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实一体方案探析

2011-12-12 08:20袁俐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理实护理学

袁俐

(江苏省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226007)

《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实一体方案探析

袁俐

(江苏省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226007)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方法 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法作为对照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为实验组,进行综合技能水平测试。结果 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主动参与度以及技能综合水平测试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技能水平。

高职护理 内科护理学 理实一体化 护理技能

Vocational nursing Medical nursing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Nursing skills

职业教育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针,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的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组合的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其教学特点在于空间和时间同步、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错,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他们习惯于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认知和学习,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独立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1]。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程,以往的实践教学往往被放在后续的临床见习与临床实习中进行,缺少理论与实践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以及认识形式的交错性。学生因为缺乏感性认识而觉理论学习单调空乏,并且因为实践时间上的滞后性而使后续的临床实践显得肤浅,难以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互融合、互为贯通,具体表现在对疾病的分析判断能力、处理应变能力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等护理综合技能的低下。因此,实施《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必要。笔者就如何实施《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将07级高职护理学生8个班(共330人)随机分成两组,4个班为一组。其中,应用传统课堂教学法作为对照组(共168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为实验组(共162人),最后进行综合技能水平测试。教学内容是《内科护理学》,以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课堂教学为例,该章节授课时数为2课时(实际课堂授课时间共80 min,其中课堂实践为35 min)。

1.2 教学方法

1.2.1 教学场地及设备 (1)对照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2)实验组:理实一体教室(有多媒体等课堂教学设备以及常用护理实践设备,包括输液设备、氧气瓶、诊疗护理床以及模型人等)。

1.2.2 教学过程 (1)对照组教学过程:按照护理程序讲述:健康史—身体、心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病例讨论;(2)实验组教学过程:分三模块进行,分别是疾病知识概述(PPT)(40 min)—病例讨论(10 min)—技能应用(25 min),最后进行5 min总结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疾病概述由教师主讲,通过PBL(问题导入)法渗透护理知识(如就临床表现提问护理诊断等),以形成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相互渗透,然后组织学生就典型病例展开分组讨论,并利用相关护理技能知识以及课堂所学知识对典型病例实施现场护理操作展示。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为例(图1)。

图1 慢性心力衰竭课堂实践结构图

1.3 评价标准 包括学生技能评价(表1)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2)

表1 学生课堂学习及技能评价(学生互评或教师测评)

表2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测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用SAS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3)

表3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s,分)

表3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s,分)

162 91.7±2.7 92.2±2.5对照组 168 69.6±6.4 79.9±4.0 P<0.01 <0.01组别 人数 技能评价 教学效果实验组

3 讨论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就《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而言,其教学过程并非简单等同于课堂上讲解内科护理实践操作的课堂教学情景;也并非课堂上案例分析的案例式教学情景;更不是纯粹的临床实习、见习的操作情景,而是在职业情景熏陶下,使学生既能自觉应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最终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多元整合的教学过程,实现的是理论与实践同步整合、专业护理与基础护理的技能整合,以及基础、人文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转化等内容整合。如图1所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实践涉及到病例分析时的课堂新知识应用;病人的体位、氧疗以及遵医嘱如何给药等以往所学的护理技能、药物学等知识的应用;解释病情、饮食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让患者配合治疗等护患沟通、人文技术以及如何进行病情观察和处理等判断和应变能力技术等应用。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综合能力除了专业护理硬技能外,还包括分析、判断、沟通、礼仪等软技能要求。因此,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将1/3~1/2时间用于学生课堂实践,以典型病例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通过在疾病概述中拓展出护理要点,在典型病例分析中实现知识的应用,并在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提高综合护理技能水平,以此形成完整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链,从而在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以及技能与技能的整合中,让学生真正能“动”在课堂、“乐”在课堂、“成”在课堂,并通过相互评价、过程完善等,从中体会真实的学习价值感和成就感。教师在其中起着教学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辅导者和评价者等作用,而学生则发挥学习者、参与者、探索者、实施者、发展者的角色作用。

[1]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6):16-21.

R471

A

1002-6975(2011)11-0982-03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09YB21)

袁俐(1964-),女,江苏南通,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2010-12-16)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学理实护理学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浅谈内科护理学课堂有效性教学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P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浅析内科护理学“创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