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哲学初入中国的美学形式与内容意义

2011-12-08 22:34李跃红
关键词:理性主义诗化感性

李跃红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浪漫哲学初入中国的美学形式与内容意义

李跃红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德国浪漫哲学意义深远,但却长期不为汉语学界所了解。有人认为直至近几年有关论著的翻译出版,方才填补国内研究空白。事实上早在1980年代中期即有评述专著《诗化哲学》发表。该书论述了浪漫哲学批判理性主义,强调感性个体生命,主张审美主义,重视存在与价值,以及体验、想象、情感、直观等感性生命现象,还有对爱的关注等方面特质。

德国浪漫哲学;浪漫美学;《诗化哲学》;刘小枫

德国浪漫哲学被认为“属于公认具有永久现实意义的世界文化现象”[1](P1),但在中国学界却长期被忽略,“提到德国浪漫哲学,恐怕我国读者连这名字也很少听说”[1](P232),有学者认为直至2007年以后《德国浪漫哲学》等论著的翻译出版,方才 “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白。”[1](P封二)的确,相对于同时代的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浪漫哲学在中国久不为人所知。究其原因,从德国浪漫哲学本身而言,“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进行阵线分明的论战时,浪漫派们……他们从来也未能达到这三位思想界达到的哲学深度。他们所有的哲学试作,除少数例外,都不过是孤立的零散的随感,当然不能够取代系统的哲学科学。”即使在其“最驾轻就熟”的美学领地,“他们也远远逊色于谢林、黑格尔。”[1](P5)而从传播语境而言,作为现代中国思想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德国浪漫哲学持完全否定态度。马恩明确批判其反理性反逻辑的神秘主义,认为封建贵族式浪漫主义“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进程”[2](P492),沉迷幻想,回归宗教,吟唱情感,呼唤人性的实质,是不满现实,敌视进步。[1](P9-11)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德国浪漫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然而,“填补空白”等断语,又不无疏漏之处。因为早在1986年,即有刘小枫专著《诗化哲学》出版,这部著作全面评述了《德国浪漫哲学》。

《诗化哲学》不为《德国浪漫哲学》译者等所知晓或重视,不足为奇。首先,该书披着过于厚重的美学外衣。《诗化哲学》副标题为“德国浪漫美学传统”,尽管书中提示所谈为浪漫哲学: “本书论及的……是作为浪漫哲学化身的浪漫美学。”[3](P2)对此,作者后来在学术历程回顾中特意作了矫正说明, “由于‘专业’的限制……只好‘发明’‘浪漫美学’的提法,实际上并没有这种东西,只有浪漫主义哲学。”[5](P5)另外,所谓德国浪漫哲学,严格说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弗·施勒格尔、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荷尔德林等为代表的哲学派别。《诗话哲学》却据其内在特质并影响等,将其视作“一股强大的浪漫哲学思潮,并发展成为一种思想传统,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4](P6)《诗化哲学》认为浪漫哲学萌发于前驱帕斯卡尔和卢梭,受动于康德、席勒、费希特和谢林哲学,形成于“浪漫派诗哲”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和荷尔德林等人学说,并在施莱尔玛赫、辛克莱尔、诺尔格等人理论中得到张扬,在叔本华、尼采的意志论哲学中得到“极度推演”,经由狄尔泰和西美尔之后,又有里尔克、盖奥尔格、特拉克尔、黑塞等“新浪漫派哲理诗文的追问”,还有海德格尔哲学的传承,最后,“马尔库塞,阿多尔诺的新马克思主义又把它推向新的高峰。”[4](P10)这宽泛的上溯尤其是向下的延伸,无疑已远远超出“德国浪漫哲学”范畴。换言之,无论帕斯卡尔、卢梭以及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与阿多尔诺等,均非“浪漫主义”所能概括。

然而,这并不妨碍《诗化哲学》在德国浪漫哲学汉语译介和论述中的意义。首先,就美学性征而言,德国浪漫哲学无疑是富有艺术性美学性特征的,即使是背景、立场迥异的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这一点。以赛亚·伯林道:“浪漫主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较之它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要紧密的多……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浪漫主义运动不仅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运动,或一次艺术运动,而且是使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支配生活其他方面的运动,艺术君临一切的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本质。”[6](P3)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亦指出:“浪漫派们曾提出过艺术、科学和哲学三者密切结盟的要求。”[3](P1)它不啻汇集了一批诗人兼作家、画家并演员和音乐家等,而且其代表性哲学家同时也是诗人、作家,比如,荷尔德林被称为诗哲,弗·施莱格尔曾创作小说与悲剧,奥·施莱格尔同时从事美学、艺术理论和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诺瓦利斯同时也是诗人兼作家,里特尔、谢林也都钟情于诗歌。因此说,尽管没有正式的“德国浪漫美学”这一名词,但《诗化哲学》以此称呼德国浪漫哲学并不离谱。

另外,从浪漫主义的涵盖面来说,也有许多人认为德国浪漫哲学前后有许多哲学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如卡尔·波普就指出康德“更经常地被当成……浪漫主义派别的奠基人。”[7](P252)加比托娃在《德国浪漫哲学》一书中也认为,应当把德国浪漫哲学“看作是19世纪至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思想及理论来源之一。在克尔凯郭尔、 ‘生命哲学’以及当代存在主义那里,关于综合,即所谓‘整体性’、‘通用性’的思想终于找到了归宿,但其基础却不是唯理论-辩证法的存在与思维、主体与客体的同一,而是直觉主义和非理性主义。”[3](P229)的确,无论在德国浪漫哲学之前的帕斯卡尔等与之后的海德格尔等那里,都非浪漫主义所能涵盖,但却有着生命存在与直觉主义等共同因子。因而《诗化哲学》的上溯下延,并非毫无根据。

《诗化哲学》对德国浪漫哲学的评述主要有:

(一)批判理性主义。《诗化哲学》认为:理性主义“只是埋头为自然知识寻找智性的基础,却不问人生意义的灵性的根据”,“人生问题、价值论却被排除在其论域之外”,正是在这种“历史的沉沦中”,浪漫思潮 “应运而生”。[4](P4,5)“浪漫美学坚持要把抽象的体系哲学、认知主体的形而上学、准科学的哲学改造为关涉生命、生存、历史、命运、超越的富有活力的生命的哲学。”[4](P272)《诗化哲学》对所谓“德国浪漫美学传统”的评述,便是通过分析德国浪漫哲学,将其与曾经交织一处的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德国古典哲学剥离开来,对立起来,凸显并褒扬前者,剔出并贬抑后者。又通过对其认定的德国浪漫哲学来源并延展的诸家思想的论述 (启源者从帕斯卡尔到席勒,延续者从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经由海德格尔等到马尔库塞和阿多尔诺),表达自己的反理性主义观点。《诗化哲学》形成期间,正值存在主义风行校园之时。这一思潮无疑是作者关注和评述德国浪漫哲学的重要背景。再结合当时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文史哲主流,乃至更为久远的实用理性主义或者说实用经验主义传统,书中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无疑是耐人寻味的。那么,在作者眼中,德国浪漫哲学或者“德国浪漫美学传统”所强调的又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说,便是全书所环绕的核心立场——强调感性个体生命。

(二)强调感性个体生命。“浪漫派美学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人生的归依问题,人的价值问题。”[4](P50)这里所说的 “人”,乃是指个体性的生命存在。《诗化哲学》认为,德国浪漫哲学注重在有限中把握永恒,从而解决人生归依和人的价值问题,“感性个体的有限生命如何才能把握住永恒的生命意义上升到首要地位,并成为一条明线贯穿现代浪漫美学、浪漫哲学的始终。”[4](P6,101)浪漫哲学的旨趣始终在于,有限的生命究竟如何寻得超越?这与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通过偶然、个别把握必然、普遍截然不同。后者是认识论的理性主义的,而前者则是生存本体的,非理性所能诠释殆尽的。作者特别就生存本体与传统“自然存在论”不同进行了说明。所谓生存本体是指人的感性想象、激情、盼想、思念、回忆、爱怜等实践的感觉。人通过感觉去把握,通过感觉去超越。作者认为,两种本体的差异,连同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对立等等,一同构成并存一时的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哲学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二者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那么,德国浪漫哲学或者“浪漫美学传统”如何在有限中把握永恒呢?

(三)主张审美主义。大概因着“美学专业”牵制,并李泽厚推崇康德美学影响,《诗化哲学》将康德美学视为弥合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现象与本体的“浪漫美学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判断力本身在康德体系中也是连接二者的桥梁)。书中道:“康德已经指出,想象力才为追求超验域的理念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使不可见的存在的理念 (天堂、永恒、创世)实现于感性可见的具体之中。从而,艺术在死亡、爱情、宁静等有限的经验中显示出自由、灵魂、上帝等无限的超验性。”[4](P15-16)并认为,因着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暴力与流血等,使得浪漫派“不得不转向柏拉图的诗意般的理想世界,转向基督教的上帝之邦”,以致形成“生活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尖锐对立”,“这一矛盾在思辨的层次上则以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现象与本体的一系列尖锐对立的形态表现出来。浪漫美学为寻得这一系列的对立的统一,耗尽了全部精力。”[4](P13)作者也认识到德国古典哲学同样“在寻求普遍分裂的同一”,因而着意指出德国浪漫哲学与之不同之处,即“黑格尔突出的是古典哲学中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而浪漫哲学“突出的是个体的永恒超越”,“只有从同一性这一终极问题入手,并紧紧把握住有限与无限的同一这一关键点,才能把握住德国浪漫美学的精髓,才能透彻理解浪漫美学的源起在思想史上的意义。”[4](P14,15)那么,德国浪漫哲学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书中认为是透过艺术和审美来解决的,“人生问题、价值问题在德国浪漫哲学那里,最终以审美的中介来求得终极的解决,这是一条极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思路。”[4](P272)事实上,这种对审美主义的推崇,成为贯串全书的主线。但是,德国古典哲学不是也有试图以美学弥合康德二元对立的倾向么,比如谢林?于是,在剥离德国浪漫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过程中,《诗化哲学》着意突出感性的想象、直观、幻想、爱等等与个体生命直接关联的一系列特质。或者更准确说,在突出这一系列特质过程中,德国浪漫哲学与理性主义的德国古典哲学被剥离开来。在什么是德国浪漫哲学或“浪漫美学传统”心目中的美学是什么的问题上,《诗化哲学》集中体现了上述两个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一是否定理性主义;二是强调感性个体。以前者论,作者特别说明并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首先是将“自我”和“美”化为生发主客观世界的“实体”(《诗化哲学》常称为“存在”。显然不甚适宜。因为个体生命也是一种“存在”。这里表现出1980年代叙述西学的早期痕迹)。比如,费希特提出以“自我”消除康德的二元对立,曾经给德国浪漫哲学很大启迪,甚至被视为“浪漫派之父”。但是这个“自我”却最终成为衍化万物的抽象“实体”,与人的感性个体生命有天壤之别。费希特的这种“自我”的实体化,几乎将德国浪漫哲学引入歧途。与“实体化”相关联,德国古典哲学理性主义的另一表现是“体系化”,即通过某种预设的“绝对实体”推演出整个理论体系。比如谢林,虽然对“艺术”与“美”推崇到极点,但却是作为最终本体,并由此生发出整个哲学体系。《诗化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这种实体化体系化的美学大加挞伐,批评费希特将康德已区分开来的审美与认识混为一谈,“并把信仰的自我推演为一种理性的、思辨的认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自我”。与“实体化”否定相对应, 《诗化哲学》认为,“如果本体一词一定要标指一种实在的存在的东西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是指人的感性的诸感觉。……刹那中的永恒,时间中的超时间,都不过是感觉的一种超然发悟 (审美直观)。”[4](P51)

(四)注重存在论与价值论。反对理性主义,突出艺术美学,必然注重生命存在意义,并贬抑功利论和单纯强调认识论的观点。作者明确道,“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问题,当然本该是一个价值论的问题.……而且,也只有在价值论领域,永恒、不朽、天堂的概念才有意义。” “浪漫派诗哲的出发点是诗意的存在论,是价值论;……其目的是要为这世界找出一个意义,找出灵性可以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去利用世界。这种诗意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差异很值得注意。”[4](P46,47)

(五)注重感觉、想象、情感、体验、魔化意识、理智直观等感性生命现象。透过感性艺术和感性化美学解决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现象与本体等二元对立,必然注重想象、情感、爱、魔化意识、理智直观等感性生命表现。《诗化哲学》十分强调这些内容,藉此突出价值论,贬抑理性主义所强调的认识论。此类表述于书中俯拾即是,仅就“理智直观”书中道:“理智的直观不属于存在和思维的问题,而是属于价值论的问题。”[4](P47)在对“德国浪漫美学传统”的整体评述当中,凡是注重上述感性生命要素的,作者一律给予称赞,凡是有悖者,则一律予以否定。

《诗化哲学》中对爱强调说明,彰显了一个新的话题:“浪漫哲学十分强调爱的作用,爱,成为浪漫哲学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理论出发点。” “爱、想象、渴念、直观都是他们着重强调的。”[4](P8,47)作者认为,在德国浪漫哲学中,爱是具有本原性的,“浪漫派诗哲首先把爱设定为一种超个人的、宇宙论意义上的东西,设定为一种实体性的东西:……世界必须被理解为一个充溢着爱的原我的表现。因而,爱是世界精神的激发,是生成的目的因,是宇宙的终极因。”[4](P56-57)因着这种本原性,爱又是具有超越性的,“爱渴求某种无限的东西,它超逾出生命的可见的一面,进入我们称之为死的不可见的那一面:……对有限生命来说,只有爱能够给他永恒的自由,给予他无限的意义……正是这以死去担当的爱,以整个生命的奉献去给予的爱,才使人超越了时间。”[4](P205)在说明爱的超越性同时,实际上也就确认了爱的个体性和情感性,因为,如果没有个体,也就无所谓超越。书中道:“爱当然属于人的情感,但把它作为一种宇宙论意义上的实体抛出去,就无异于否弃了情感……爱只能保持在感性个体的心中,保持在人们的回忆、思念和盼想之中……离开了这样一些同样是情感性的感觉,爱又焉在呢?情感性的东西只能由情感来把持,而所谓无限的超越,所谓永恒和不朽,也只有在回忆、思念、盼想等情感中实现。”[4](P62-63)

但是,感性个体同时又是具有肉体欲望的。作者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指出:“感性个体的情感因素如席勒所看到的,仍然带有更多自然的粗糙的成分。也如弗洛伊德所看到的,情感中,感性个体的爱之中,潜抑着许多情结,不澄化这些情结,粗糙的情欲不具有形式,由此带来的意志的狂肆同样可悲,也是十分可怕的。”作者的结论是: “永恒的爱,超时间的爱,只存在于想象之中。”[4](P63)在此,作者又将爱与审美挂上了钩,爱由此又具有了理想性。正是基于这一点,作者将审美看得高于伦理。书中论证道:“伦理的法则远比审美的法则受到更多的经验的、意识形态的、社会习俗的制约”,因此“伦理的人仍是社会的人”,伦理的爱是“义务的爱”,“显出的仅是人格的伟大,而不是人格的自由”。惟有“审美的爱是性灵直抒的至纯至粹的爱”,“审美状态才是真正的自由境界”,但是前者又是走向后者的“绝对中介”。作者明确道,“所以,我一再要强调,自然人的生成,必然应是从伦理的人到审美的人。”[4](P270)《诗化哲学》所凸显的爱,具有本原性、超越性、个体性、情感性、理想性、纯粹性等特征,这与书中强调感性个体生命,主张审美主义,关注存在价值,注重情感想象等观点是一致的。

由上可见,德国浪漫哲学精神实质在1980年代即已真切传入中国,并对中国思想学术走向发生作用。或是为反对理性主义,强调个体生命的新兴潮流扬波激浪;或是成为后来新的思想支脉的潜在铺垫。不论研究当代中西思想交流或是中国当代思想走向,德国浪漫哲学的初入,都是值得重视的学术事件。

[1][俄]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俄]加比托娃.中文版序 [A].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刘小枫.诗化哲学 [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5]刘小枫.修订本前言.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8.

[7]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布鲁斯·米尔恩.认识基督教教义 [M].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2.

Abstract:German romantic philosophy has great significance but only a few Chinese scholars have shown interest in it.Some Chinese scholars have wrongly concluded that only the recent translation of German romantic philosophy has filled this academic vacuum.In fact,Liu Xiaofeng’s Poetic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the 1980s has rich implications of German romantic philosophy,which include the criticism of rationalism,the emphasis on individual life,existence,value,experience,imagination,emotion,perception as well as love.

Key words:German romantic philosophy;romantic aesthetics;Poetic Philosophy;Liu Xiaofeng

(责任编辑 丁立平)

The Early Aesthetic Form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German Romantic Philosophy in China

LI Yue-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031,China)

B83

A

1672-867X(2011)02-0144-04

2010-02-01

李跃红 (1959-),男 (纳西族),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诗化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麦克尤恩小说《爱无可忍》的电影改编
论政治哲学对确定性的追求
理性主义视角下的庭审中心之辨
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
论梁遇春散文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想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