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产清查为契机 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2011-12-08 03:36王凤
会计之友 2011年3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管理对策固定资产

王凤

【摘要】 公办高校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产清查,可以全盘摸清高校家底,为国有资产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建立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高校应该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保证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正常进行,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 管理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资产的总量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公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国有资产数量一直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以江苏为例,2006年全省高等教育固定资产总额为540.80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总值为347.24亿元,专用设备总值为114.23亿元。2001—2006年,有45所高校新增校园土地面积约11万亩,新增校舍面积

2 640万平方米。据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度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数据》统计,2006年完成高校基本建设投资72亿元,施、竣工面积分别达700万平方米、350万平方米,其中省属高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0亿元,施、竣工面积分别达400万平方米、230万平方米,全省17所高校22个老校区完成了置换工作,置换土地2369.19亩,置换金额30.45亿元。

(二)形成资产所需资金借贷资本占主要部分

高校基本建设所需大量的资金,远非国家财政拨款所能解决,高校大多采用银行贷款来弥补资金缺口。《中国产经新闻报》2011年7月13日报道,据审计署披露,到2010年底,全国一共有1 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地方性债务,金额近2 635亿元。高校的属性决定了高校贷款只能以信用贷款和学费权抵押贷款的方式进行,不能以资产抵押的方式进行,因贷款而产生的风险最终也将由国家来承担。这些借贷资本形成的资产如何管理和使用并发挥出效益,对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高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资产的范围和形式复杂化

产学研相结合,使得近几年高校产业、科技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此类园区的建设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与社会经济的高度融合,也使得高校资产的范围、内容以及存在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变得复杂。这一现状,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高校自身的微观层面,对高校资产产权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涵义

高校作为国有事业单位,它所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均属于国有资产。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性质,高校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从价值量上讲,固定资产是高校资产存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到2002年底,江苏省省属高校的资产已达180.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就达118.9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66%,部分高校甚至高达75%。

三、高校固定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问题

固定资产资产清查是整个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一个基础环节,是对资产管理工作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监督,是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资产清查,可以全面摸清“家底”和真实反映各类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查找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管理“真空”和“漏洞”。

(一)机构分散,多头管理,职责不清

固定资产管理是对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的一系列活动。很多高校没有专设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教学设备由实验室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行政设备和各类用房由总务部门管理,各类图书由图书馆管理,各个学院还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而属于独立核算的后勤部门不仅要管理后勤购置的资产,还要管理学校委托给后勤的各类资产,资产经营公司也管理一部分经营性资产。多头管理的结果,从表面上看,相关部门都在管理资产,但遇到实际问题,相互扯皮、互相推诿,职责不清。

(二)日常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远不如货币资产管理的严格和规范。一方面新资产的大量购进;另一方面旧资产的随意处置,新旧资产交叉使用,使本来就不清的资产更加混乱,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成为一句空话。

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不及时进行台账的核对工作,对应该报废、报损处理的资产不及时报废,办理核销手续,长期挂账;获赠的价值昂贵的艺术品、纪念品没有原始凭据而无法办理入账手续,导致形成大量账外资产;房屋、建筑物竣工后,验收、决算和交付手续严重滞后,有实无账。

高校固定资产庞大的数据带来的只是一种表面的繁荣,掩盖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给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三)重采购、轻管理,资产的管理过程缺乏有机的协调

长期以来,国家对高校的投资都是无偿的,不提折旧,不计盈亏,也不实行投资效益的考核,造成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意识比较淡薄,重购置、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基本不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同时,高校资产购置以部门为主,资产名义上属学校所有,实际上是使用部门所有,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学院、每个实验室从部门的利益出发,追求“小而全”,缺乏整体、统筹的规划和必要的论证程序,部门之间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重复购置、重复建设。更有甚者,学校的资源成为小集体或个人赚钱的工具。

(四)资产管理队伍、管理水平、手段不能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

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资产管理的水平。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人手少,工作量大,疲于应付日常的一般管理工作,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国有资产管理要求;高校固定资产主要使用部门,没有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办公室秘书兼任,由于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导致管理的连续性很差,不要说利用计算机对本部门的资产进行动态管理了,就连最基本的台账都没有。

(五)对经营性资产、产业园、科技园资产管理缺乏规范管理

高校将闲置资产对社会开展有偿服务,但是,高校在将非经营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时,缺乏风险意识,未按国家有关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程序办理资产变更、评估等手续,对已转为经营性的资产未进行产权界定,产权归属不清,对这部分资产管理不严,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属经营性资产,分归不同的部门管理,资源整合、统筹管理问题有待解决。

四、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从资产形成、使用到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以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浪费与流失。

(二)坚持资产(价值)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质是资金管理,而资产的价值表现形式就是资金,资产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财务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思考,通过强化资产管理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预算资金是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高校资产的购置、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预算管理具有两个最基本职能,一是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二是成本控制。要规范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绩效预算”,加强资产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资产重复购置的目的,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高校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在学校。财政部门对高校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高校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五、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

高校要在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加大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创造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氛围。克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观念,建立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组成的三级资产分级授权管理体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校资管理的宏观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国有资产管理处,专门管理学校的资产,赋予其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权威性,使其具有覆盖全校资产管理的职责和权利,成为学校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学校的资产使用部门应自觉地接受国有资产管理处的业务指导。

(二)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高校资产的管理应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固定资产管理为重点,以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通过资产清查,做好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工作。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开管理,让不同的资产隶属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处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学校和各经济活动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活动

高校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对资产从需求、购置、验收、使用、调拨、处置、清查、交接、档案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高校资产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以堵塞资产流失的漏洞。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应当坚持谨慎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实力,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并经过专家组的评估和可行性论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而不能由个别领导拍板决定,防止投资决策失误。

建立资产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奖惩制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项措施,并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下去。相关主管部门以此考核学校主管领导,学校领导考核资产管理部门主要领导,资产管理部门再对资产使用部门、使用人进行考核。

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在资产采购、使用、处置过程中的检查、监督职能,构筑一道防止腐败和违法违纪行为的防线。

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资产清查、盘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四)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

学校资产管理应尽快利用校园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相关部门监管,全校信息共享。开发适用于校园网使用的资产管理软件,使其能涵盖学校资产全部内容、具有完整的账务体系、具有相关职能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的审核、查询功能,实现一项业务可由多个部门进行监管。因此,需要在全面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建立学校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构建资产从购置到处置的规范性操作程序,对资产进行实时监管,从而杜绝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任务重、责任大,因此高校应把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列入学校的整体规划,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国有资产队伍,不仅要对其专业知识、管理技能进行培训,还要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意识,达到一种把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变成自我要求,进而形成一种习惯,最终达到一种素质的“内化管理”境界。

【参考文献】

[1] 赵炳起.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创新[J].教育评论,2004(5).

[2]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事业统计快报[Z].2006.

[4] 何志勤.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邱坤荣.试论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与启示[EB/OL].http://www.jsgjxh.cn.2011-02-10.

[6] 高校因何深陷负债困局[EB/OL].http://www.sina.com.2011-07-13.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管理对策固定资产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