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纳 胡秀英 大黑绫子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部医疗科/老年科)
日本老年护理制度介绍
龙纳1胡秀英2大黑绫子2
(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干部医疗科/老年科)
日本护理 老年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被提上议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社会养老日益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应对老龄化照护需求的一个流行趋势。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很好地开展社会养老这一课题,因此,希望通过对日本国介护制度的介绍,帮助我们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策略,
以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1.1 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CNS;日语称专门护理师) 临床护理专家的要求是:本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必须大学研究院毕业),通过日本护理协会的考试,工作经验不予硬性要求,经过日本护理学会认定考试,也必须每5年考试一次,以签订其能否继续胜任专门护理师的工作。要求专门护理师提供卓越的护理,要有很独立的护理实践能力,能够从容护理复杂病案。共有10个领域:肿瘤护理、精神健康护理、社区护理、老人护理、儿童护理、妇产科护理、慢性疾病护理、急重症护理、感染控制护理、家庭支持护理。
1.2 专科护士(Certified Nurse,CN;日语称认定护理师) 专科护士的要求是:必须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且在本专业(领域)工作3年以上,定期参加培训(培训费用基本上由自己承担)。为了防止知识能力的下降,每5年必须重新考试,以利于知识更新。认定护理师有三种职责:护理实践者(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护士指导者、护士咨询者。专科护士工作领域有19项:急救护理,皮肤、排泄的护理,重症监护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肿瘤化疗疗法的护理,疼痛的护理,访问护理,感染管理,糖尿病的护理,不孕症的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透析护理,手术护理,乳腺癌护理,吞咽障碍的护理,小儿急救护理,痴呆患者的护理,脑卒中的护理,肿瘤放射疗法的护理。
1.3 生活护理员(日语称为介护士) 根据日本《社会福利士和介护福利士法》对介护士的定义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帮助因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而难以正常起居者入浴、排泄、进食等,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1]。介护士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之间的,接受过专业理论、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部门。介护士等级分为6级,依据ADL和需要帮助的时间分为“需要支援”、“需要介护1~5级”。需要介护的级别与需要帮助的时间和内容成正比,级别越高,需要帮助的时间越长、帮助的内容越多[2]。
2.1 日间照顾中心(或日间照顾服务站) 主要针对需要日间康复训练,需要照顾其日常生活,如不能吃饭或独自吃饭但是不需要入院的65岁以上(日本界定)老年人群。例如,一独居老人,周围无邻居,服务站的工作者白天派人去接,负责配送饮食、辅助运动,晚上待其家人回来之后,再送过去。一个服务站一般只有一个护士,主要负责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护士只处理专业护理问题,其他交付予其他人处理。
2.2 养老院(日语又称特别养护之家) 主要接收痴呆老人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一般建立在服务站的旁边,由护士、介护师、福祉士组成。例如,80张床位的养老院,由2~3名护士、30~40名介护师、5~10名福祉士组成。其中,护士主要从事专业护理工作,介护士的工作内容相当于护工,但是不能被叫做护工,福祉士则来往于服务站和养老院之间并负责其中的协调工作。如果介护师想成为福祉士,则可参加每年一度的考试(非国家举办),合格后,再进行相应的3个月或6个月的培训,即可从事福祉士的工作。
2.3 老年福利中心 它隶属于地域行政部门,由政府负责管理,主要提供福利设施(如轮椅)、健康教育、保健服务(如免费测量血压)等。福利中心一般由保健师负责。保健师的要求:护士考试合格后,去学校学习1年,参加国家保健师的考试。主要工作职责:健康检查、家庭访视、服务站内老年人的工作安排、随访、家属指导等。
2.4 老年公寓(Care House) 可以自理生活,但是需要观察。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后者价格昂贵、舒适、方便。
日本的老龄化率呈区域性分布,往往越小的医院其区域化程度越高,有的可高达30%,但其配置设施很全面。同时,其周边会拥有很多服务设施,如老人之家、日间照护中心等,只有在遇到问题时,这些老人才被送至医院,而且其医护配置比例悬殊很大。医生往往很少,在医院几乎看不到医生的身影,护士比例相对很高。以日本德岛县一容纳110张床位的小医院为例,该医院仅有6名医生,其中内科3名、外科3名,而内、外科护士均有25名,手术室、外来病室等还有25名,共75名。其外科床位为50张,包括脑外科、整形外科等。其中,1/3的患者存在步行可能,2/3借助必要。对于重症者、术后患者24 h持续点滴。内科床位为50张,包括内科、感染科,其中,3~4人有步行可能,其他则基本上卧床不起,需要24 h持续照顾。各病房分为:师长(护士长)、副师长、若干主任(骨干护士/护理组长)、组员。每个病房有若干护理团队(护理兴趣小组),一个护理小组配有组长1名,主管整体质控;副组长1名,协助组长完成本组工作,其余为组员。每日午饭后举行交流会,主要讨论令其困难的事情,一般15 min。如果所讨论的问题不能解决,则由师长主持会议集中在一起主要讨论、解决小组内问题,另有其他如业务的改善、新人的培养方案、责任制护理等,每月开会一次。与中国不同的是,每个小组的例会均是护士参加,护士长不参加,全权由组长负责。根据小组承担的任务,病人人数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护理成员亦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组长保持不变。组长要求专业工作在3年以上,并为业务骨干成员。其主要职能是:接收医嘱、同医生一起查房、与医生共同执行基本的医疗操作(如换药)等。又因该院规模较小、任务不重,因此也会负责其成员分配、会议主持等工作。
日本护士会配备听诊器,执行护理任务之前会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如心率、呼吸音、肠鸣音等。护理计划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则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本人记录;记录的内容必须是本人观察、预测、实际测量的内容;不肯定的内容不能记录;按照护理计划做记录;参照SOAP的原则(即S—主诉、O—客观观察、A—评估、P—计划)。
另外,日本的医院规定,平均住院日的目标天数在19日之内,如果超过19日未出院者,需要多付费。
总之,老龄化现象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而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中极为普遍的现象,极为重要的课题。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超前,呈现未富先老的状态。计划生育的施行及现代人们视线的转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呈现“4、2、1”核心模式。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矛盾愈见突出。传统的由家庭照护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当代社会的需求。由于被护理对象往往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病人,“护理疲倦”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甚至可能引起家庭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针对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家庭不应当再充当主导者,老年人的护理必须由社会来承担,必须由专门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来执行。笔者希望通过有关日本国现有医院护理制度实情的介绍,为我们提供参考借鉴。
[1]刘珊,王静.日本介护福利士及其培训[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3):106-107.
[2]刘雪琴.日本老年介护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54-55.
Japanese nursing Geriatric nursing
R471
B
1002-6975(2011)11-1032-02
龙纳(1987-),女,山东滕州,硕士在读,护士,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胡秀英
2010-11-30)
·基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