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莹,陈晓敏,许丽娜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64)
病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思考与运用
张秋莹,陈晓敏,许丽娜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64)
目的 比较病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有何不同。方法 随机抽取 2009级临床专业 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 2种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表明病例教学法 (实验组)较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更能受到多数学生的青睐,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实验组平均分和主观题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病例教学;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所谓病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真实的病例或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指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对病例中的患者进行模拟诊断,鉴别诊断,提出防治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1]。针对病理生理学的课程特点,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病例教学模式引入进来,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疾病相联系的思维品质,又掌握了隐含于病例背后教材上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训练和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的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1 以病例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章节内容讲解前,教师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和相关问题提前几天发给学生,要求同学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在正式讲授新理论内容时,首先向同学展示病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通过病例导入教学内容[2]。比如在讲授 D IC一章内容的开始导入一个病例:女,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妊娠 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10.64/6.65 kPa,脉搏 95次 /min、细数;尿少。RBC:2.7×1012·L-1,外周血剪裂体细胞;血小板85 ×109·L-1,纤维蛋白原 1.78 g·L-1;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尿 RBC(++)。请对该女子所患疾病得出诊断,试分析该病例 D IC的证据、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和分期。此病例非常全面,并且囊括了本章所有的重点问题,很适合学生在课前预习,为课上的进一步分析与讲解打好基础。
1.2 以病例展开讲解 许多实习学生反馈意见说,医生们分析病案,探讨诊断、鉴别诊断和拟定治疗原则时,很多情况下都用到了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但他们在学病理生理学时却不得要领,这是由于灌输式教学,理论与实际脱节,实践机会不够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时穿插病例分析。也可根据疾病演变过程的不同环节插入相对应的病例,最终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3 以病例进行课外复习 阶段性课外展开病例讨论,目的是巩固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系统化的复习,因此所选病例应以学过的章节为基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从多个角度涉及所学知识。例如在讨论一例 2岁半婴儿腹泻病例时,通过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等资料的分析,可以和所学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等基本病理过程及急性肾衰的知识联系,再设计出相应的题,以达到阶段性复习的目的。
1.4 以病例进行考核 病例考核通常为在期末与实验考核同时进行,试题类型为综合应用的病例分析题,共 20套,涉及各个章节内容,无重复。每位同学在考试时任选一套试题作答,考试形式为口试,学生先作出初步诊断,然后由主考老师引导其做出鉴别诊断、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治疗方案等。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计入实验分内。通过病例分析实测,能够让同学们事先体验当医生的情景,同时提高了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 问卷调查 发放病例式教学法学生评估调查表 390份,回收 386份 ,结果如表 1。
表 1 病例式教学法学生评估调查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 (79.8%)认为病例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多数学生 (60.4%)认为病例教学法有利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大于60%的学生认为病例教学能提高自身的思考,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但尚有部分学生 (<40%)认为该教学法受病例,课堂教学时间限制,同时学习程度低的学生还是比较倾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2.2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从表 2可以看出,实验班(2009临床四班)平均成绩和反映综合分析,思考归纳能力的主观题平均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班 (2009临床三班)(见表 2)。
表 2 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整个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3]。以学生为主的病例分析教学,紧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仔细揣摩病例,认真思考相关问题,翻阅资料,分组讨论,统一讲解等环节,最终解决问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这种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盲目接受知识转为有目的的主动探索知识,显示了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 2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反映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观题,实验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病例教学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问卷调查也显示,病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有明显优势:①病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意识。②病例分析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病例分析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④病例分析法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学生提供典型病例,不仅需要教师去临床寻找或通过各种途径去查阅相关资料,而且需要教师去合理地筛选或编排。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病例教学法尚存在不完善之处,病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现有的医学知识基础,三年制专科临床专业仅学习了一部分基础课知识,尚未涉及临床课程的学习。因此,病例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在真实病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简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以方便学生学习。
[1] 郭 莉,刘丽华.病案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2007,22(11);985.
[2] 贾 彦,金 莉,邓志会,等.病理生理学病例教学法的探讨与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57-58.
[3] 胡巢凤.病例讨论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3):240-242.
[4] 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27(3):4-7.
R 36
B
1008-9276(2011)03-0362-02
2010-10-25
张秋莹 (1979-),女,郑州市人,硕士,助理讲师,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校:蔡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