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联邻甲苯胺类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11-11-27 04:45:14楚天杰严智能赵吉寿
合成化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水杨醛苯胺无水乙醇

楚天杰,颜 莉,严智能,赵吉寿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031)

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在药学、催化、分析化学、腐蚀以及光致变色领域有重要应用[1~3]。本文用固、液相两种方法合成了两种新型联邻甲苯胺双缩水杨醛和单缩水杨醛Schiff碱配体(L1和L2,Scheme 1)。L1分别与金属离子[M=Cu(Ⅱ),Ni(Ⅱ),Co(Ⅱ)]配合,合成了三个新型的Schiff碱配合物ML1(Chart 1)。 L和ML1的结构经1H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用UV-Vis研究了L和ML1的热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L和ML1均具有较好的热致变色性能。

Chart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X-4型数字显微熔点仪(温度未经校正);Tu-1800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AVANCE Ⅲ 4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WGH-30/6型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Vario-EL型元素分析仪。

所用试剂和溶剂均为分析纯。

1.2 合成

(1) L1和L2的合成

固相合成法: 在玛瑙研钵中加入研细的联邻甲苯胺2.547 g(12 mmol),水杨醛2.7 mL(24 mmol)[r=n(联邻甲苯胺)∶n(水杨醛)=1∶2]及50%冰醋酸5滴,研磨30 min后变为黄色。抽滤,滤饼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减压干燥得黄色粉末L1,收率92%。

投料比按r=1∶1,用类似方法合成淡黄色粉末L2,收率83%。

液相合成法: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联邻甲苯胺2.547 g(12 mmol)的无水乙醇(20 mL)溶液和水杨醛2.7 mL(24 mmol)的无水乙醇(10 mL)溶液,搅拌下回流反应3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减压干燥得L1,收率89%。

投料比按r=1∶1,用类似方法合成L2,收率70%。

(2) ML1的合成(以CoL1为例)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酸钴748 mg(3 mmol)的无水乙醇(15 mL)溶液,搅拌下缓慢滴加L1420 mg(1 mmol)的无水乙醇(10 mL)溶液,滴毕,回流反应3 h。冷却至室温,抽滤,滤饼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真空干燥得黄色针状晶体CoL1。

用类似方法合成土黄色针状晶体CuL1和黄绿色针状晶体NiL1。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与表征

L1,L2和ML1的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 UV-Vis和FT-IR数据见表2。从表1可见,C,H,N含量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其实际组成与预期一致。

从表2可见,在L1,L2和ML1的结构中,伯氨N-H伸缩振动吸收峰(3 188 cm-1)已消失,而碳氮双键吸收峰(1 593 cm-1~1 616 cm-1)出现,证明产物的生成。3 386 cm-1~3 500 cm-1出现的宽峰为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此峰在配合物中消失,说明配体已去质子化;配合物中C-N和C-O伸缩振动吸收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红移,说明N和O原子参与了成键;配合物中512 cm-1~539 cm-1出现了新峰,归属为金属离子M-O与M-N键的振动吸收峰,说明配体去质子后与金属离子M配合,形成了M-O和M-N键[5]。

从表2还可见,配体中366 nm的吸收可归属为n-π*跃迁,279 nm~280 nm归属为苯环π-π*跃迁,214 nm归属C=N与C=C共轭的π-π*跃迁。在配合物中,这些吸收峰均发生明显的红移,说明形成了配合物[6]。

表1 L1,L2和ML1的元素分析数据

表2 L1,L2和ML1的UV-Vis和IR数据

*IR吸收峰参考文献[4]方法指派; L1的1H NMRδ: 2.49(s, 6H, CH3),6.90~7.50(m,14H,ArH), 9.50(s,1H, N=CH), 8.66(s,2H, ArOH[10])

2.2 L1,L2和ML1的热致变色性

L1,L2和ML1的热致变色性能见表3。从表3可见,配体L1和L2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当L1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后,L1的热致变色性能发生改变,形成了新的热致变色化合物,并且其热致变色性能比配体的敏感性有很大提高[7~8]。一般认为水杨醛缩芳胺类化合物的热致变色机理为:在基态时,其结构存在烯醇式和顺酮与反酮式之间的互变异构[9]。

表3 L1,L2和ML1的热致变色性

3 结论

(1) 用固、液相两种方法合成了两个新型的Schiff碱配体(L1和L2),实验表明固相合成法的产率高于液相合成法,而且操作方法简单; (2) 用液相法合成了三个新型的金属配合物Cu(Ⅱ)L1,Ni(Ⅱ)L1和Co(Ⅱ)L1; (3) 五个化合物都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即该类化合物的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颜色变化,且热致变色视差较为明显,具有实际的应用。

[1] 颜丽,赵吉寿.含硫Schiff碱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合成化学,2010,1(18):86-89.

[2] 赵吉寿,颜莉,代建辉.一锅法合成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J].合成化学,2009,3(17):366-367.

[3] 赵吉寿,颜莉,代建辉.有机物模板合成磷酸铝[J].合成化学,2005,1(13):41-44.

[4] Leo D Frederickson Jr.An infrared study of the C N stretching vibration in azine derivatives of aldehydes andketones[J].Spectran Labaratories,Inc Denver Colo,1964,36(7):1349-1355.

[5] 郝玉英,郝海涛,王华,等.1,5-萘二胺衍生物的光谱分析及发光性能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524-1527.

[6] 易国斌,崔英德,陈德余.生理活性氨基酸Schiff碱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2001,18(5):252-254.

[7] Maurya M R, Chandrakar A K, Chand S. Oxovanadium(Ⅳ) and copper(Ⅱ) complexes of 1,2-diaminocyclohexane based ligand encapsulated in zeolite-Y for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styrene,cyclohexene and cyclohexane[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7,270:225-227.

[8] 刘卫军,熊国宣,黄海清.二茂铁基席夫碱及盐的合成与导电性能[J].化工学报,2007,58(05):1331-1336.

[9] Hadjoudis E, Mavridis I M. Photochromism and thermochromism of Schiff bases in the solid state:Structural aspects[J].Chem Soc Rev,2004,33:582-587.

[10] Khoo L E, Smith F E.Tin-oxygen coordination in dimethyltindichlorideN-arylsalicylideneimine complexes[J].Polyhedron,1982,1(2):213-221.

猜你喜欢
水杨醛苯胺无水乙醇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一种有效回收苯胺废水中苯胺的装置
能源化工(2021年6期)2021-12-30 15:41:26
活性炭对水体中典型醛肟类选冶药剂的吸附研究
无水乙醇辅助低温直接法制备碱式碳酸镁晶体
1,3-丙二胺缩水杨醛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近红外性能研究
超声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和聚桂醇治疗单纯性肝、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15
抗氧剂壬基二苯胺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合成化学(2015年9期)2016-01-17 08:57:20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应用化工(2014年10期)2014-08-16 13:11:29
选择性响应Cu2+、Ag+及阴离子的菲咯啉-水杨醛荧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