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德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
重庆得名原始
周文德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
重庆因何得名?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重庆”得名于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顺庆府和绍庆府“二庆”之间,故谓之“重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宋光宗在同一年的时间内先封王,后称帝,取“双重喜庆”之义,故将其潜藩之地恭州升格为重庆府。“二庆之间”说只满足了空间坐标,却有悖于时间坐标,与史实不符。“双重喜庆”说既符合历史事实,是宋代潜藩升府制度的必然,又与潜藩升府的地名命名方式和类型相一致。取名“重庆”,满足了皇帝的心理需求,彰显了宋人给府命名时选用汉字的极端偏好。
地名;重庆;双重喜庆;二庆之间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正月,皇三子赵惇封为恭王,二月,即以藩王受孝宗内禅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光宗。是年,赵惇已43岁,从24岁封太子以来也有19年了。当太子19年后的同一年内,相隔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先被封王,旋即登上帝位,自然是“双重喜庆”,于是将他的潜藩之地恭州升格为府,并改恭州名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有800多年。
南宋基本沿袭北宋建制。仍设路、府、州。重庆辖境主要属夔州路。
元代,全国划分为十一个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96年),设立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省治成都,重庆地区归其管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在重庆路置四川南道宣慰司,辖重庆、夔州两路、绍庆府(治今彭水)、怀德府(治今酉阳)。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四川省治由成都移治重庆,因军政供给困难,两年后复还成都。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率领农民军入川,占领重庆。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明玉珍正式称帝,国号大夏,都重庆,辖有今湖北宜昌以西、云南昆明以东、陕西汉中以南、贵州遵义以北地区。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二次作为首都,直至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持续了九年。
明代,设四川行中书省,省下设府,成为省、府、州、县四级制或府、州、县三级制,其区划和布局对清代影响甚大,有的沿用至今。重庆府(府治今渝中区)领三州、十七县。即:合州(今合川区)、涪州(今涪陵区)、忠州(今忠县)、巴县、江津县、璧山县、永川县、荣昌县、大足县、綦江县、南川县、长寿县、黔江县、铜梁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彭水县、安居县(治今铜梁县安居镇)、定远县(治今四川省武胜县)。夔州府(府治今奉节县)领有十县:奉节县、巫山县、云阳县、万县、开县、梁山县(今梁平县)、大昌县(治今巫山县大昌镇)、大宁县(今巫溪县)、新宁县(今四川省开江县)、建始县(今湖北省建始县)。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四川省重庆府,领一厅、二州、十一县。即江北厅(公元1758年由巴县分出),合州、涪州,巴县、江津县、长寿县、永川县、荣昌县、綦江县、南川县、铜梁县、大足县、璧山县、定远县(今武胜)。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于府、厅、州、县之上,增设道,置川东道(治今渝中区)。川东道辖三府、二州、一厅。三府:重庆府、夔州府、绥定府;二直隶州:忠州、酉阳州;一厅:石砫厅。另,太平厅(辖有城口营)。这一建制,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其中,重庆府领涪州、合州、江北厅、巴县、江津县、长寿县、綦江县、南川县、永川县、荣昌县、大足县、铜梁县、壁山县,定远县(今四川省武胜县)。夔州府领奉节县、巫山县、大宁县、云阳县、万县、开县。忠州领有忠州、丰都县、梁山县、垫江县。酉阳州领有酉阳州、黔江县、彭水县、秀山县。加上石柱厅及太平厅所辖城口营等。明清之际的重庆、夔州两府及附近的州厅的近三十个厅县,基本上构成了今日重庆直辖市区县一级的雏形。
民国时期,重庆地区仍属四川省,境内设有三十个左右的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正式成立重庆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市,并定重庆为战时首都。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三次作为国都。1939年,改重庆为直辖市。1940年,重庆市定为“陪都”。建国初,重庆为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驻地,属西南行政委员会直辖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重庆市改为四川省地级市,川东地区另设有万县、涪陵、酉阳、永川等地区。1983年,将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实行市辖县制。1997年3月,又将万县、涪陵、黔江等地市划入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面积8.24万平方千米,直辖时人口3002万,现下设40个行政区、县(自治县)。
重庆最早的名称叫“巴”。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数千年来,朝代更迭,行政区划不断变动,行政级别也多有变化,历代王朝在此设置的行政机构有郡、州、路、县、道、府等。
西周初年周武王“以其宗姬封于巴”,把同宗姬姓分封到巴地,所以称为巴国。秦灭巴国,派张仪在江州筑城,置巴郡。在以后的朝代中,巴郡数易其名,有江州、荆州、巴州、楚州、垫江县、巴县、渝州、恭州等称谓,最后定格在“重庆”这一称谓上,直到今天。
重庆因何得名?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重庆”得名于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顺庆府和绍庆府“二庆”之间,故谓之“重庆”。另一种观点则如前所述,认为宋光宗在同一年的时间内先封王,后称帝,取“双重喜庆”之义,故将其潜藩之地恭州升成重庆府。
第一种观点是从地理位置角度说的。重庆得名仅仅因为重庆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顺庆府”和“绍庆府”二“庆”之间,所以叫“重庆府”。顺庆、重庆、绍庆,这“三庆”都是在宋代由州升格为府的。顺庆府府治在今四川省南充市,绍庆府府治在今重庆市彭水县。从地理位置来看,重庆府正好地处顺庆府与绍庆府的中间位置。顺庆府与重庆府之间夹着合州(今合川区),绍庆府与重庆府之间夹着涪州(今涪陵区)。形成“三府夹两州”的地理格局。最早提出这一“地处位置”观的是明代学者曹学佺,他在《蜀中广记》卷五十三《郡县古今通释》里是这样说的:
重庆府:周,巴子国。秦,使张仪灭巴,立巴郡,遂城江州。二汉因之。献帝时,巴分为三,江州实永宁郡理。梁改楚州,以地邻乎楚也。隋改渝州,以江受渝水也。唐,天宝之南平郡。宋,崇宁之恭州,又因而屡改矣。后以光宗潜邸,始升府,名重庆。重庆者,以介乎顺绍二庆之间也。[1](卷五十三)
曹学佺认为,光宗即帝位后,将其潜邸恭州升格为府,取名重庆,是因介于顺绍二庆之间。这就是“二庆之间”说的肇端。
此后的志书,多承袭曹氏之说。如:
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常明、杨芳灿等纂修的《四川通志》里作如下说明:
淳熙十五年升为重庆府。是岁光宗即位,州为潜藩故升。以其地界绍庆顺庆之间,故名。[2](卷二)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巴县知县王尔鉴主持纂修《巴县志》,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完成刊印,在介绍重庆的沿革时说:
崇宁元年以诛赵谂后,改其乡里渝州为恭州。淳熙十五年以潜藩故升为重庆府。地在顺庆绍庆之间,故名重庆,领县三:巴、津、壁山。[3](卷一·沿革)
有明清学者持这一观点,这种说法长期以来都是史志的主流观点,民国时期的官方也认可这一说法,1936年,重庆市政府编印的《重庆市一览》对“二庆之间”说因袭不改。
“二庆之间”说在民国时期甚为流行。由乐山人杨世才主编、出版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重庆指南》卷一《总纲》中,开篇即作如此介绍:
重庆属禹贡梁州之域,当天文井鬼星分野处,为巴古国及巴郡之故邑,以地在顺庆绍庆之间,因名重庆。[4](卷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杨世才又编辑出版了《重庆指南十周年特刊》,在卷一的《总纲》中仍然持上述观点,与1939年印制的《重庆指南》唯一不同的是,《重庆指南十周年特刊》印刷时把“绍庆”误作“肇庆”。[5](卷一)
其实,“二庆之间”说是站不住脚的,稍加考证,就能发现,这种说法只满足了空间坐标,却有悖于时间坐标。如果重庆得名于地处顺庆、绍庆二庆之间,那么,重庆的得名时间就一定晚于顺、绍二庆的得名时间。而事实却与此相反。据元代脱脱等撰《宋史·地理志》载,顺庆府原名果州,是宋理宗的初潜之地,于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升府,名顺庆府。绍庆府原名黔州,于宋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升府,名绍庆府。[6](卷十九)而恭州升为重庆府在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比顺庆、绍庆二庆升府要早30多年。重庆府得名的时候,顺庆、绍庆这两个府的名称还没有产生。很显然,“二庆之间”说与历史事实不符,重庆的得名与顺庆、绍庆无关。
第二种观点则是从人事角度说的。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正月,皇三子赵惇封为恭王,二月,即以藩王受孝宗内禅登上帝位,这就是宋光宗。是年,赵惇已43岁,从24岁封太子以来也有19年了。当太子19年后的同一年内,相隔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赵惇先被封王,不久即帝位,自然是“双重喜庆”,于是将他的潜藩之地恭州升格为府,并改恭州名为重庆府。这就是重庆得名于“双重喜庆”说的由来。
府是从唐代开始才有的建制,唐代初设的府非常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城市。五代因袭唐制,府的数量有所增加,宋代,府的数量急剧增加。宋代府的数量急增的原因是潜藩升府制度。所以,恭州升府不是个别现象,是宋代潜藩升府制度下的理所当然,府名重庆也反映了这一制度。宋代300年间,一共有18位皇帝,每一位皇帝即位以前都有封地即潜藩,即位以后潜藩都要升府。纪昀等任总纂的《软定历代职官表·知府直隶州知州·宋》:“隋以前未有府之名,其以京郡名府者自唐始,五代复因而增之。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而府之名遂众。”[7](卷五十三)单在当年的四川境内,潜藩升府的就不少。如蜀州在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以高宗潜藩升为崇庆府,即今崇州市;剑州在孝宗隆兴三年(公元1165年)以孝宗潜藩升为隆庆府,即今剑阁县;嘉州在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以宁宗潜藩升为嘉定府,即今乐山市;忠州在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以度宗潜藩升为咸淳府,即今忠县。两宋大量升州为府,据统计,北宋、南宋各升26州为府。[8]
翻检《宋史》,宋代18位皇帝,每位皇帝都将自己的潜藩升格为府,并为府起新名。不妨将《宋史·地理志》中18个府的记载情况照录如下:
重庆府,下,本恭州,巴郡,军事。旧为渝州。崇宁元年,改恭州,后以高宗潜藩,升为府。
德庆府,望。本康州,晋康郡,军事。开宝五年,废州及悦城、晋康、都城并入端溪,以隶端州,寻复为州。大观四年,升为望郡。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为府。
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大观元年,为大都督府,又升为帅府。旧领广南西路兵马钤辖,兼本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
隆兴府,本洪州,都督府,豫章郡,镇南军节度。旧领江南西路兵马钤辖。绍兴三年,以淮西屯兵听江西节制,兼宣抚舒、蕲、光、黄、安、复州,寻罢。四年,止称安抚、制置使。八年,复兼安抚、制置大使。隆兴三年,以孝宗潜藩,升为府。
常德府,本鼎州,武陵郡,常德军节度。乾德二年,降为团练。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今名。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元丰三年,废白砖、黄石二砦。政和七年,升为军。建炎四年,升鼎、澧州镇抚使。绍兴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抚使,治鼎州,领鼎、澧、辰、沅、靖州;三十二年,罢。乾道元年,以孝宗潜藩,升府。
宁国府,本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乾道二年,以孝宗潜邸,升为府。
崇庆府,紧,本蜀州,唐安郡,军事。绍兴十四年,以高宗潜藩,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
隆庆府,本剑州,上,普安郡,军事。乾德五年,废永归县。隆兴二年,以孝宗潜邸。升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升府。
庆元府,本明州,奉化郡,建隆元年,升奉国军节度。本上州,大观元年,升为望。绍兴初,置沿海制置使。八年,以浙东安抚使兼制司;十一年,罢;隆兴元年,复置。淳熙元年,魏惠宪王自宣州移镇,置长史、司马。绍熙五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
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德庆军节度。本团练州。建隆元年,升为防御。政和五年,赐军额。建炎间,置舒、蕲镇抚使。绍兴三年,舒、黄、蕲三州仍听江南西路安抚司节制。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府。
英德府,下,本英州,军事。宣和二年,赐郡名曰真阳。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
嘉定府,上,本嘉州,犍为郡,军事。乾德四年,废绥山、罗目、玉津三县。庆元二年,以宁宗潜邸,升府。
同庆府,中下,同谷郡,军事。本成州,隶秦凤路,绍兴十四年来属。宝庆元年,以理宗潜邸,升同庆府。
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军事。大观九年,升为望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府。
顺庆府,中,本果州,南充郡,团练。宝庆三年,以理宗初潜之地,升府,隶剑南东路。
咸淳府,下,本忠州,南宾郡,军事。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
瑞安府,本温州,永嘉郡,太平兴国三年,降为军事。政和七年,升应道军节度。建炎三年,罢军额。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
庆远府,下。本宜州,龙水郡,庆远军节度。旧军事州。景祐三年,废崖山县。宣和元年,赐军额。河池县,不详何年并省。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庆远府。[6](地理志)
我们将这18个潜藩所升的新命名的府名、升府前的原本名及升府时间、潜藩皇帝、命名情况,列表如下:
新府名 原名 升府时间 潜藩皇帝 命名情况重庆府 恭州 崇宁元年(1102)高宗 另取新名德庆府 康州 绍兴元年(1131)高宗 另取新名
静江府 桂州 绍兴三年(1133)高宗 另取新名隆兴府 洪州 隆兴三年(1165)孝宗 以皇帝的年号命名常德府 鼎州 乾道元年(1165)孝宗 另取新名宁国府 宣州 乾道二年(1167)孝宗 另取新名崇庆府 蜀州 淳熙四年(1177)高宗 另取新名隆庆府 剑州 绍熙元年(1190)孝宗 另取新名庆元府 明州 绍熙五年(1194)宁宗 另取新名安庆府 舒州 庆元元年(1195)宁宗 另取新名英德府 英州 庆元元年(1195)宁宗 原名基础上取新名嘉定府 嘉州 庆元二年(1196)宁宗 原名基础上取新名同庆府 成州 宝庆元年(1225)理宗 另取新名宝庆府 邵州 宝庆元年(1225)理宗 以皇帝的年号命名顺庆府 果州 宝庆三年(1227)理宗 另取新名咸淳府 忠州 咸淳元年(1265)度宗 以皇帝的年号命名瑞安府 温州 咸淳元年(1265)度宗 另取新名庆远府 宜州 咸淳元年(1265)度宗 另取新名
由上表可见,潜藩升府后,没有一个是直接沿用旧名作府名的,都要为府重新命名。命名方式有三种类型:
一是以原州名为基础,在原州名的专名字上添加一个字组成双字名,旧州名在新府名上留下了历史印迹。这种方式命名的有2个府:
英州——英德府 嘉州——嘉定府
二是以皇帝的年号命名。这种方式命名的有3个府:
忠州——咸淳府 洪州——隆兴府 邵州——宝庆府。
三是重新另起新名,新的府名与皇帝年号、原有州名没有联系。这种情况最多,在18个府中就有13个,占总数的72%:
恭州——重庆府 蜀州——崇庆府 果州——顺庆府
剑州——隆庆府 成州——同庆府 明州——庆元府
温州——瑞安府 舒州——安庆府 宣州——宁国府
鼎州——常德府 康州——德庆府 桂州——静江府
宜州——庆远府
“重庆府”的命名方式,属于上列第三种类型。
将18个原有州名与新的府名对照后,我们不难发现州名与府名在命名方式上的不同。
州名命名方式:X+通名(州)
府名命名方式:XY+通名(府)
州名由两个音节组成,即单字专名加通名“州”,原州名都是双字地名;府名由三个音节组成,即双字专名加通名“府”,所有新的府名都是三字地名。由二字地名变为三字地名,如此整齐划一,这绝对不是偶然的。
就专名而言,占绝大多数的州名与府名基本上没什么字形或语义上的联系。如:
恭——重庆 蜀——崇庆 果——顺庆
剑——隆庆 成——同庆 明——庆元
温——瑞安 舒——安庆 宣——宁国
鼎——常德 康——德庆 桂——静江
宜——庆远
如上所列,我们看不出“恭”与“重庆”、“蜀”与“崇庆”、“果”与“顺庆”等在字形或语义上有什么联系。这只能说明,在命名新府时,命名者主观上没有想到要与原州名保持某种联系。这似乎有着某种象征意义,皇帝登基,也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模式开始了。在任何意义上,皇帝都与潜藩生活有天壤之别。潜藩是新皇帝最贴近的过去,也是皇帝在京都之外所呆的最后一处人生驿站。为潜藩命名自然不可敷衍了事。给潜藩命名一定要经过左右权衡,深思熟虑后,择取嘉名美号,以彰王者之志。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不能断言‘重庆’作为地名的字面内涵……无论是‘双重喜庆’也好,还是‘二庆之间’也好,重庆得名的说法都和人们喜欢望文生义的习惯有关”[9]。笔者不这么认为。
通过对以上十八个府名的分析,自然就会明白,“重庆”的得名,只是宋代潜藩升府的若干个府名中具有普遍性的一个。其实,每个府名的得名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每个府名都寄托着官员、学者与帝王的意志。比如,镇江府的升格和命名就很有代表性。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八月丁丑(29日),润州升格为镇江府。其升府和命名的过程是这样的:润州的时任知州上书朝廷,奏请皇上将润州升格为府。知州的奏章中借潜藩升府的惯例,阐明了润州升府的必要。潜藩升府是上崇国体,下慰民心,皆大欢喜的大事情。“政和三年,知润州林虡奏:陛下以平江、镇江两镇节度使出阁,望依平江府例,改为府额。是时乞升府表,其略云:‘铁瓮名城,朱方要地。疆连江左,吴王之封略犹存;壤接淮南,艺祖之跸声犹在。山川气旺,人物英多。发为濬哲之祥,基作肇兴之迹。’又曰:‘皇帝陛下,钦命尧德,文命禹功。方遵养于潜宫,尝启封于巨镇。发挥德意,宣布训辞。念阻见于吏民,特申扬于忠孝。龙蟠凤翥,判然妙笔之华;玉振金声,锵若仁言之厚。稚艾欢呼者千里,都邑歌颂者十年。皆言正始于旧都,由此入膺于大统,苴茅胙土。伏惟明诏俯颁,嘉音肇赐,以上崇于国体,以下慰于民心。’八月丁丑,诏曰:‘联承祖宗令德休绪,坐明堂而朝万宇,尺地一民,悉有悉臣。眷惟丹阳,在国南服,粤自绍圣,初建我家,若稽累朝,以潜邸之旧藩,建大府之美号,凡所以侈受命之丕基,为邦人之显庆也。肆联御极以来,所宜谘故实以孚明命者,或未遑焉,斯岂联志哉!聿新府名,用诏万世。可升润州为镇江府。”[10](卷一)
在宋徽宗的诏令中,明确指出潜蕃升府,是“以潜邸之旧藩,建大府之美号”。潜藩的旧名称要被新的“大府之美号”所取代。而新取的府名,除了“为邦人之显庆”外,还要能彰显“朕志”,其目的就是要“聿新府名,用诏万世”。不难察见,给潜藩所升的新府命名,是一件非常庄重严肃的事情,替代“旧藩”的新府名,一定得有个“美号”。新府的“美号”名称是如何诞生的,其间一定有颇多讲究,一定集中了不少官宦学者的智慧,最后由皇帝钦命。当朝皇帝至少希冀寄寓着“朕志”的新府名,能够“用诏万世”。
潜藩升府的地名命名方式和类型有如上特点,在用字方面也颇有讲究,特点非常鲜明。18个新的府名中,含“庆”字的府名最多,有10个,占了总数的56%。其次是“德”字,用了3次。再次是“安”、“隆”,各用了2次。其余的字都只用了1次。从选用的汉字看来,用“庆”的次数远远超过选用其他汉字的次数。这表明,宋人给府命名时选用汉字时有着极端的偏好。这个偏好就是喜欢用“庆”字。庆字既有喜庆、吉庆、庆贺义,也有庆幸义。当朝皇帝能在明争暗斗的若干皇子中胜出,登上帝位,实属不易,既值得庆贺,也是极其庆幸的事情。每一个皇帝即位以前都有潜藩,即位以后,潜藩必然升府。给由潜藩所升的府命名,对皇帝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随随便便起个名字了事,而是经过百般斟酌,反复推敲命名的。将“潜邸之旧藩”升格为府,进而“建大府之美号”,以显“朕志”:聿新府名,用诏万世!
如此看来,重庆得名于“双重喜庆”既符合历史事实,是宋代潜藩升府制度的必然,又与潜藩升府的地名命名方式和类型相一致。取名“重庆”,满足了皇帝的心路历程,彰显了宋人给府命名时选用汉字的极端偏好。取名“重庆”,经过了左右权衡,深思熟虑,最终择取嘉名美号,以彰王者之志。
[1] (明)曹学佺.蜀中广记[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清)常明,等.四川通志[Z].巴蜀书社,1984.
[3] (清)王尔鉴.巴县志[Z].乾隆二十五年(1760).
[4] 杨世才.重庆指南[M].重庆书社,民国二十八年(1939).
[5] 杨世才.重庆指南十周年特刊[Z].民国三十六年(1947).
[6] (元)脱脱,等.宋史[M].中华书局,1977.
[7] (清)纪昀,等.历代职官表[Z].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 聂崇歧.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A].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79.
[9] 韩意,赵鼎.重庆得名详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0] (宋)卢宪.嘉定镇江志[Z].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On the Origin of the Name“Chongqing”
Zhou Wend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How was Chongqing named?There have always been two opinions.One opinion is that Chongqing was named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 place lying between the“Two Qings”of Shunqing prefecture and Shaoqing prefecture.Another opinion holds that the title of the ruler was conferred upon Song Guangzong,and then he proclaimed himself emperor in the same year,from which the meaning of“double celebration”was given.After that,Song Guangzong’s fief,Gongzhou was upgraded Chongqing prefecture.The opinion“between the two Qings”explaine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from the angle of space,but it neglected its time origin,which did not coincide with the historical fact.“Double celebration”opinion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 nam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that the upgrade from the fiefs to the prefectures in Song Dynasty,and it is coincident with the way to name geographic places and the types of naming geographic places upgrading from the fiefs to the prefectures.The name of Chongqing could meet the need of the emperor’s adventures of the mind,which reflected the extreme preference for the Chinese words to name the prefectures in Song dynasty.
placename;Chongqing;the origin of the name;double celebration;between the two Qings
G07
A
1673-0429(2011)03—0040—07
2011-04-20
周文德(1964—),男,四川达县人,四川外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
重庆市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重庆地名研究”(2006-YW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