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

2011-12-05 08:02王丽娟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旅居跨文化个体

王丽娟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

王丽娟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 20世纪初期的美国,80年代后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围、研究层面和视角不断扩大,产生了不同的模式和理论。对跨文化适应研究发展历程、分类、研究层面和研究视角以及不同理论的系统梳理有助于对跨文化适应的深层次研究。

跨文化适应;适应模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跨文化适应的内涵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 20世纪初期的美国。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RedField)、拉尔夫.林顿(RalfLinton)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 (Melville Herskovites)提出。Redfield等认为跨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①Redfield.R.,Linton.R.,Herskovits,M.J.Momorandum.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从理论上讲,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化是双向的,即接触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群体接触的过程中更多的变化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一边,即要求个体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

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如“culture adaptation”,“acculturation”和 “enculturation ”,在汉语中都译为“文化适应”或“跨文化适应”。但实际上这三个词语之间有很大区别。②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 33页。

Culture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Acculturation指“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迁和适应过程,因而它是一种他文化适应或外文化适应”。它往往是“再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③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 3期。。Adaptation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的选择”和“行为调整”,而 acculturation则是一种“他文化的融入”,从程度上来讲比前者更广泛和深刻。因此,前者多用于旅居者的短期适应,而后者多用于长期移民的文化适应。Enculturation一般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它是个体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对母体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等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因而它是一种文化适应或内文化适应。一般而言,从发生序列上来看,acculturation晚于 enculturation,它往往是再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适应,因而有的学者把它译为“涵化”④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73-179页。。大多数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多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已经“成人”,即完成了社会化过程的人群,包括留学生、移民等,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二、跨文化适应研究历程、分类、研究层面和研究视角

(一)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历程

杨军红 (2005)将跨文化适应研究分为开端、发展和黄金时期三个阶段。早期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是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1903年美国人口统计发现,医院的病人中 70%是移民。这一事实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研究。20世纪 70年代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进入发展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接触产生的不良后果,而且大多数研究偏向于理论的说明,缺乏实验研究,没有进行旅居者群体与当地文化群体之间的比较研究。20世纪 80年代以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重点从群体层面的文化变迁和文化融合转向个体层面的跨文化交际及各种因素的探讨。不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而且语言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都把跨文化适应问题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展现了多学科、多视角相互借鉴,共同探讨的丰富内涵和多元构架。①Redfield.R.,Linton.R.,Herskovits,M.J.Momorandum.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二)跨文化适应的分类

国外学者对跨文化适应提出了不同的分类。②Bennett,M.J.(1986)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0,179-186.;Berry,J.W.(1990)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In R.B rislin(ed.)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pp.232–253).Newbury Park,CA:Sage.Kim,Y.Y.(2001)Becom 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Thousand Oaks,CA:Sage.大部分研究者认同的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观点,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③Ward,C.(1996)Acculturation.In D.Landis and R.S.Bhagat(eds)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2nd edition(pp.124– 147).Thousand Oaks,CA:Sage.Ward,C.,Bochner,S.and Furnham,A.(2001)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2nd edition.Hove:Routledge.Black,J.S.and Stephens,G.K.(1989)The influence of the spouse on American expatriate adjustment in Pacific Rim overseas assignments.Journal of Management,15,529-544.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Black进而将跨文化社会适应分为三个维度:一般性适应 (general adaptation)、工作性适应(work adaptation)和交往性适应 (interact adaptation)。④Black,J.S.,Mendenhall,M.,&Oddou,G.(1991)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an integration of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6(2),291-317.一般性适应指对在异域文化中生活的适应,包括日常生活有关的食物、住房、生活费用以及健康医疗。工作性适应是指熟悉新的工作任务、工作角色、工作责任和工作大环境。交往适应是指与东道国人们社会交往中所感受的舒适和熟练感。通常是旅居者最难达到的,因为在与东道国人们直接交往中,双方文化的不同似乎难以逾越。

(三)跨文化适应研究层面

从研究层面上讲,跨文化适应分为群体层面的适应研究和个体层面的适应研究。最初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是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从群体层面考察文化交往引起的社会中的文化变迁,而识别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随后成为了心理学家日益关注的问题。个体层面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外国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⑤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 32页。。研究的对象也从移民、难民扩展至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商业人士、传教士、军事人员、外交人员和旅行者。

(四)跨文化适应研究的视角

从已检索的文献可以发现,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和解释已由最初的社会学、人类学向其他学科延伸。国际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阿尔特巴赫 (1991)《从比较的角度看留学生的影响与适应》是比较教育界关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代表作。随后的许多研究借鉴了该论文的一些观点和思路。TracyW illiams(2002)的《海外留学经历对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适应性和敏感性》,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研究了跨文化适应。徐光兴 (2000)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学生在日本的适应。⑥徐光兴:《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援助》,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郑雪(1990)研究了中国学生在加拿大的心理适应问题。⑦Zheng&Berry J W.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hinese Sojourners in Cana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1,26:451-470.陈慧 (2003)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京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⑧陈慧:《在京留学生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陈向明(1998)则从社会学、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及教育学多学科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她的《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是这一方面的力作。

三、跨文化适应模式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众多学者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模式和理论,其中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四种主要模式是:U形模式、葛兹的文化变化曲线、惊奇和理性寻求模式、金 (K im)的适应模式。

(一)U形模式(U-CurveModel)又称“文化冲击理论”

自从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 (Kalvero Oberg)于 1960年首次提出“文化冲击”[又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这一概念以来,跨文化研究一直在使用这个概念对外国人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追踪调查。⑨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340-341页。奥伯格认为,跨文化适应的人存在着情感适应的 4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恢复期和适应期。⑩Oberg K.Cultural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PracticalAnthropology,1960,7(3):177-182.理解文化适应过程最初、也是最完善的方式,是通过一个简单的U形图表(如图1所示)。⑪S.lysgaard,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No rwegian Ful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1955):45-51.U形模式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在其他文化中旅行时,他一定会经历一些困难时期才能达到他在旅行前所感到的那种舒适感和平常感。

1.蜜月期:指的是在旅途开始时感到的兴奋和愉悦。旅居者因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超出了起初的忧虑,对任何差异都大为惊叹。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一到两个月。

2.危机期:在最初的兴奋逐渐消失后,旅居者面临在一个陌生而困难的环境里生活的挑战,进入危机期,开始体验

⑪S.lysgaard,Adjustment in a Foreign Society:No rwegian Fullbright Grantees Visiting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7(1955):45-51.文化休克。个体产生了一种包含多种负面情绪的心理不适感。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冲击带来的不完全是负面情绪。阿德勒认为,强烈的文化冲击常常是一种积极的标志,它表明那些移居国外的人开始深陷于新文化中,而不是独自生活在外来人的居住区内。①N.J.Adler.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rd.ed.(CincinnatiOH: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1997),238.文化冲击给旅居者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体验文化冲击很可能使人们成为双重文化者或多重文化者。这一时期约三到四个月。

图 1 文化适应过程的U形模式

3.恢复期:这一时期个体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有了新的认识,个体开始承认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开始在感性和理性上认识人与人的不同,并改变自己的期望去适应新的环境。

4.适应期:在这一阶段,个体开始逐渐适应新文化环境的生活,开始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获得对东道国文化的信任和理解,开始在新异的环境中塑造和发展新的自我,并产生帮助其他“局外人”进入这种文化的满足感。开始发现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且重构个人对所在国社会的适应性。②W.B.Gudykunst,Y.Kim.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d ed.(New York:McGraw-Hill,1992),215.

Drew Nesdale和社会文化学家 H.DouglasBrown(1987)的研究结果也得出了类似的四个阶段。Drew Nesdale将其分为:欣快阶段 (euphoria stage)、休克阶段 (cultural shock stage)、反常期 (anomie stage)、同化或适应阶段 (ass imilation or adaptation stage)。③Drew Nesdale,Anita S.Mak.Imm igrant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and host country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0,(10):483-495.H.Douglas Brown则分为新奇阶段、文化冲突阶段、复苏阶段和文化融入阶段。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于 1975年提出了文化适应的五阶段模式假说:接触阶段、不统一阶段、否定阶段、自律阶段和独立阶段。④徐光兴:《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援助》,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4页,第 12-15页,第 10页。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适应摧毁了个人在旧有文化脉络中形成的体系,重建了一个新的安定的体系,但并不是每个人进入新文化时都会带着一种兴奋感,有些人并没有经历过所有的阶段,而有些人可能要反复经历多次。异文化与母体文化的差异指数、与异文化接触的形态、个体的适应能力、个人生活背景等的不同都会影响文化适应的过程,因而文化适应过程是因人因时而异的。⑤徐光兴:《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援助》,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4页,第 12-15页,第 10页。

大多数人虽然在不断适应新的文化,但是仍然保持原文化的许多价值观、习俗以及交流方式。虽然文化的许多部分都经常改变,但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却拒绝根本性的改变。⑥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45页。陈向明 (2004)也认为,在跨文化环境中,一个人不仅不能完全放弃自己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本土文化,而且必须对自己目前赖以生存的课题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融合。要获得一种生活上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移居他乡的人必须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⑦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294页。

(二)葛兹的文化变化曲线

在U形模式的基础上,跨文化研究专家葛兹 (1991)根据进入异文化环境中个人的不同情况,归纳出三条“文化变化曲线”。⑧徐光兴(如图 2)此图以情感的动向和变化为纵轴,以时间跨度为横轴,以静态的方式显现了动态的文化适应过程。与U形模型相似,葛兹将文化适应过程分多幸期、文化冲击阶段、文化变化和文化适应。但葛兹所提出的“文化变化曲线”完善了U形模式。它不但可以反映文化适应的阶段,而且可以反映文化适应过程中处于文化适应曲线不同位置的个体的文化适应类型。处于图中 A位置的人是那种对异文化始终持否定态度的人,是典型的固执型人;处于图中 B位置的人对母体文化和异文化都持中性态度,接受母体文化和异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成为统合型人;相对于母体文化而言,处于图中 C位置的人对异文化的态度更积极些,他们融入了当地文化环境而成为“归化”型人。

图 2 葛兹的文化变化曲线

:《跨文化适应的留学生活: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援助》,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4页,第 12-15页,第 10页。

(三)惊奇和理性寻求模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从一种组织文化进入到另一种组织文化时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路易斯 (Louis)提出了惊奇和理性寻求模式。在传统的阶段模式中,个人的行为按不同的阶段发展,个人被假定在给定的时间点里,基本处于某个相应的阶段部分。但是在这种模式中,人们更多地是同时涉及该模式的各个部分。理性寻求过程是一个重复叠加的过程,是一个对某种文化经历完全不同的人在同这种新文化打交道时,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感知地图的过程。①HallBradford.AmongCulture:the Challenge ofCommunication,《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243页 ,第 254页。

图 3 路易斯的理性寻求模式

“变化”是指来自旧文化与新文化的显而易见的不同之处。进入新文化的人经过相关的培训,对新文化的不同之处有所了解,即便在感情上无法预先准备好,至少在精神上为这些变化做好准备。“差异”指的是那些个体会觉察到,但是无法预先了解到的事情。差异通常是一种个体的,情感上的反应,是人们看到变化时所产生的反应。惊奇是人们在经历了变化和差异后所必然产生的结果。人们可能会对总体的变化或者文化的差异而感到惊奇,也可能会因为自己对那些不同之处的反应而感到惊奇。“理性寻求”惊奇会自然地把人们带到一个需求理性解答的过程中去。理性的来源通常有三个方面:个人背景、其他有类似惊奇感的人,以及本人的解释。“归结原因”指的是人们所选择的寻求理性解答的各种方式,最终会导致某种原因的归结。“更新期望和框架观念”指根据找到的原因和结论,个体将接受新文化中所发生的一切,会对自己关于某些情景的期望,以及在这些情景中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由于个体对原有期望的不同,这一过程可能会经历一个往返重复。“选择行为方式”指人们根据对惊奇现象所找到的解释,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路易斯的理性寻求模式在帮助人们处理文化适应的过程时,并不是通过让人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完全避免惊奇的发生,而是通过承认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来积极寻求理性的解决方式。这种理性寻求模式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具体的交流策略为基础的。这种模式还指出,人们从一种文化过渡到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进入新文化的过程,它同时还包括了脱离旧文化的过程。②HallBradford.AmongCulture:the Challenge ofCommunication,《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243页 ,第 254页。

(四)K im的适应模式 (Adaptation Theory)

韩国心理学者金 (Yong Yun K im)对文化适应的过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③Y.Y.Kim,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8th ed.,ed.L.Samovar and R.Porter(Belmont,CA:Wads worth Publishing,1997),404-17;and,Y.Y.Kim,Communication and Cross CulturalAdaptation(Clevedon,UK:MultilingualMatters,1988)and,Y.Y.Kim,Cross-Cultural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in Reading in Cultural Contexts,ed.J.N.Martin,T.K.Nakayama,and L.A.Flores(Mountain View,CA:Mayfeild,1998),295-304.提出了适应理论。该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对个体在异文化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强调文化适应的动态本质以及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她认为,在跨文化交流中,一个文化个体或群体向另一个文化学习和调整发展涵化 (acculturation)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表现为压力 -调整 -前进这样的一个动态的形式。④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 16页。这个过程像一个螺旋式的弹簧,进两步退一步,在压力下逐步向前推进。如此螺旋式向前推进,不断地适应于异文化。个体适应快慢程度取决于个体在异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能力、交流密切程度、与本文化保持社会交流的程度、异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容纳性,以及旅居者年龄、性格、动机、自我形象等不同因素。

在这一模式中,压力被认为是正常的心理,而不是失败的表现。金认为文化适应过程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非文化(deculturation),或者说表现为某些观念或行为的文化方式的丢失。而这种丢失被描述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自然改变的一部分。金的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即可适用于移民式的长期海外生活,也可适用于短期的海外经历。

图 4 跨文化转变过程中的压力 -适应 -成长动力图

四、跨文化适应方式

跨文化适应一般要关注两大问题,一个问题是文化维持情况 (culturalmaintenance),另一个问题是接触和参与 (contact and participation)情况。根据这两个维度,Berry提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的模式:文化融合 /多文化共存、文化同化、文化隔离、文化边缘化。

从弱势文化群体的角度看,如果个体不想维持母体文化的认同,而寻求与主流文化的日常互动,那么他就使用同化(ass imil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相反,如果个体看重自己的母体文化,避免同主流文化的互动,那么他就使用分离 (separ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如果个体在维持母体文化的同时,又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那么他就使用整合 (integr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相反,如果个体对维持母体文化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又不想同主流文化互动,那么他就使用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

上述四种文化适应模式是在假定弱势文化群体有选择自己文化互动模式自由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但实际上弱势文化群体往往并没有选择自己文化互动模式的自由。如果主流文化群体强制推行一定的文化互动模式,或者限制弱势文化群体选择文化互动模式的自由,那么文化适应的模式的描述则不同。

对于弱势文化群体而言,一旦主流社会要求采用分离的形式,那么适用于弱势文化群体的“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就要用“隔离”(segregation)来代替。依此类推,如果主流社会选择同化的文化互动模式,那么相对于弱势文化群体而言,同化的文化适应模式就应该由“大熔炉”(melting pot)来代替。如果主流文化群体选择这种同化的文化互动模式并且具有强制性,那么大熔炉就应该相应地改成“高压锅”(pressure cooker)式。①John.W.Berry,Sociopsychologic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M ulticulturalism:A View from Canada.Stockholm University,Sweden 2002,13.

显而易见,只有在那些既高度自由、高度开放又不排外的多元社会中,弱势文化群体的成员才有可能选择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Berry对加拿大移民所做的研究发现,文化融合是最理想的文化适应方式,即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既保存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吸收主流文化的优秀之处,将两种文化的精髓相结合。

五、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不同因素,但迄今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分类。综合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一般说来,可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②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 6期。或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③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 46页,第 50页。。外部因素包括价值观念、文化距离、社会支持网络、环境变化等,内部因素包括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和歧视与偏见、评价和应对方式、人口统计变量等。

(一)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外部因素

1.价值观念的影响

Stephten Bochner提出影响旅居者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差异假说 (Core-Value Hypothesis)。他认为产生文化距离的主要原因在于价值观差异,它也是造成文化冲击和引起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所在。核心价值观完全相反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会很快造成仇恨和敌意。④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 46页,第 50页。B abiker,I.E.,Cox,J.L.andMiller,P.Themeasurement of Cultural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M 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and Exam ination Perfo 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gbury University.Social Psychiatry,1980,15,109-116.一些研究发现,造成旅居者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是“价值冲突”。

2.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是指由于地理和空间的遥远,文化共同点较少所产生的距离感和陌生感。④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 46页,第 50页。B abiker,I.E.,Cox,J.L.andMiller,P.Themeasurement of Cultural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M 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and Exam ination Perfo 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gbury University.Social Psychiatry,1980,15,109-116.研究表明,文化距离越小,越容易确切地理解对方。⑤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 28页。文化距离越大,跨文化交往的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的难度就越大。⑥Bochner,Stephen.Problems in Culture Learning.In S.Bochner P.P.W icks(Eds.),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1972,65-81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较中国与印度、日本和新加坡要大,因此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比到其他亚洲国家留学所受到的文化冲击要大一些。⑦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57页。与美国文化距离较近的群体,如北欧和西欧,如法国、新西兰和瑞典,产生的适应困难较少。⑧Mildred Sillema and AgnesNiyekawa,Design for Cross-Cultural Learning,1987.

3.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人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它是影响旅居者适应的一个重要社会环境因素。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就是个人能借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 (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网络的帮助,旅居者能够得到心理安全,减少压力、焦虑、无助感和疏远感,获得自我尊重和归属感。但是,这些社会支持网络也可能会阻碍旅居者对当地文化的学习以及与其它群体成员的交流进而影响他们的适应。陈向明(1998)对旅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研究发现,由于不能跟当地人进行良好的交往,中国学生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如无助感、孤独感和负罪感等。

4.环境变化

在跨文化接触中存在着一系列变化,如饮食习惯、生活节奏、气候等,这些变化会给人带来压力。Furnham和 Bochner(1986)对负面生活事件文献的批判性回顾中,提到在生活变化与身体、心智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生活变化和心理失调的平均相关在 0.35。⑨Furnham A,Bochner S.Culture shock:Psychological relations to unfam iliar environments.London:Methuen,1986,109~112.也就是说,跨文化接触带来的生活变化会影响人的心理适应。

(二)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内部因素

1.民族中心主义

人类学家认为民族中心主义 (ethnocentris m又译为民族优越感)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心理倾向。Sumner首次将这一名词引入文化研究。⑩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 333页。在民族中心主义作用下,人们用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去判断别的文化人群的行为方式,以刻板印象的方式来看待其他文化的成员,常常下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化而贬低其他文化。在跨文化交往中,民族中心主义会妨碍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2.刻板印象和歧视与偏见的影响

种族歧视对心理与社会适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研究发现种族歧视和旅居者的心理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从文化距离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应该比较容易适应日本的环境,但是很多研究都发现与西方人比较,中国人在日本的适应比较差,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在日本受到了歧视。因此,可以看出歧视与偏见也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①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 6期。

3.评价和应对方式

对生活变化的不同认知和评价方式,也会影响旅居者的适应。在生活变化的认知评价方面,研究的比较多的是旅居者的期望。期望是指旅居者在进行跨文化接触之前,对跨文化接触的想象。现实的、与实际体验匹配的期望,能促进旅居者良好的适应。很多研究发现当旅居者期望比较低时,实际的生活满意度会增加。

另外旅居者的外语熟练程度、先前的海外经历、跨文化训练的经历、对东道国的文化的了解、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和教育等也影响其适应情况。

六、简要评述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源于西方国家,在理论界已构筑了一整套的概念体系,现有的国外文献绝大部分是关于在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世界学生的适应与回国的问题及其他有关问题。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西方的跨文化适应理论是否能够完全解释外国人在中国的文化适应,西方的话语体系模式是否完全适合解决本土文化环境中的文化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在外部效度方面,现有的文化适应研究的范围比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外部效度,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扩大研究群体和层次。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在国外的中国人特别是留学生,或者华裔的文化适应。如陈向明的《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是这一方面研究的代表作,由于海外有大量的中国的学者的存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 UM I论文数据库检索中用 acculturation和 Chinese检索摘要 (1950-2005年),就可以查到 356篇论文。②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 6期。另外是少数民族群体在汉族主导地区的文化适应,其中最多的是社会学方面的“涵化”研究。当今开放的中国,日渐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吸引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专家来华讲学。跨文化的接触带给外籍教师的不仅是新奇和神秘,也会带来焦虑和压力。跨文化适应的失败会导致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的困难,甚至会影响他们回国后对东道国的评价。因而研究来华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不仅成为现实需要,也将扩展跨文化适应研究的领域,丰富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内容。

从 Redfield,Linton和 Herskovits对文化适应的经典定义可以看出,主流文化群体也会受到移入群体文化的影响,因而主流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来华外籍教师的移入对其所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对其所居住地的群体的影响等。

研究影响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个体在再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习得过程及机制,有助于旅居者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预备,提高跨文化适应程度,而对跨文化适应的外部因素也应受到进一步关注。研究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与当地人交往等外部因素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将有助于东道国从“他者”的眼光反观自身,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如何营造宽松的社会支持环境,促进旅居者的文化适应也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G03

]A

1003-4145[2011]04-0044—06

2010-11-12

王丽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经济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蒋海升)

猜你喜欢
旅居跨文化个体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