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门诊护理人员在防控医院感染工作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2011-12-10 04:47:58山东理工大学医院山东省淄博市255049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9期
关键词:门诊消毒护理人员

李 红 山东理工大学医院,山东省淄博市 255049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感染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住者以及探视者。社区门诊是基层医疗、卫生及防疫机构,是患有各种疾病患者最先就诊、治疗及护理的公共场所。传染源相对集中,患者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或医疗护理用物间接传染给其他患者。患者之间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也会造成患者之间相互传染。另外,大量抗生素应用使机体防御屏障人为破坏,致使抗病能力降低,引起感染。多种侵入性诊疗,如手术、换药、留置导尿等、所用器械、物品消毒不严格,亦可造成再次感染。再有,感染性废弃物品处理不当,可提高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加感染机会。护理人员承担大量的临床日常工作,因此,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1 对医院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均应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考核

医院感染学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近几年发展迅速,备受各大医院的重视。但基层的社区门诊,因条件有限,护理人员工作忙碌,对医院感染的重视不足,故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对有关法规、制度、标准掌握不够。护士长应向护士宣讲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组织大家共同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与隔离》等理论知识,定期进行考核。对新上岗护士、进修生、实习生应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课程,进行培训学习,使其增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门诊卫生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在工作中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容易引起自身感染及交叉感染,需加强培训学习,工作中更要严格管理、检查和督促[1]。

2 严格执行门诊预检、分诊制度,重视对患者的宣教

门诊正确分诊、导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及时导诊到指定的隔离诊室诊治。导诊护士利用候诊和诊疗过程,对患者及家属陪员进行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讲解。加强科普宣传,根据不同疾病在不同季节流行的特点,制作展板和发放传单,宣传预防保健、消毒隔离等科普知识,使来诊患者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传染病的简易消毒隔离方法,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有效预防各类医院感染的发生。

3 重视“洗手”,规范洗手方法

护理工作直接与患者密切、频繁接触,不论是测体温、量血压还是各种注射,均需通过双手来完成。若无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对洗手认识不足,不严格落实洗手指征,洗手方法不规范,易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链,给患者健康带来威胁。WHO提出了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2],即: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环境后,应用六步洗手法,采用流动水清洗双手,15s/次,连续3遍。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擦手毛巾应每天消毒,改掉在工作服上擦手的不良习惯。护理人员不留长指甲,上班时间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以便于洗手或手消毒,每月进行手的细菌监测,保证洗手效果。

4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重视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及观察室引起医院感染的控制

规范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室内坚持每天2次清扫,操作台面每天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非治疗用物不准进入治疗室,一切用物定位存放,使用后的碗、盘定期消毒灭菌。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液体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h不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h不使用。积极使用小包装,现用现启。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更换容器时不可将剩余碘伏和酒精装回更换后的容器内。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照射时间1h,注意灯管使用时间及累积时间以实际照射时间为准,按要求定期测定紫外线的强度,强度不够及时更换。

树立无菌观念,特别是加药、续瓶时一定要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工作。加强双向防护,既要防护疾病从患者传染给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染给患者。医护人员如有感染性疾病时,绝不可进行需要保持无菌的诊疗操作。护士在治疗工作中接触大量的抗生素,应熟悉各类抗生素的药理特点和应用原则。正确执行医嘱,注意给药时间、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并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观察室应保持清洁,每天通风换气,每周进行空气消毒1次,地面每天集中湿式清扫2次,床头橱、窗台每天用1∶80的84消毒液擦拭,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患者床单、被罩、枕套每周更换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污染被服先消毒处理,再集中送洗衣房清洗。清扫的拖把、抹布用后均需消毒,标记清楚,悬挂放置。安置患者遵循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的原则。对传染病房必须醒目标明隔离区,工作人员进入时衣帽整洁,穿隔离衣,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严格探视、陪护制度,控制人员的流动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5 重视医疗器械及各种敷料的消毒灭菌

各种敷料、手术包、穿刺针、换药筒均用高压蒸汽灭菌,每周1次,每锅放化学试纸条检测,保证灭菌效果。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内窥镜均选用2%戊二醛浸泡灭菌,每周更换1次。对使用中的体温表、血压计袖带、压舌板、止血带严格消毒,治疗车与护理车分开使用。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接口,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瓶中应用灭菌水。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再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6 按要求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时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

护理人员是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主要使用者、处置者。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上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漏气。使用时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用,做好登记记录,及时反馈厂家。医疗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还是传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的重要途径。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应消毒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针头部分放入锐器盒,连同用过的或污染过的敷料、棉签、棉球、使用过的玻璃安瓿等医用垃圾,装于黄色专用塑料袋中集中存放,由专人送往指定地点,集中焚烧。设专用登记本,每天对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

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护理人员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执行者。让我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提倡“慎独”精神,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应对预防,消除各种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

[1] 黄婷,陈爽.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7):132.

[2] 丁国英,封子秀,刘思新.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05.

猜你喜欢
门诊消毒护理人员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11-25 14:45:02
门诊支付之变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02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消毒攻略大派送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8:08
消毒,大头有话说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