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云,简玉繁
(兰坪县农业局中排农技站,云南 兰坪 671404)
滇屯502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与个旧市种子公司合作于1982年选育出的中早熟籼稻软米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8~175 d,含蛋白质10.6%、赖氨酸0.34%。平均株高100 cm,穗长28 cm,穗粒数102.4粒,穗实粒数85~92粒,结实率90%,千粒重29~32 g。
滇屯502是部优级籼稻品种,米质好,产量高,米饭蒸煮后香气诱人,口感极佳,冷饭不回生,适合大众消费。适宜在海拔1000~1600 m籼粳交错地区种植,适应性强,抗病性好,高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稻谷出米率70%以上,在常规栽培下每公顷产量为7200~7800 kg,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每公顷产量可达8700~9750 kg。
2.1.1 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1~2 d后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回潮7~10 d,提高其含水量,使种子细胞得以修复以利发芽。浸种时用清水淘洗,把杂质捞除,用0.3%多菌灵或1∶100石灰水浸种24~36 h,使种子充分吸水,捞出后用清水洗净再催芽。在浸种过程中每天要轻微淘洗,并换水3次,即早、中、晚各1次。
2.1.2 催芽炼苗
用透气性好的容器催芽。催芽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变化,每天至少用手试探温度2次,最适宜的催芽温度为30~35℃,最高不能超过40℃,否则会烧芽。播种前将种子放在室内摊开降温至20~25℃,使种子得到锻炼,增强种子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1.3 播种
待谷芽长至0.2 cm时即可播种。旱育秧露白为播种的适宜期。
应根据播种期、插秧期的早迟、前后作物收获期和安全齐穗期选择育秧方式。一般可采用薄膜湿润育秧和旱育秧技术。早播田育秧期间温度较低,最好采用保温育秧的方式。
2.2.1 薄膜湿润育秧
一般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肥力好的田块作秧田,播种前1星期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的人畜粪15 t、磷肥225 kg作底肥,秧田一定要做到泥、肥混匀耙平。然后开沟做厢,厢面要平整,无杂草、无脚窝,厢面宽为1.2 m,厢长不宜超过15 m。待秧床耙平后即可播种,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撒播芽种65~75 g,撒播时落籽要均匀,并用大棒轻拍谷种,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芽种撒播完后,将备好的细土与过筛腐熟农家肥充分混合均匀,对苗床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为1~2 cm,以不露谷为宜。覆土不能过浅,过浅容易使种芽失水,出现烧苗,降低出苗率;过深则出苗不整齐,秧苗顶土能力差,不利培育壮秧。
秧苗期肥水管理应坚持“睛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的原则。要保持秧床湿润,移栽前5~10 d灌透水,便于起苗移栽。肥料管理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并根据地块的肥力情况确定施肥量。起苗移栽前追施送嫁肥,防止移栽后脱肥,返青慢,不利于有效分蘖的形成。
2.2.2 旱育秧
应选择土壤肥力好、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育秧前1星期施足底肥,按耕地-施肥-碎土-平墒的程序,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的农家肥3~5 kg、普钙0.15~0.2 kg作底肥。底肥施好后,深翻2~3次,使其耕层内土肥混合均匀。随地势开沟理墒,苗床四周开深30 cm的围沟,以利排水,墒与墒之间以沟代埂。一般高埂墒的埂应高于墒面5 cm,墒面宽1.2~1.4 m,埂宽0.4~0.5 m。待苗床平整耙细后,墒面四周的沟内放水浸泡,使墒面自然吸透水,底水饱和后,耙平墒面上的小坑塘即可播种,芽种85%露白时是最佳播种时期。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种 50~70 g,播完后用木板轻轻镇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覆盖一层备好的细肥土,覆土深度以不见谷粒为宜。待覆土完成后盖好地膜,可采用平铺和搭小拱棚2种方式。
苗期水肥管理:秧田开裂,明显出现缺水症状时浇灌1次透水;观察早晚秧苗心叶是否有水珠,是否出现叶片卷曲现象,如叶片卷曲干枯,必须浇灌1次透水,浇灌方法是自然吸透,不能大水漫灌。一般从育苗到移栽需要浇水2~3次。施肥应根据苗情而定。薄膜育秧必须控制好膜内温度,播种至齐苗期膜内温度以30~35℃为宜,膜内温度超过35℃时应两头揭膜通风降温,避免烧苗,每天下午3~4时盖好膜。齐苗至1.5叶期逐渐揭膜通风炼苗,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膜内温度保持在25℃,5时后盖好膜。2~2.5叶期全揭膜。
土壤耕作上要3犁3耙,每公顷大田深施腐熟农家肥15~22.5 t、普钙450 kg、尿素225 kg、硫酸钾37.5~75 kg。栽插时田面要保持薄水,秧苗插入土层1.5~3 cm。
单行或双行条栽。缩小株距,放宽行距,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群体与个体协调,既有足够的基本苗,又能利用边际优势。根据滇屯502的分蘖力和土壤肥力,常用的株行距分别为12 cm×23 cm和13 cm×23 cm,每公顷插秧42~52.5万丛,最高茎蘖数420~495万,有效穗270~330万穗。
应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原则。有机肥具有肥源广、养分齐全、肥效持久等优点,施用有机肥具有改土培肥、增产增收、净化环境的综合效益,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时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每公顷追施三元复合肥525 kg、尿素300 kg、硫酸钾25 kg,分3~4次施用。
稻田水分管理应根据土壤结构、饱和水状况以及水稻各生育期生理、生态需水规律,因地、因时、因苗确定适宜的灌溉方法,采取灌排并重,干湿交替的方法。
4.2.1 水稻移栽至分蘖始期
灌浅水(1~2 cm),养根保苗,促其返青,早生快发。
4.2.2 有效分蘖期
这是决定水稻成穗率高低的关键时期,应灌浅水(2~3 cm),以保持土壤持水量80%左右,为其提供有利的土壤生态环境。
4.2.3 分蘖末期
是水稻一生中耐干旱时期,以土壤持水量60%~75%为宜。灌溉时应延长灌水间隔时间;叶龄指数为80%~90%时适时适度晒田,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控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提高叶片碳氮比,使其根系发达下扎,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各器官协调生长,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增强抗逆力,提高成穗率。
4.2.4 孕穗至开花结实期
是决定水稻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应实施“浅、湿、干”交替灌溉,孕穗期灌10~12 cm水层,后期晒田1~2次,保持土壤持水量50%~80%,使土壤通气良好,改善植株光合条件,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粒,提高结实率。
4.3.1 中耕除草
一般在水稻活棵后7~14 d进行化学出草,也可结合追肥进行人工除草2~3次。
4.3.2 病虫害防治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等方法,使各项防治措施配套实施,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禁止使用国家农业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如含有机氯的农药六六六、DDT等;含有机磷的农药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稻瘟净等;高残留农药赛力散、杀虫脒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1]姜心禄,李涛,池忠志,等.超级稻II优602密度与穗肥运筹对产量和功能叶N素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 (6):1643~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