。
方法3:在验光室内,贴上一个长高各1m的正方形格子纸,中心线与人眼平视,水平等高,其中格子大小为10cm×10cm,这是最方便、较科学的测试空间错位的方法。
方法4:看方形的显示器(电脑),也可以进行视近空间错位测试。
方法5:用A4纸也可以进行视近空间错位测试。
多数斜轴散光矫正后都会带来空间错位感,引起视觉方面的不适,采用以下5种方法可以改善,最为常见、最科学的就是第一种方法,其他方法都是辅助法。
矫正散光的过程等于将镜片散光与眼内散光重新联合成新屈光度的过程。当散光度数与轴位都正确时,联合后新屈光度为零;当散光轴位正确,度数不足,仍有未矫正旧散光度;当散光度数正确,轴位不正确时,带来了新的未矫正散光度;根据散光联合公式计算,情况如下:
a.当旋转偏轴15°时,就会带来一半的未矫散光。例如:-1.50DC×140时,如果旋转偏轴15°到155°,将会有-0.79DC没有矫正。如果直接减去-0.50DC,再旋转极小轴位,效果会更好。
b.当旋转偏轴到30°,等于没有矫正散光。因此在偏轴处理时,一般旋转10°以内为佳。如旋转10°轴,2.00DC就会带来0.68DC的新散光未矫正。
上面是联合散光偏轴所带来的问题,当然低矫正散光也是方法之一。在什么情况下用低矫正,什么情况下用偏轴,或是这两种方法同时用呢?改善空间错位感的注意事项如下:
a.如低于0.75DC时,空间错位感十分明显,而视力又可以得到较好时,不给予矫正,可用球柱等效法处理。
b.如初配散光,需要偏轴处理时,向水平轴或是垂直轴靠拢;如以前配过散光镜,之前的散光镜已经适应,在偏轴处理时,向之前散光镜的轴位靠拢。
c.不改变散光轴、只降散光度,空间错位也可以改善,但视力矫正不理想,因此不能一味地只降散光度,这是不科学的。
d.不改变散光度数,只用偏轴处理,过多的偏轴又带来新的散光,如果只使用偏轴(偏向垂直或是水平)处理,视力难以矫正正确。
多数情况下,低于0.75DC的散光未矫正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高散光患者,只矫正75%的全散光也可以接受。
如完全矫正散光度在1.50DC时,偏轴10°将会带来约0.51DC的未矫正散光;如减少0.25DC再偏轴8°后未矫正散光也是约0.50DC,虽然未矫正散光度数一样,但要看哪种效果更好。如果这两种方法的空间错位感都消失,那么就要看矫正视力哪种更好。
如完全矫正散光在1.00DC时,保持散光度数不变,偏轴旋转15°将会带来新的未矫正散光0.53DC;而降低0.25DC后再偏轴15°时,才会带来未矫正散光0.51DC,这说明偏轴太多,不如降低散光度数后再用小量偏轴效果更好。
下面的表格记录偏轴带来未矫正散光与降低散光度数后再偏轴带来未矫正散光的度数。
表1 偏轴与低矫产生的新未矫正散光度数关系
不偏轴处理,只减少散光度数,建议参考标准为:
表2 散光度数调整大致标准
此表作为减少度数的参考标准。一般情况下,双眼同时下降散光度,如一眼高散,一眼低散,只能下降高散眼时,也不要产生大于0.75DC的散光差。也就是说,最好双眼同时下降散光度,如只能下降一眼时,下降之差不要大于0.75DC。
根据验光经验,如当1.00DC的散光时,降低0.25DC并偏轴处理,就会有大约0.50DC的散光未能矫正。但一般情况下,矫正视力较为理想,空间错位感又可以得到较好改善,以此为基准,制作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表3 低矫散光度数和偏轴旋转建议角度(参考)
在试镜过程中,一定要多测试空间错位,并让患者看水平线与垂直线是否水平或垂直,如出现水平线或垂直线偏斜,此镜一定要重新调整。首先确定是双眼还是单眼偏斜,然后进行单眼轴位调整(哪只眼偏斜调整哪只;如双眼都偏斜,先调整散光高的那只)。如果患者看水平线(桌面等)左边高右边低时,就要顺时针调整轴位。如患者看垂直线(门线等)向左边倾斜,那么就要逆时针调整轴位。
a.球柱联合度数处理,瞳高很重要,不能偏离太多,应努力减少空间错觉。
b.重新确定瞳距。在空间错位测试过程中,询问患者是上面变形厉害还是下面变形厉害。若上面变形厉害,那么“八字形”轴位者瞳距可以放大1~2mm,“倒八形”轴位者瞳距缩小1~2mm;若下面变形厉害,“八字形”轴位者瞳距可以缩小1~2mm,“倒八形”轴位者瞳距放大1~2mm。
c.减少顶点距离,即减少角膜与镜片之间的距离,通过减少镜片放大率的影响来减少空间错位感。
d.增加倾斜度。针对视近者产生空间错位时,增加镜片的倾斜度,可以改善空间错位。因为倾斜后,镜片下缘更接近角膜,从而减少空间错位感。
e.不同表面弯度设计,如按照非球面设计的原理来设计柱镜,从而减少镜片的放大率;还有一些不同表面设计,可以产生等像镜的效果。
在验光过程中,验光师得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空间错位感时,要事先给予说明,让患者知道这种空间错位是由于散光引起的,患者会看到上下大小不一样的像很正常,此感觉可以完全适应,并要解释说明散光视物变形的原理。
出现空间错位时,患者会感觉到距离改变,上远,下近,垂直平面感觉上下大小不一样,并倾斜。看近(如电脑屏幕、报纸、书本等)时,会感觉增角,出现梯形感;有人会感觉直角变成钝角或是锐角,感觉地板不平,越近身边,变凸感越明显。个别人视近时,感觉有色散现象。如出现色散现象,建议先用阿贝数高的镜片减少顶点距离,增加倾斜角。
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处理散光的方法,因此平常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保证患者配镜矫正后拥有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但是,当斜轴散光出现时,一些验光人员一味地降低散光度数来处理是不正确的。下面请看两个病例。
案例1:某女,20岁,初配镜,视疲劳严重,双眼单散,出现空间错位感。
R:-1.25DC×45→1.2
L:-1.25DC×135→1.2 双眼1.2
如不进行偏轴处理,只降低散光度数,可以改善空间错位感。
R:-0.75DC×45→0.8-
L:-0.75DC×135→0.8-双眼0.8
空间错位感改善了,但矫正视力又不理想。如果只下降0.25DC,此时
R:-1.00DC×45 →1.0
L:-1.00DC×135→1.0 双眼1.0
此时又出现了空间错位感,当双眼视时,做单眼偏轴处理,把轴位向垂直方向旋转,先把右眼旋转到55°(看是否有改善,如没有,应恢复到原轴位;如果旋转左眼,也没有改善才能旋转双眼轴位)。这时空间错位得到改善或消失,视力感觉上也会更好些(双眼融像作用)
R:-1.00DC×55 →1.0
L:-1.00DC×135→1.0 双眼1.2-
在这种情况下,右眼的散光又带来了0.43DC的散光未矫正(见表1),但没有了空间错位,融像更好,感觉也更舒适。
案例2:某男,35岁,主诉矫正视力不佳,没有其他不适,要求提高视力,旧镜已经戴了5年,处方如下:
R:-1.00DC×45 → 0.5
L:-1.25DC×135→ 0.5
经系统验光后,双眼单散,出现空间错位。完全矫正时,度数为:
R:-2.00DC×55 →1.2
L:-2.25DC×150→1.2
先双眼降低0.25DC后,空间错位感没有改善,进行偏轴处理(此时要注意,一定要向患者原来习惯性的轴位旋转,并不是向垂直或是水平旋转。如旧镜不适,就向水平或垂直旋转),先从度数高的眼开始处理。
R:-1.75DC×55 →1.0
L:-2.00DC×145→1.0-
如果空间错位有些改善,但还是存在,那么把左眼的轴位偏轴到原来旧镜的轴位。
R:-1.75DC×55 →1.0
L:-2.00DC×135→0.8
由于轴位旋转过多,尽管空间错位改善很多,但视力矫正不理想,因此只能再作调整。此时,空间错位消失,但是双眼都带来了未矫正的新散光,度数大致为0.50DC,此时需要试一下,完全矫正散光度数后,下降0.50DC时,效果如何。
R:-1.50DC×55 →1.0-
L:-1.75DC×150→1.0-
此时又出现空间错位感(如果没有空间错位感,可以单减散光度数,不作偏轴处理),最后的处方就是:
R:-1.75DC×50 →1.0-
L:-2.00DC×1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