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帆
预算管理是国际上大企业大公司通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一个企业通过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分别提出了了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佳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就要求企业用编制预算的办法来规划和监控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来促使企业达到计划的目标。本文就对全面预算体系对企业在规划监控经营活动的作用来浅析该体系的构建对企业的重大必要性和构建方法。
企业构建全面预算体系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指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在于它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企业实行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还不能从战略高度整合资源和聚合力量。只有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协调价值链、供应链、作业链之间的关系,保证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和预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为出资人对企业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出资人提供了合理有效监督的平台,有利于出资人履行职责,也有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价、考核和奖惩。
全面预算管理能促进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不断改进各项消耗标准、现金安排等基础工作。
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业目标得以具体化。协调企业资源,使企业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为企业考核、奖励、激励员工提供了依据。
全面预算体系的构建
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呢?
首先应设置明确的预算目标。企业必须制定明确可行的具体预算目标,包括销售收人、利润等。目标要先进、科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实际情况。其次应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制度的有效建设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得以实施的保障。
设计预算编制的总流程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三种方式。建立预算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以工业企业为例):
一、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都以销售预算作为基础。
二、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是所有日常业务预算中唯一使用实物量为计量单位的预算,其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存货、生产量。
三、直接材料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同时要考虑原材料存货水平。
四、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预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五、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其预算的编制稍有不同。
六、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
七、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预计发生的应交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而编制的。
八、期末存货预算。
九、销售费用预算。是以销售预算为基础,要分析销售收人、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
十、管理费用预算。在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时,要分析企业的业务和一般经济状况,务必做到费用合理化。
十一、投资决策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通常涉及到长期建设项目的投资投放与筹措等。
十二、现金预算。是以日常业务预算及投资决策预算为编制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原则编制的有关预算的汇总。
十三、财务费用预算。是根据企业预计支付的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公司债券利息等扣除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而得。
十四、预计利润表。
十五、预计资产负债表。与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内容、格式相同,只不过数据是反映预算期末的财务状况。
十六、预计现金流量表。一般根据日常业务预算、投资决策预算形成的现金流人、流出预算与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等分析编制。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