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内科CCU,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在临床上对高血压护理,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周到的护理,使其保持最佳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院2010年5月-2011年3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7例,年龄为41~82岁,其中男72例,女35例。
2.1 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与饮食有直接关系,所以,饮食要合理。
2.1.1 低盐低脂饮食。正常人每天摄取盐为5g,建议高血压患者摄入盐量为1.5~3.0g/d;限制能量的摄入,以植物脂肪为主;增加豆类、蔬菜、水果、牛奶等含钾、镁、钙等较高的食物,有降压作用;控制体质量,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少于300ng,并适当进食大蒜、香菇、木耳、海带等降脂食物,尽量不进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劝其戒烟酒。教会患者掌握调节适度运动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练气功等[1]。
2.1.2 饮食有节律。做到一日三餐饮食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
2.1.3 科学饮水。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其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2.2 环境的调节 来自环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通过人体相应的感受传入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心理变化。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刺激[2]。实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胜过药物的作用,环境和自身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产生良好的效果。
2.3 戒烟限酒 (1)吸烟可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吸烟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已被公认,包括高血压。(2)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过度饮酒与高血压是相关的。大多数数据表明,饮酒量的多少与血压水平呈正性线相关。因此,限制饮酒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
2.4 情绪的调节 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血压的变化,当患者情绪上受到刺激,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降低。降压药物是通过药物途径干预体内调节机制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擅自停药或减量,不仅损害心脑肾等器官,亦会使治疗强度增加。在护理中注意调整其思想情绪,要给予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以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患者报告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2.5 心理护理与药物指导
2.5.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为其提供健康资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使其能主动接受治疗。对患者如亲人般诚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并维护他们的自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患者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解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2 药物指导。患者入院时对药物依赖性较重,认为某种药物对他不起作用或认为疗效不佳,则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将认为某种药物有明显疗效,则会点名要求服用。患者的这种对药物依赖心理有时可提高药物疗效,甚至使某些本无治疗性的药物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稳定情绪,解除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是至关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是一种长期的、漫长的过程,有些患者对治疗方案难以坚持,影响疗效,这就要求护士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打破对治疗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时服药的三个误区[3]。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消除焦虑、恐惧、依赖等心理障碍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限盐和控制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措施,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平稳调整,自我控制活动量,保持良好的心绪,因心理干预有助于高血压治疗,有利于维持患者的心理平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状况,增强其药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1] 李洁琼,李亚茹,伍宏艳.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2):9.
[2] 陈爱萍,褚德发,王小勇,等.住院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60.
[3]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