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县王家庄镇农科站 655102 陈宏彦 孔德燕
马龙县地处滇东高原,平均海拔2 0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年均降雨量1 000mm,年均气温13.6℃,年均日照时数2 100h,适宜万寿菊生长。从2004年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万寿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快速提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龙县万寿菊产业自2004年引进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种植以来,随着栽培技术的推广,规模得到较快扩展,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日趋凸现,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和认可。面积产量情况见表1。
表1 马龙县2004~2009年万寿菊产业发展情况单位:hm2、t、万元
经入户调查,全县最高亩产3722.66kg,亩产值2233.59元,最低亩产918.66kg,亩产值551.20元。如此巨大的差距说明:马龙县万寿菊在栽培技术措施推广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存在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全县建有万寿菊鲜花收购点18个,堆贮发酵池面积12 060m2,平均每千亩万寿菊建有1个收购点。各乡镇收购点个数及堆贮发酵池面积:王家庄镇7个4 690m2;通泉镇 3 个 2 070m2;月望乡 7个 830m2,大庄乡 1个470m2。
全县建有两个粗加工厂。2004年建成月望乡加工厂,设计日加工干花颗粒60t,由于设备陈旧,于2009年已废停。2008年建成王家庄轿子山加工厂,设计日生产加工干花颗粒80t,实际日加工干花颗粒50t。发酵鲜花加工能力远远满足不了收购的需要。
万寿菊鲜花采摘后,无大小等次之分,由曲靖博浩公司统一收购。2009年起,马龙县万寿菊种植面积、收购总量出现下滑的趋势。
1)万寿菊栽培立地条件差。由于万寿菊具有栽植易成活、耐旱耐瘠的特点,各乡镇党委、政府在规划布局上,首先考虑的是烟草优化布局,群众在安排生产上也存在重烟轻花的思想。因此,自2004年引进试种后,多数万寿菊就种植在跑水、跑肥严重、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或撂荒地中。
2)政府在扶持该产业时,过于注重生产和收购点的建设。据统计,2006~2008年各级政府投入90余万元,新建了8个鲜花收购点。同时,自2004年以来,累计扶持生产性投入达300余万元。而在改善水利设施建设中,唯一在月望乡小海子村委会投资10万元,仅为生产、收购投入的1/40。
相当一部分群众把万寿菊当作懒庄稼,裸苗移栽、裸地生长,粗放管理。
1)立地条件较差,移栽时间较晚。
2)在使用地膜覆盖移栽技术上,部分群众为节约生产成本,省去了地膜覆盖。特别是在坡地中,土壤缺乏保水、保肥性能,给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3)施肥普遍偏少,单一施肥。
4)病虫害防治上思想松懈,一般都是病虫害大量发生后才开始防治,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5)中耕管理参差不齐,部分群众提土未破膜,追肥未提土等,导致出现万寿菊生长倒伏,杂草丛生,墒面、沟中积水等问题。
1)各级党委、政府重抓生产,轻管收购、加工。由于加工能力弱,鲜花无足够的堆贮发酵池,各收购点难管理,收购成本增加,鲜花腐烂变质,干花颗粒比例及色素含量受影响。
2)公司在考核各站、点的制度上存在较多疏漏,特别是实行站点经费包干制,一方面在聘用收购站、点负责人时,主观上由公司聘用,群众缺乏信任。另一方面各站、点为达到公司的考核指标,增加个人收入,虚开票据,拖欠农户花款;水分杂质扣除比例逐年增高,将收购环节中存在的风险转嫁给群众。经调查,2006年前水分杂质扣除比例平均为15%以下,2007年在20%以上,2008年在25%以上,2009年在30%以上,有的站点甚至最高扣到50%。再者经费包干制实施以来,没有可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收售矛盾突出,群众意见大,相关政府部门调处力度弱,严重阻碍着万寿菊产业的发展。
万寿菊产业在马龙县的发展模式是筑巢引凤的模式,自引进发展以来,政府无偿提供收购点、加工厂的建设用地,并累计投资90余万元新建成8个收购点,无偿提供给公司使用。同时每年为抓好生产,各乡镇都要投入大笔资金,对于马龙县保工资财政而言,经济压力过大。
万寿菊鲜花在发酵、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带有剌鼻臭味的酸性废水,全县每年可产生26 000余t废水,目前这些废水还没有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净化设施,只是简单地建池进行露天收集。到了雨季,收集池子不能容纳,废水四处流淌,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事件发生,特别是2008年,王家庄轿子山加工厂产生的废水污染了整个上坝村委会483户1 952人的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影响。
1)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年头应早做计划,确定发展规模,并与农户直接签订收购合同,履行合同收购,避免盲目发展或总量不足。
2)地方政府应对产业的扶持方向做适度调整,大力扶持水利建设,并在宏观调控上做到合理规划、优化布局,既要调动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又要避免烟、花、粮争地问题。
狠抓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力度,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强化病虫害防治,是实现万寿菊增产、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各技术部门要狠抓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块指导农户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同时增加试验、示范经费投入,研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降低防治成本。
1)公司在制定站、点考核制度时,要兼顾公司、群众利益,切实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易于监督的管理制度。明确收购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收购。
2)加强各站点工作人员培训,实行资格上岗,加强鲜花发酵期管理,研究解决腐烂变质问题。
提高万寿菊粗加工能力,解决收购、加工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研究提高干花颗粒比例及色素含量的方法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运用。
将污染治理作为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及早将废水处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引进相关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利用,或安装先进的净化设备,做到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