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研究述评

2011-12-05 08:02庞维国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原创性头脑结点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研究述评

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是创新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相关研究先后经历了联想论、基线论、激活论、组合论等发展阶段。当前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创新认知法,关注的重心是观念生成过程中知识的可利用性和可提取性。聚焦具体的认知过程,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究神经活动基础,是创新观念生成研究的基本走向。

创新观念;联想论;基线论;激活论;概念组合;S IAM

从认知过程看,任何创新都始于新观念的生成。因而在创新研究中,观念生成的心理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从 20世纪 30年代始,心理学家先后从联想论、基线论、激活论、组合论等多个视角对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作了探讨,为我们理解创新思维过程提供了多维参照。本文旨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初步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给相关研究者带来某些启发。

一、联想论

联想论是 20世纪 30—60年代解释创新观念生成机制的主流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本质上是头脑中原本未有联系的观念之间建立起了联想。联想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茨基 (Vygotsky)、麦德尼克 (Mednick)和考斯特拉 (Koestler)。

(一)维果茨基的联想论

维果茨基对创新观念的探讨肇始于其文艺心理研究,他关注的是创新想象中新形象的形成。在《儿童期的想象和创新》一文中,维果茨基集中分析了创新形象的生成过程。①L.Vygotsk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in childhood.Journal of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Psychology,2004,42:1,p7-97.

维果茨基指出,创新想象是所有健康个体都具有的表象组合能力,它以头脑中已有的印象为基础。每一种印象,无论看上去简单还是复杂,本质上都是由若干独立成分构成的复杂整体。为了进行创新想象,个体首先必须打破印象的各成分之间最初形成的自然联想。这种把复杂整体分解成若干构成部分或者把某些部分从其背景中剥离出来的过程就是分离 (Dissociation)。例如,为了塑造《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托尔斯泰就必须把他的两位女性亲属的个性特质分离出来。维果茨基认为,创新想象的核心过程是联想 (Association),亦即整合那些已被分离和改变过的元素,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表象系统。他区分了两种联想:一种是用作联想的元素来自现实,但是这些元素的组合以及想象的产物是不真实的,如神话故事。另一种是,不仅用作联想的元素来自现实,而且对这些元素的组合以及想象的产物本身也与某些真实的现象相对应,例如,借助历史故事、研究或旅行,我们会对法国大革命或者非洲沙漠形成自己的印象。在维果茨基看来,基于这两种联想所产生的心理画面,都是想象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果,这些心理画面并不是重现已有经验,而是对已有经验进行新的组合。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维果茨基的创新联想论长期没有受到西方研究者关注。然而时隔 30年后,美国心理学家麦德尼克和英国心理学家考斯特拉在没有借鉴其理论的情况下,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联想论。

(二)麦德尼克的远距离联想

麦德尼克的创新理论集中体现在其《创新过程的联想基础》一文中。尽管他也从观念联想角度解释创新观念的生成机制,但与维果茨基不同,其关注的重心是创新思维,尤其是观念之间的距离对创新的影响。

麦德尼克把创新思维过程界定为“把联想成分构成新的组合,以满足特定需求或以求有用”。在麦德尼克看来,“构成新的组合的成分之间彼此相距越远,思维过程或方案的创新性就越强”。创新观念的生成因循三种方式:(1)机缘性:引发联想要素的环境刺激偶然同时出现,从而使必要的联想要素同时激活并建立联系;如 X射线和青霉素的发现。(2)相似性:因为联想要素之间的相似性,或者引发这些要素的刺激的相似性,使必要的联想要素同时被激活并建立联系;如某些艺术作品的创作。(3)中介作用:必要的联想要素由共同要素的中介作用同时被激活并建立联系,如心理学中的“疲劳”概念把反应抑制与皮层饱和联系在一起。麦德尼克认为,“任何能够把彼此相距遥远的观念同时组合在一起的能力或倾向,都将促进创新方案的生成;任何阻止相距遥远的观念同时激活的能力或倾向,都将抑制创新方案的生成”。基于这一理念,麦德尼克开发了远距联想测验(Remote Associates Test,RAT)。研究发现,这一测评工具能够较好地评估个体的创新思维能力。①S.A.Mednick,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Psychological Review,1962,69:3,p220-232.

(三)考斯特拉的二元联想

作为成长于匈牙利且长期居住于英法两国的心理学家,考斯特拉构建自己的创新理论时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的无意识创新理论的影响,他所关注的创新主要是无意识的创新行为。

考斯特拉认为,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人们的创新常常被主导其生活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所压制。“创新行为本质上是通过把先前没有联系的经验维度组合起来,以使人们的心理进化达到一个更高水平。它是一种经由原创破除习惯的行为解放”。与麦德尼克一样,考斯特拉也认为创新是头脑中的观念出现新的组合,但他不用联想(Association)而是用二元联想 (Bisociation)来进行解释。在考斯特拉看来,联想所指的是观念之间业已建立起的联系,它反映的是某一认知范畴内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而二元联想则是指两个或更多原本看上去不相容的认知范畴经由独创性的思考而组合在一起,亦即“把两个没有关联的认知范畴以添加新水平于其层级的方式组合起来,使先前独立的结构成为其构成成分”。②A.Koestler,The act of creation.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964,p96,183.换言之,二元联想是先前没有关系的观念之间被组合在一起的过程。考斯特拉指出,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艺术创作,其创新都是二元联想的结果。在其代表作《创新行为》一书中,考斯特拉集中分析了三类创新:笑话和幽默、科学发现、艺术与礼仪。在考斯特拉看来,在笑话和幽默中,两个概念系统被颠倒;在艺术和礼仪中,两个概念系统被并置;在科学中,它们被融合成大的综合体。考斯特拉认为,只有当一个人长期沉思某一问题时,二元联想才会发生。因为只有经过充分思考,问题才足够“成熟”,使两个认知范畴中的二元联想性关联建立起来。但对于二元联想的发生机制,与弗洛伊德和庞加莱一样,考斯特拉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在讨论创新思维时,考斯特拉尤其强调梦的作用。在他看来,在做梦过程中,对思想的有意识的控制得到放松,通常局限于单一认知范畴中的习惯性的、联想性的联结,开始自由地与其它认知范畴中的观念建立联系,这样就在无意识状态下形成二元联想。考斯特拉相信,与有意识的思维相比,无意识的思维更能促发观念之间的新颖组合,因为它不像有意识的思维那样僵化和专门化。因而,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诗人,都必须依赖于与梦境一样的思维状态,因为只有这种思维状态才能帮助他们在看似没有类比性的事物之间建立起某种类比关系。③R.Weisberg,Creativity:Genius and othermyths.W.H.Freeman&Company,1986,p21-24,59-68.观念生成的联想论较好地解释了个体创新观念生成的心理机制,但它有两方面缺点:其一,难以找出有效地促进创新观念生成的方法;其二,仅仅关注个体的创新观念生成过程。在这两个方面,以奥斯本的头脑风暴理论为代表的基线论很好地弥补了其不足。

二、基线论

奥斯本(Osborn)的头脑风暴理论产生于吉尔福特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呼吁强化创新研究的第四年。理论上,它秉承了吉尔福特发散思维在创新中居于重要地位的观点;实践上,它更多地考虑如何提升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造性。鼓励参与者自由表达观点,借助群体智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技术的核心特征。奥斯本对观念生成的基本假设是“数量决定质量”。“观念生成中的数量决定质量几乎是一条公理。逻辑学和数学都支持这样一个真理:我们产出的观念越多,想出好点子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奥斯本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但不成熟的批评和缺乏毅力,往往约束人们的观念产出量,进而阻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表达他们想到的所有观点,出现好点子的机会就会增加。为此,他确立了头脑风暴的四项规则:(1)排除批评。在所有的观点产出之前,不对任何观点作出评判。(2)鼓励随心所欲地思考,想法越狂野越好。(3)追求数量。点子越多,成功的可能越大。(4)寻求综合和提高。参与者不仅要贡献自己的观点,还要为他人的观点提供建议,并考虑多种观点的整合。显然,从上述规则看,奥斯本把观念的自由产出视为创新思维的基础,他也强调观念组合在创新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不过,与前人相比,他更强调群体而非个体头脑内部的观念组合。①A.F.Osborn,Applied imagination(3rd ed.).New York,NY,US:Charles Scribner’s Sons,1963,p7-80,131.奥斯本对观念生成的“数量——质量关系”的假定,本质上是一种基线 (Baseline)论。亦即个体所生成的每个新观念都具有同等的成为优秀观念的概率,随着个体生成观念的增加,优秀观念的数量也按某种比例呈线性增长。进一步讲,这种推理隐含着一种基线假设: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观念生成的条件下,在观念生成的总量和优秀观念的数量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关于头脑风暴的一些实验研究发现,观念生成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显著正相关,这支持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假设。②E.F.Rietzschel,B.A.Nijstad.,&W.Stroebe,Relative accessibility of domain knowledge and creativity: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ctivation on the quantity and originality of generated idea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6,p933-946.由此衍生的进一步预测——在观念生成过程中,尽管新观念的总量增加,但高质量观念的比例、观念的原创性和可行性的平均水平都将保持不变,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20世纪 80年代,许多研究者把头脑风暴作为一个主要成分纳入到其创新问题解决模型中,并且认为在创新问题解决的问题理解、观念生成和行动规划过程中都需要头脑风暴活动。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基线论本身不能称为心理学理论,因为它把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视为纯粹由机会决定的随机过程,没有考虑其中的认知机制。基线论认为生成原创性观点与生成可行性观点的“过程”(机会)过程相同,这与现实情况也不符。事实上,可行性观点与原创性观点往往负相关,它们不可能由同一过程生成。③E.F.Rietzschel,B.A.Nijstad,&W.Stroebe,Productivity is not enough:A comparison of interactive and nom inal groups in idea generation and selec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6,42,p244-25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真正意义上的头脑风暴组 (互动组)中产出的观念总量,往往少于名义组 (成员间无互动)或个体独立产出的观念量,小组成员互动会抑制而不是促进观念生成。对于这种产出减损,研究者普遍认为是轮流发言对观念表达产生阻隔所致。④W .Stroebe,&M.Diehl,W hy Groups are less Effective than theirM embers:On Productivity Losses in Idea-generating Groups.In W.Stroebe&M.Hewstone(Eds.),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Vol.5),London:W iley,1994,p271-303.有鉴于此,许多研究者主张在观念生成阶段由个体独立进行,而在观念评价阶段采取头脑风暴方法。

三、激活论

20世纪 80年代,随着记忆的激活扩散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创新研究者开始从激活论角度解释创新观念的生成机制。

记忆的激活扩散理论认为,长时记忆本质上是一个拥有层级结构的语义网络,它由各种相互关联的认知单元构成;认知单元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相互距离就越近。认知单元又由单元结点 (Unit node)和一系列要素构成。如一个命题就是一个认知单元,其单元结点是命题本身,其要素是关系和论证。单元结点的强度取决于其被激活的频度:越是经常被激活的结点,其认知强度越大,在信息提取时就越容易被回忆。当两个或更多的结点同时表征在工作记忆中时,任何一个结点被激活,都会沿结点间的联系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直接联系的结点,然后是间接联系的结点。在这一过程中,激活的能量随着扩散距离的延长 (或范围的扩大)而衰减。因而在激活扩散过程中,相关结点的激活强度不仅取决于源结点的激活程度,还取决于两个结点之间的关联强度。⑤J.R Anderson,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memory.Journal ofVerbalLearning and VerbalBehavior,1983,22,p261-295.

芬德利 (Findlay)和拉姆斯登 (Lumsden)认为,在语义网络中的结点就像拥有若干“粘手指”的手,在激活扩散过程中,如果两个彼此没有直接联系的结点的激活强度都足够大,会经由其“粘手指”粘结在一起,这些“粘手指”交错粘结,会引发新结点产生。创新观念的生成,从激活扩散角度看,本质上是语义网络中形成一个以新的结点为标志的新图式。①C .S.Findlay&C.J.Lumsden,The creativem ind:Toward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discovery and innovation.Journal of SocialBiological Structure,1988,11,p3-55.

具体说来,如图 1所示,在初始阶段 (阶段 a),同时表征在工作记忆中的两个图式θ1和θ2之间只有较弱联系,其联结强度ξ值较小,此时,从结点α1产生的激活主要限定在图式θ1之内;同理也适用于结点α2。随着ξ值的增大,图式θ1和θ2间的激活扩散增强,结点α1或α2的激活可能使这两个图式的构成要素同时被表征在工作记忆中。那么,结点α1的最初激活点可能会经由路径 ra1,1激活图式θ1中的构成要素 1,以及图式θ2中的构成要素 2(经由ξ和 ra2,2),从而为先前没有联系的两个认知单元之间创建新的联系机会。最初,这种联系相当弱。随着相关结点的不断激活,其联系强度增加。当图式间的联系强度达到较高水平后,每个图式的构成要素都会被激活,并在彼此间建立联系 (阶段 b)。

图 1:创新观念的形成过程

随着要素间联系的不断增强和连结网络的不断复杂,一个新的结点α3出现,图式θ1和θ2的最初构成要素 1、2、3、4围绕结点α3粘结在一起,从而使认知网络中出现一个新图式 (阶段 c中的θ2)。此时,一种新观念得以形成。

显然,从激活论角度看,创新观念的生成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个体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它是构成新观念的素材;二是知识的组织和存取特征,它决定激活的水平和方向;三是刺激情境,它是激活的来源。但需要指出,创新具有新颖性和适用性两方面特征。芬德利和拉姆斯登的激活论尽管能够很好地解释创新观念的新颖性,亦即新颖的观念是如何出现的,但它明显无法回答观念的适用性问题。

四、生成探索论

20世纪 90年代初,创新研究进入了以认知科学实验方法为基础的创新认知方法时代,研究者“试图识别促进创新行为和产品的具体认知过程和结构,开发一些新技术,在有控制的科学实验情境下研究创新”。创新认知方法的核心特征是运用认知科学的一般方法来探讨创新思维,其研究内容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紧密结合。②R.A.Finke,T.B.Ward,&S.M.Smith,Creative cogni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MA:Erlbaum,1992,p1-40.

以创新认知方法为指导,芬克 (Finke)等开展了旨在探讨心理表象的涌现性特征的创新表象研究,分析了创新思维和想象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和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创新的生成探索模型。

生成探索模型把创新思维分为两个基本过程:(1)生成过程 (Generative process)。它包括提取各类信息,如具体的例证、一般的概念性知识、表象、类比等;也包括概念和表象的联想和组合过程,如概念组合、心理综合、心理转换、类比迁移等。Finke等认为,经过生成过程,个体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被称为前创新结构(Preinventive Structure)的心理表征,该结构具有促进创新发现的所有特征,如新颖性、含糊性、意义性、涌现性、不一致性和发散性。前创新结构不一定是当前问题的创新性解答方法,但它蕴含着以新颖方式解答问题的可能性。(2)探索过程(Exploration process)。探索过程是对前面所建构的心理表征作出各种解释、修改和评判,它包括属性探讨、概念解释、功能推断、情境迁移、假设检验、寻找局限等。通过这一过程,个体逐步确定具有适用潜能的备选方案,并对它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在生成阶段,个体可能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以多种图形的非凡组合为特征的心理表象。而在探索阶段,就可能对这一表象进行心理扫描,以确定是否有新的特征涌现。如果新的特征代表了一种新的用途或功能,他会进一步考虑是否可把它用于开发一种新工具、新设备或新装置。芬克指出,为了使前创新结构臻于完善,生成和探索过程可能会经历多次循环。在这些循环的任何一节点上,都可能对最终思维产物施加各种限制。如,最终的产物必须有哪些构成部分,必须具有什么功能,必须属于哪一类型,等等。

生成探索模型为创新认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它不仅能够解释诸多创新实验研究的结果,而且对创新思维训练、新型产品开发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但正如理论提出者所坦承的,该模型没有充分关注观念生成中的个体差异,也没有解释已有知识的结构化特征对观念生成的影响。①R.A.Finke,Image,creativity,and emergent structure.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1996,5,p381-393.注意到这一点,芬克的合作者沃德 (Ward)把其研究重心聚焦在概念拓展这一具体领域,并与其他研究者一起从概念合成角度探讨观念生成的心理机制。

五、概念合成论

从概念的拓展、合并、重组角度探讨创新观念的生成机制,是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创新过程研究的主流趋势。这一时期,研究者所关注的类比、比喻、结构匹配等创新过程,逐步统一在概念合成名称之下,概念拓展和概念组合成为两个核心研究主题。

(一)概念拓展

沃德指出,创新有多种水平,既有改变人们看待世界方式的跨越式创新 (如相对论),也有引发革新的渐进式创新。在所有创新中,渐进式创新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厨师创造一个新菜谱,工程师设计一个新的机械装置,科幻作家创造一种外星生物形象,都属渐进式创新的范畴。从心理机制看,渐进式创新的本质是概念拓展 (Conceptual expansion),亦即通过生成新的概念样例而拓展现有概念领域的边界。②T.B.Ward,The role of domain knowledge in creative generation.Learning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8,18:4,p363–366.

由于概念拓展以个体头脑中已有概念及其样例为基础,因而已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成为沃德等关注的重点。沃德发现,当人们为特定领域创造新观念时,倾向于从相关概念范畴中提取自己所熟知的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样例,并把这些样例的特征投射到新生成的观念中。例如,一个试图想象外星生物的人,在构想其特征时,可能依据高度可提取的地球动物 (如狗),而不是依据不易提取的动物 (如马麝)或者更为抽象的信息 (如地球生物)。对此,他提出了最小拮抗路径模型 (Path-of-least-resistance model)加以解释。③T.B.Ward,M.J.Patterson,&C.M.Sifonis,The role of specificity and abstraction in creative idea generation.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2004,16:1,p1-9.

最小拮抗路径模型认为,某一样例的提取和选择,受该范畴中样例的可提取性导引。在创新观念生成任务中,人们倾向于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生成新的样例或观点。一个范畴中的样例越容易被提取,这一样例被作为观念生成起点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由于新的思维产物受所提取的样例特征的限制,与其它加工方式相比,这种思维产物的原创性水平要更低一些。换言之,尽管概念拓展高度依赖于领域内知识的可利用性,但个体的已有知识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新观念的生成提供引导,也会限制观念的原创性。

近期,沃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的样例或观点生成过程中,尽管依赖于头脑中已有具体样例会导致思维产品的原创性较低,但其实用性较高;而依赖于头脑中的抽象特征生成的思维产品尽管原创性较高,但其实用性较低。④T.B.Ward,Creative cognition as a window on creativity.Methods,2007,42,p28-37.

(二)概念组合

马慕福德 (Mumford)等对创新思维过程的已有研究成果回顾后发现,创新思维涉及 8个核心过程,包括问题建构、信息收集、概念选择、概念组合、观念生成、观念评价、实施计划、监控。研究者认为,由于生成新的观念以合并和重组已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因而组合——重组过程在创新思维中起关键作用。为此,他们把观念生成的研究聚焦在概念组合方面。①M .D.Mumford,M.I.Mobley,C.E.Uhlman,R.Reiter-Palmon,&L.Doares,Process analytic models of creative capacitie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1,4,p91-22.

所谓概念组合 (Concept combination),是指通过整合原本没有关联的概念,或者重组现有概念中的构成要素而生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概念组合中,新的特征、关系、关联可能涌现,而对这些涌现出的要素进行精加工和推断,就可能引发新观念的生成。②G.M.Scott,D.C.Lonergan,&M.D.Mumford,Conceptual combination:Alternative knowledge structures,alternative heuristic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5,16,p361-388.

那么,人们如何进行概念组合呢?或者,在概念组合过程中要涉及哪些心理操作或启发式呢?马慕福德指出,包含特征检索和匹配的类比推理,是概念组合的基本机制。具体说来,概念组合包含先后 5个过程:(1)识别概念范畴的关键特征 (如鸟会飞);(2)把一类概念的特征与其他类概念的特征进行匹配 (如鸟会飞、有羽毛,而飞机会飞、用金属制造);(3)运用共有的特征创建一个新的概念范畴,识别这一基本范畴的样例;(4)对新的概念范畴进行精加工,确认另外一些样例和涌现出的新特征;(5)修改新的概念范畴,使之包含新涌现的样例和特征。他又发现,概念组合并非限于类比推理一种机制,基于案例的推理也是概念组合的一种重要机制。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创新理念经常出自于细致地分析和重组已有的案例。他在创建消防部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创建会员图书馆的经历为基础的。③M.D.Mumford,Social Innovation:Ten cases from Benjam in Franklin.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2,14:2,p253-266.

斯科特 (Scott)等的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概念组合机制的适用条件:当被试根据原理构建概念时,有效利用类比性启发式更能提升概念组合的原创性和质量;当被试根据案例构建概念时,有效利用基于案例的启发式更能提升概念组合的原创性和质量。换言之,从所利用的知识的特征看,概念组合至少涉及两种启发式:一种启发式包含特征检索和特征匹配,它以类比推理形式进行,适用于大量概念要素同时呈现的情境;另一种启发式是运用案例模型,包含结果识别、影响结果的因素识别、预测和修正等过程,它适用于较少要素同时呈现的情境,如个体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相对缺乏时。④G.M.Scott,D.C.Lonergan,&M.D.Mumford,Conceptual combination:Alternative knowledge structures,alternative heuristic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5,16,p361-388.

六、S IAM模型

近年来,关于创新观念生成的研究逐步走向整合。研究者在关注概念组合的同时,倾注大量精力探讨不同抽象水平的概念性知识的提取,以期通过提升概念的可提取性、增加概念组合来促进创新观念生成。

尼斯塔德(Nijstad)和斯特鲁比 (Stroebe)指出,观念的原创性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机会问题,而是对可用知识进行特定认知操作的结果。尽管观念生成的本质特征是新观念产出,但已有知识的激活和提取是其基本过程。在观念生成过程中,先前贮存的知识必须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作为新观念的原材料。为此,他们吸收了基线论、激活论和概念组合论的合理观点,并以雷加梅克斯 (Raai jmakers)和谢夫林 (Shiffrin)的SAM(Search of associative memory)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观念生成的 S IAM(Search for ideas in associative memory)模型,以阐述记忆提取和观念生成的并行关系。⑤B.A.Nijstad&W.Stroebe,How the group affects the m ind:A cognitive model of idea generation in group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6,10:3,p186-213.

S IAM认为,长时记忆是由不同水平、范畴的知识相互关联构成的复杂网络,它由众多的知识结构构成,知识结构又由中心概念及其与其它概念相关联的众多特征构成。工作记忆由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路和视空画板三个子系统构成。中央执行系统中包含需要注意的任务,以及先前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材料的激活。语音环路临时贮存听觉和言语信息,视空画板临时贮存视觉信息,它们是中央执行系统的辅助系统。工作记忆主要起临时贮存作用,它的三个子系统容量都有限,但有意识的心理操作,如复述和决策,都发生在工作记忆中。

S IAM把观念生成视为受控的联想过程,并把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知识,亦即把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提取出来,临时贮存在工作记忆中。S IAM认为,知识的激活依赖于线索,同时具有概率性特征。二是利用知识结构的特征生成观念,它通过知识合并、形成新联想或把知识应用到新领域中等方式进行。S IAM指出,每个知识结构都有若干特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与提取线索中的要素进行组合以产出新观念。当个体只使用一个知识结构时,由于无需激活新知识,因而可以较快地连续生成语义上相关联的系列新观念。当大量的观念得以生成后,再利用同一知识结构生成新观念就比较困难。

根据 S IAM,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可提取性与观念生成尤其密切相关,只有那些在某一时间内可以激活和提取的知识,才能被用于创新活动。但个体的已有知识并非都有同样被提取利用的可能。其中的某些知识更容易被激活和提取,某些知识的可提取性则较低。当某一特定语义范畴中的信息的可提取性太低时,人们将会切换到另外一个范畴,或者是停止观念生成活动。因而,创新观念的生成首先取决于知识的可提取性。

但另一方面,知识的可提取性与观念的原创性又存在某些矛盾。人们经常利用某些知识会增强它们的可提取性,因而知识的可提取性不可避免地与习惯思维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在观念生成的最初阶段,由于以高度可提取的知识为基础,人们往往生成较为传统的观念。只有个体持续探寻非凡的观点时,更为原创性的观念才可能生成。①T.B.Ward,M.J.Patterson,C.M Sifonis,R.A.Dodds,&K.N.Saunders.The role of graded category structure in imaginative thought.Memory&Cognition,2002,30,p199-216.因而,尽管用于创新的知识必须具有可提取性,但仅仅依赖于高度可提取的知识,可能会阻碍原创性观念的生成。

雷兹舍尔(Rietzschel)等认为,如果引导人们离开最小拮抗路径,观念的创新性就可能得以提升。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增强观念生成的宽度。在观念生成中,可以引导人们更为经常地在语义范畴间进行切换,或者使用那些不能自发使用的语义范畴,从而使更多的语义范畴参与其中,提升观念生成的多元化水平。例如研究表明,把头脑风暴问题分解成更为细小的问题,然后引导被试对每个细小的问题生成观念,将有助于生成更多的观念。二是增强观念生成的深度。它是指在观念生成过程中,引导人们集中于某一具体语义范畴,把它探索到比自发探索更深的程度。由于与每个语义范畴相关联的传统观念数量有限,因而引导人们深度探讨某个范畴,可能会使他们较快地超越传统观念,在范畴内生成更为原创性的观点。雷兹舍尔等的研究显示,采用启动操作方式,如在如何促进健康的头脑风暴任务开始之前,让被试回答关于营养、卫生、运动等主题的开放性问题,可以增强特定知识的可提取性,引导个体在某一范畴内形成更多、更有原创性的观点。②E.F.Rietzschel,B.A.Nijstad.,&W.Stroebe,Relative accessibility of domain knowledge and creativity: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ctivation on the quantity and originality of generated idea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6,p933-946.

七、总结与展望

综观上述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尽管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极为复杂,但经过几代研究者的不懈探究,其中的某些机制已经逐步明晰:第一,创新观念的生成以个体头脑中的已有知识为基础,是已有知识的新型组合或关联;第二,个体已有知识的数量、组织特征和可提取性,决定了其能否作为新观念的素材;第三,知识重组和认知评价是观念生成的两个基本过程,前者确保观念的新颖性,后者确保观念的适用性;第四,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第五,系统的干预或训练可以促进创新观念的生成。

从发展的脉络看,创新观念的生成研究明显呈现出四个基本趋势:第一,从关注无意识的创新过程到强调意识的重要性;第二,从关注观念联想、概念合并等基本过程,逐步过渡到关注其下位过程,亦即知识的可利用性和可提取性;第三,从单纯聚焦观念产出到同时兼顾认知评价;第四,把创新观念的生成视为将基本的认知过程运用到现有知识结构的创新认知方法日趋成为主流研究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观念的生成机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研究者关注的创新由大创新逐步转向日常生活中的小创新,创新认知的心理操作机制已扩展到应用、类比、组合、抽象四个类型。③H.Welling,.FourMentalOperations in Creative Cognition:The Importance of abstraction.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7,19:2-3,p163–177.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聚焦具体的认知过程,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究神经活动基础,将成为创新观念生成研究的三个基本走向。

B804.4

]A

]1003-4145[2011]04-0170—07

2010-10-21

庞维国(197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创新心理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CBA070191),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

(责任编辑:周文升 wszhou66@126.com)

猜你喜欢
原创性头脑结点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开阔的价值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视野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头脑对对碰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评介
Ladyzhenskaya流体力学方程组的确定模与确定结点个数估计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原创性与当代性研究
基于Raspberry PI为结点的天气云测量网络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