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价值

2011-12-07 09:53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科学体育

袁 雷

(吉林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体育科学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价值

袁 雷

(吉林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必然要求我国的体育工作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体育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和谐社会是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因此体育科学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价值,又具体表现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两个基本维度。

体育;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人;经济社会

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要求,从而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要求的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在体育领域的贯彻,而体育科学发展所形成的效用价值又决不限于体育部门本身,它必将对包括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内的和谐社会构建发挥出独特而日益重要的作用。

1 体育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的本质联系。对于体育工作者来说,推进体育自身的科学发展和以体育的科学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我们应自觉承担起的时代课题。

体育的科学发展,是指我国体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克服片面追求奖牌、记录等物化指标的功利主义思想,克服由历史所形成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协调的缺陷,变体育外延式增长为内涵式增长,以人的健康幸福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体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若单纯偏重于体能、成绩等物化层面而忽视人文理性,那么体育将把人异化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角斗工具”[2]。所以,体育科学发展应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我们在后北京奥运时代提出“体育科学发展”的课题,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体育传统经验的总结、对过时做法的扬弃和对国际发展大势的自为把握。因此,体育的科学发展既要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根本指导,又要充分挖掘吸收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和新中国体育60余年发展的宝贵经验,还要紧追国际体育发展前沿,汲取诸体育强国体育市场化、职业化、法制化、运动员培养方式科学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体育的科学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课题中应有之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当代社会中的体育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体育从属于文化建设领域,因此体育的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不仅如此,由于体育这项独特实践活动的观赏性、体验性、科学性、交互性、契约性、开放性、群众性、感染力都非常突出,所以它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同样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体育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通过体育发展的科学化来纠正以往的非科学化,消解体育活动中所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而消解其对于整个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中国体育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甚至顽疾,例如:传统举国体制与职业化改革之间实际存在着的摩擦和冲突;运动员人身权益、文化教育与社会保障的长期欠缺;青少年体质水平和运动兴趣的不断下降;全运会的运作失范失真、“内定牌数”现象成为公开的秘密;竞技体育的假球、黑哨、赌球、京骂、兴奋剂、群殴、师徒财产纠纷等问题屡见不鲜;国际赛事中金牌数量虽然增加但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强,正如刘鹏同志所指出的,中国在国际体坛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体育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群众体育仍然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性薄弱环节和“短板”;等等。参照国际经验我们认为,我国体育领域这些问题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观念落后、体制僵化、法制缺乏等本国因素却是最为本质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将是一个标本兼治的系统工程,即体育科学发展工程。体育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既是整个社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特殊反映,又因为体育影响的广泛性而对于社会和谐、尤其是人们的公平正义心理预期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害。所以,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加强体育发展的科学化以促进社会和谐,将是一项长期而影响深远的任务,体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2 体育科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科学发展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价值,从最宏观的视野来看,表现为其对于构成社会的两个基本维度——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构成社会的活生生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由具体的人来谋划和实施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又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客体化,是人的活动得以展开的历史空间。人与经济社会之间就是这样一种既内在统一、又相互独立的关系。由此,体育科学发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大价值,首先就表现为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

2.1体育科学发展是增强全民身心素质的重要基石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之一是“人文奥运”,这既是对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的宗旨的弘扬,又是对我国体育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的彰显。具体来说,强调体育科学发展是增强全民身心素质的重要基石,直接针对的是我国竞技体育较为发达、但群众体育相对落后的现实,因而发挥前者的龙头作用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就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体育是人们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最基本的方式,体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的身体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体育作为高强度的身体实践过程,对人的意志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需要个体不断克服身心的疲劳甚至痛苦来完成一定程序的动作,从而特别有利于精神素质的锻炼;我国体育精神的精髓——中华体育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3],是强化我国公民精神素质的宝贵财富。但从全体公民的宏大视野来看,目前我国体育人口相对于人口基数来说依然偏低,并且体育人口的统计本身也过于宽泛。我国国民整体体质的不良,是体育发展尤其是群众体育发展不科学的结果。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反映出中国成年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营养过剩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仅凭直观体验就已经感受到了国民身体素质的恶化趋势,比如一些传统“老年病”的发病不断年轻化,由于工作方式的“白领化”而导致的颈椎腰椎疾病日益普遍,肥胖率和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等等,这些无不与人们缺乏体育锻炼有着直接关系。当群众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时,就会形成一种负面文化——视体育对自身生活可有可无的思想定式,结果把健康希望寄托在医院、保健品和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养生学”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广大群众锻炼身体的热情渐趋高涨,但这又使本已短缺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更加供不应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确认识和不断深化体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为基础,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各地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在城镇居民密集地区兴建一批符合当地群众锻炼习惯、大容量、坚固耐用、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公益性运动场地,安装配套的体育设施并加强管理。只有这样,通过举国体制而取得的奥运成绩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社会效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才能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总之,在后奥运时代“变体育大国为体育强国”的使命任务面前,我们必须把竞技体育发展的成果及时转化为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强调体育科学发展对国民身心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

2.2体育科学发展是增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平台

体育的科学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的身心健康素质,而且特别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马克思有句名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所以,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本身就是人的发展的内在组成部分。科学发展条件下的体育作为一项特殊实践,既是把不同的人群以“共事”的方式联系起来的纽带,又是以“同感”的方式增进彼此友谊的桥梁。NBA的一句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无兄弟,不篮球。”体育是人们自觉地向自身和对手的身体能力进行挑战的一种实践方式,它能有效地杜绝与健康相背离的丑恶现象,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信任、包容,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不可否认,一些情况下的灰色运作也会使体育活动出现不公正结果,但只要强化体能的本质不变,体育便有机会正本清源,成为文明社会的范型、模板。以2010年中国男篮在主场与巴西队发生严重暴力冲突为例,这一事件既是我们的竞技秩序失范的典型表现,同时又是我们得以把脉失范原因的清晰症候,它因为暴露了潜藏的顽疾而愈加发人深省,从而为我们对症下药、整顿体育秩序打开了突破口。只要开展体育活动,就必然要强调平等竞争,任何社会都将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或速或缓地走向民主。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由顾拜旦所创建的现代奥运已经被历史经验证明是推动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的经验来看,举办2008年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热情支持,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的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乃是本单位凝聚军心、加强团结的成熟常规做法。反过来说,只有努力克服以往体育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不科学因素,才能引导人际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从根本上出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无法以公正的渠道解决。黑哨、假球、兴奋剂等竞技场上的不正当行径正是人际关系失范的缩影;对不正当竞争的惩罚、遏制和赛事秩序整治,也正是社会普适正义透过体育部门的显现,观众从体育秩序整顿中所感受到的实质是普遍规范的力量,这种全民性的正义诉求和正义崇尚,无疑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深层文化酵母。围绕体育而展开的公益活动则是把体育精神催生为社会公德的介质,比如奥运志愿者本着“我为人人,实现自我”的精神追求,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体验到的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倡导的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勤于学习的社会风气,从而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深入人心。[5]这种精神辐射无疑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大因素。

2.3体育科学发展是培养青少年强健体魄和独立人格的文化先导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之所系,所以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别表现为培养青少年强健体魄和独立人格的文化先导功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行为习惯以其所面对的既有环境为先验条件,要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就必须向其提供一个优良的体育氛围。“科学”发展是对“不科学”的反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要求,直接体现为对学校体育的加强和“体教结合”战略的实施。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我国发展体育的基础性任务,而目前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部所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国6-22岁学生的运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较比上世纪有所下降,近视率和肥胖率不断攀升,身高体重较比过去明显增长的同时,身体素质却不及既往。与体质下降相对应的是独生子女适应社会、与他人合作能力的明显欠缺。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意志问题,要求我们在发展竞技体育(精英体育)的同时,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国家应从执政理念、政策导向、法规制度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加速学校体育发展;学校则应把体育活动作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来开展,使全体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热爱包括课余训练在内的体育运动;要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和塑造学生的体育观,消解“重物轻人”的原有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从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人才关联方面看,我国“三级训练网”竞技人才培养体制的效能发挥已趋向极致,而80多万所中小学及其近2亿学生的人才库却几乎未曾开发。因此,使体育与教育两大体系相互借鉴、相互渗透,逐渐走向以学校为中心的“体教结合”道路,也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总之,要把体育的科学发展作为培养青少年强健体魄和独立人格的文化先导。

3 体育科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工程的另一基本维度,是人的发展的文明条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是由现实个体去推动的,因此探讨体育对于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必须首先探讨体育意识对现实个体实践理性的重要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这又集中表现为体育意识对市民社会性质的公民观的塑造。

3.1体育意识是塑造社会公民观的重要力量

体育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为开展前提,以参与者的平等化为主体要求,以承认共同规范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审美取向,这些本质特点高度契合了市民社会的公民观。因此,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体育,必然能够以其意识机制强烈地影响市场经济社会的公民理性。体育比赛所体现的公平竞赛精神,符合市场经济社会人们追求等价交换、公平正义的政治心态,这是人们喜爱观赏竞技的心理基础之一,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原理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化改革,表现在人的存在方式层面,就是要打破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对人(单位)的依赖关系”的束缚,培养独立、自主、平等、追求和遵守契约的行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以竞技体育为龙头的我国体育培养了参与者重视契约的规则意识和采用规范运作方式取得成绩的竞争意识,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树立。[6]当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体育发展,必须进一步反思我国体育意识中所存在的落后理念,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其对市民社会公民观的塑造作用打好基础。首先,应当进一步挖掘竞技体育在引导公民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方面的巨大潜力。竞技体育在体育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处于龙头地位,这在本质上是我国资源稀缺条件下“以非均衡发展促进全局发展”战略在体育领域的贯彻,是契合国情的理性选择。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力,在增强民族自信心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也正因为它巨大的社会影响,从而会较比其他体育类型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公民(观众)的平等、自主、规范意识。其次,为了以体育的科学发展为表率而影响社会领域的竞争秩序建设,必须加快竞赛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全运会竞赛制度、竞赛办法,从制度上堵塞可能出现赛风赛纪问题的漏洞。再次,为了凸显市场化条件下对个体利益的尊重,应当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研究部分试点地区体教结合、注重文化教育的经验以加强相关工作。

3.2体育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增长点

经济发展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而体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以体育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作为经济内容的企业活动的总和,构成为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繁荣既是体育发展科学化的重要方面,又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增长点。20世纪80年代,体育为中国人树立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进取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上面已提到,体育通过参与者重视契约和诚信的规则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树立。在21世纪,体育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体育产业专注于人们的健康和娱乐,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而具有广阔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将在其后7年内拉动我国经济每年增长0.3%。体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表现为它是一个“量”的方面的前沿增长点,而且尤其表现为它是一个“质”的方面的朝阳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都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求用“文化GDP”替代“高耗GDP”,减少因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体育产业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不是通过大规模破坏自然来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增值,而是通过恢复人与自然的本质联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友好关系来实现利润追求。所以,体育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个体育内部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为此,我们应从政策法规的保障、资金的保证、体育市场的培育、体育消费需求的满足、体育宣传力度的加大、体育市场环境的营造、高水平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发挥体育对经济建设的作用。体育市场化、体育职业化、体育法制化,与体育产业内在统一、紧密相连,因此体育产业的繁荣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举国体制不会动摇的前提下,应当促使市场和管理“握手言和”,互补长短。要改变过去单一、低效的政府办体育模式,建立市场、社会(社团)、政府共同治理体育的新模式:政府加强服务职能;政府与体育团体树立平等、协作的民主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体育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3.3体育事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进器

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必须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如果说体育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前沿增长点,那么体育事业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进器。正如刘鹏同志所指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精彩写照。”[7]我们认为,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对社会进步(狭义)的推动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管理的善治是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殊催化剂。体育作为全民性事业涉及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体育管理是履行多种职能的复杂系统。体育由于其面向公众、生动直观、传播力广的特点,天然地具有了政治表达功能,所以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渠道;体育以其相对于其他实践活动而言的理想化、超功利特点,在运作方式上生发出促进政治发展的巨大价值,所以是促进政治公平实现的天然试验田。针对目前国家体育部门行政成本过高,功能重叠,管办难分的情况[8],我们要积极发挥体育科学发展所呈现的政治功能,推进体育的社会化改革,把它既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又作为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展开的先声和动力。其次,体育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于是否有公正的环境、规则、条件和机会,在于利益结构的合理化。体育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大有可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助于树立公正合理的社会规范;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热爱社会的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群众体育是人们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一种自我保健方式,有利于带来因展示自我能力而产生的热爱生活的体验,增加人与人的交流和友谊。再次,体育事业对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体育超越了种族、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界限,让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人充分接触与了解,从而促进了世界的和谐,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相互认同。我国体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树立起体育强国所应有的气度与责任意识,把促进世界多元文明共同繁荣作为一项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体育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体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应以北京奥运为契机,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两个基本维度,不断以体育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1-25.

[2] 宋继新.寻觅体育的“类”文明——论公共体育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5(8):20.

[3] [7]刘鹏.从昔日“东亚病夫”到盛世体育辉煌[J]//国家体育总局.拼搏历程 辉煌成就——新中国体育60年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蒋效愚.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新华文摘,2008(20):111.

[6] 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1.

[8] 宋继新.论国家体育管理体制变革的重心——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3.

TheGreatValueofSports'DevelopingScientificallyat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

Yuan L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Jilin,China)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constructing socialism inevitably requires national sports works enter the trac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building.As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reunific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great value of sports' developing scientifically a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materialized by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sports;scientific development;harmonious society;human;economic society

2011-05-21;

2011-06-12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体育发展科学化研究”(10BTY002)。

袁雷(1968-),男,吉林集安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G80

A

1672-1365(2011)05-0001-04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科学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科学拔牙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