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志福 何小女 陈常莲 范 晖
1.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浅谈 PBL教学法在中医推拿 (按摩)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艾志福1何小女1陈常莲2范 晖1
1.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中医推拿 (按摩)技能课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的课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临床能力的高低。经过在本校部分推拿 (按摩)技能课程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推拿 (按摩)技能;应用
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orrows于 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疾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2],它对培养学生自学、实践、创新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在本校部分推拿 (按摩)技能课程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思路设计 创设问题—自主探索—分组讨论—汇报总结—分组练习—评价反馈。
1.2 实施过程
1.2.1 创设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问题,这些问题提前 1周发放到学生手中。所有问题均根据具体病例进行创设,起到引导学生操作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和作用。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处理?”的逻辑关系,设计问题 “诊断是什么?”、“发病机理是什么?”、“怎样确定治疗原则?”、“如何制定治疗计划?”、“如何具体实施治疗计划?”。例如:在学习 “落枕”时,可提出 “什么是落枕?如何诊断?”、“落枕的发病机理是什么?”、“落枕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落枕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如何具体实施治疗”等等。
1.2.2 自主探索
学生在所提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查阅书籍、文献,对涉及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分析,探索所提问题的最好答案。学生经过自主探索的过程,能够理解和把握每项操作的基本要求及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为下一步分组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1.2.3 分组讨论
教师在推拿 (按摩)技能教学课堂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实用、合理、科学的操作方式。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互相补充,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小组里较成功的结论,并由小组长作为分组汇报的发言人,演示操作步骤。
1.2.4 评价总结
教师根据分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解决分组讨论中存在的争议较多的操作问题,总结归纳技能操作中的重点、难点,点明每项技能操作的操作原则,示教每项操作关键步骤的规范动作。
1.2.5 分组练习
学生分组配对,相互间进行技能熟练程度练习。其间教师根据所学病例扮演“病人”来评价与指导学生操作练习,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同时引导学生少走弯路,确保操作正确。
1.2.6 评价反馈
每一病例的技能操作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抽考,分析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具体的修改思路,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真正掌握该项操作技能。
应用PBL教学法的班级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应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 (表1、表2中列出了其中两个班的考核成绩对照情况)。
表1 实践操作成绩情况统计表
表2 理论成绩情况统计表
PBL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故,老师教得多,学生背诵得多,并不代表学生学习得多。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应该改革,应该重点培养学如何去学习的能力。而 PBL教学法就是因此而产生的,正契合了这种需求。建构主义还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上治病救人特别强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 “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而辨证施治。而不应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照搬照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相差太大,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中医学的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其教学方法的应用。基于建构主义的 PBL教学法,强调的正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1]林雪金.PBL教学法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65.
[2]陆建霞,陈正平.浅谈 PBL教学法在临床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 [J].华章,2008(8):67.
R244.1
A
1007-8517(2011)10-0038-02
艾志福 (1977—),男,硕士,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E-mail:azf0791@163.com。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