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泰达医院急诊内科(300457) 陈建萍
降钙素原(PCT)是由 11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它的分子量约为 13 000,是降钙素的前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是由甲状腺产生的,在发生全身性感染切除甲状腺的情况下,PCT主要是来源于甲状腺之外的器官。脓毒症是指由微生物入侵机体感染后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进一步发展后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它是 ICU中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出现脓毒症时,PCT的水平将会出现升高的现象。因此,PCT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标志物,它能够诊断出脓毒症及其严重的程度,降钙素原在脓毒症中的角色日益备受关注。本文将从临床的角度来分析 PCT在早期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07~2009年期间本院的脓毒症病例 90例,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的患者 50例,对照组40例。在 90例患者中,男 44例,女 46例,平均年龄(63.3±19.6)岁。
1.2 检测方法 降钙素原采用了酶联荧光法(ELFA),将免疫分析三明治法以及荧光检测法结合使用。将固相容器(SPR)用作移液管装置,并提前准备好试剂封闭在试剂条里,检测步骤都将在这个装置中自动进行。将样品放到具有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 PCT的孔里,使此复合物在 SPR容器中进出数次,此种操作将会使抗原同抗体紧密结合在 SPR的内壁形成一个三明治结构。未结合的成分将被清除,连续执行两个检测步骤。在每步中,4-甲基伞磷酸盐将会在 SPR中循环进出。碱性磷酸酶将催化水解 4-甲基伞磷酸盐成为 4-甲基伞形酮,此物质将被激发产生荧光,能够在 450nm波长处来测定其荧光的强度,并且荧光的强度同样品中抗原的浓度成正比关系。等到检测结束时,可根据机器的两个校准荧光阶段点将结果自动计算并打印出来。
1.3 试剂盒组成 SPR;单克隆大鼠抗 PCT抗体;碱性磷酸酶;TRJSNaCl Tween吐温缓冲液;底物:二乙醇胺(碱化剂)、4-甲基伞磷酸盐、钠光叠氮化物。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数据是以均数士标准差,或者中位数以及四分位数间距 M(JQ)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先进行 1-K-S正态性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时采用的是 LSD法,而偏态分布所采用的是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之间的数据正态采用的是 t检验,偏态采用的是 Mann-Whitney U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的是 X2检验。所得数据由 SPSS16.O和 Medcalc11.3统计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90例患者,在 28天内生存的 72例,死亡的 18例,病死率为 20%,在第 1天的 APACHEII评分是(15.8±8.0)分。病种的分布情况是,在脓毒症组50例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 28例,尿路感染 5例,下呼吸道且尿路两部位感染 4例,化脓性脑膜炎 2例,胰腺炎 2例,肠道感染 2例,血行感染 2例,肠穿孔且弥漫性腹膜炎 2例,皮肤软组织感染 2例,肝脓肿 1例,而其中发生脓毒性休克 8例,死亡 7例;在对照组 40例中,冠心病合并心衰 15例,低血糖昏迷6例,COPD5例,肿瘤患者 5例,营养不良 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例,高血压脑病 3例。脓毒症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脓毒症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组的 APACHE11评分和 SOFA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1)。除此之外,在 50例脓毒症患者中,其血、尿、便、痰以及胸腹水培养,其中 18例患者病原学无阳性发现,占 36%;G-菌为11例 ,占 22%;G+菌为 3例 ,占 6%;真菌为 3例,占6%。复数菌(包括真菌、G-菌、G+菌)感染为 15例,占 30%。G-菌、G+菌的 PC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细菌和真菌的 PC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在近 20年的时间内,脓毒症的病原学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19世纪 80年代中期时,脓毒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G-菌,但是却出现了逐渐被 G+菌所取代的趋势。目前,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脓毒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大约占脓毒症病原学的 5%,而且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较高,现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对于诊断脓毒症方面,PC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Pierre Emmanuel Charles等人[1]所做的实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当 PCT的水平达到了 2ng/mL时,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了脓毒症,进行抗生素的治疗便刻不容缓。当 PCT达到了 16ng/mL时,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 G-菌感染,这时应该给予能够覆盖 G-菌窄谱强有力的抗生素,从而能够减少由于抗生素广面覆盖,而造成的二重感染和医疗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比较了 11例G-菌和 3例 G+菌以及 13例细菌和 3例真菌的PCT水平,都没有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由于研究例数较少,误差的偏移将会较大,我们应该持谨慎态度。我们知道 PCT是由 TNF-α及 IL-1诱导而产生的,两者都是细胞因子瀑布的上游细胞因子。在以往的众多研究中发现,G-菌的 LPS可以诱发出细胞因子网络;但是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引发出细胞因子瀑布。然而从这个角度来探讨 G-菌和 G+菌感染时的 PCT水平有无差异,将有待于进一步的动物试验以及临床观察。
通过本研究发现,对于早期脓毒症的诊断,PC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诊断灵敏性。当机体受到细菌的感染后,PCT的水平在 2~4小时后开始升高,在 8~24小时后便能够达到高峰,这种状态将会持续数天或者数周。由于 PCT具有独特的动力学特征,将其应用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任成山.脓毒症的发病机制[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
[2] 刘晓蓉.脓毒症凝血机制及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
[3] 胡如雪.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价值[J].江西医学检验,20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