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肝炎病毒感染者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2011-12-10 02:43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病毒性肝细胞肝炎

苏 畅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1],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可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少见[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某医院医治的肝炎病毒感染者60例作为肝病组,排除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胆道疾病。男28例,女32例;年龄22~48岁,平均 34.1岁;急性肝炎19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重型肝炎8例,肝炎后肝硬化l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年龄42~70岁。

1.2 生化检测方法

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于住院后次日抽取空腹不抗凝静脉血约5mL,检测肝功能及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健康体检者(排除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感染)在我院门诊统一抽取空腹不抗凝静脉血约5mL,检测肝功能。共进行 r-GT 、LDH 、ALT 、ALP 、AST 、TP 、ALB 、TBA 、TBIL 、DBIL等多项血液生化项目检测,其生化试剂均由北京中生公司提供,HGV检测试剂盒(ELISA法)和HGVRT-PCR检测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提供,其他肝炎免疫试剂均由广州中山公司提供[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相关资料处理,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剂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BA的升高幅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急性肝炎 、慢乙肝(轻 、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急性肝炎、慢乙肝重度、肝硬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例重型肝炎血清 TBA水平与 TBIL、AST、PT呈正相关,与 ALT及ALB则无相关性。肝病组肝炎免疫标志物检测除HGV、lgG为阳性外,其余都为阴性,HBV、DNA检测均阴性,r-GT 、LDH 、ALT 、ALP 、AST 、TP、TBA 、ALB 、TBIL 、DBIL改变明显。19例急性肝炎 ALT明显升高,AST/ALT小于1。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酶升高、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60例健康者HBeAg、Pre-S1Ag、HBV-DNA 结果均为阴性。

3 讨论

本研究资料显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测定血清 TBA与测定ALT、AST的意义相同。随着患者肝细胞损害的好转,血清中TBA的水平也逐渐恢复,与AIT、AST等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TBA除受肝内淤胆、梗阻的影响外,受多菌种多部位感染的影响较少,受血制品使用的影响亦较少。故检测TBA比TBIL、PT更能彰显肝脏的损害程度。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做普通肝功能检查的同时,增加TBA的检测对判断急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损害程度、病情及其预后更有意义[4]。总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生化检测对指导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酶(ALT,曾称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ALT在肝细胞损伤时释放入血流,血清ALT升高,对肝病诊断的特异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5],因其他脏器中ALT含量比AST低得多。急性肝炎时ALT明显升高,AST/ALT常小于1,黄疸出现后,ALT开始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时ALT轻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AST/ALT常大于1。比值越高,则预后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损及肝细胞线粒体,预后较佳。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不断酶升高、胆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曾称为谷草转氨酶GO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为肝、骨骼肌、肾、胰。在肝脏,AST8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仅20%在胞浆。在肝病时血清AST升高,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病变持久且较严重时,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流,其值可明显升高。急性肝炎时如果AST持续在高水平,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他脏器细胞受损时,AST亦升高,应予以鉴别,以免此类疾病被肝炎症状所掩盖。

目前病毒性肝炎尚无可靠而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病毒性肝炎患者常用的保肝方法有以下几种:忌贪杯、营养均衡、饮食要洁净、慎用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论是中药或是西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且药物要在肝脏内分解代谢,用药不当会加重肝脏负担。

[1]魏有仁,孙先高,蔡湄.血清总胆汁酸的酶法测定及其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3,16(1):11-15.

[2]程峰清,李铎,蔡敏.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1998,18(2):92-95.

[3]夏邦世,沈忠海,马红松,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及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575-576.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12(8):324-329.

[5]黄学忠,吴祥,黄秀琴.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组S区编码产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2):33-34.

猜你喜欢
病毒性肝细胞肝炎
《世界肝炎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