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信 瑞 曲丹华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本文拟调查 CR照相过程中受检者胸部的吸收剂量,以便做好受检者非照射部位的防护,尽量减少对受检者的副损伤。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放射线科随机寻找 50名需要照射胸片的患者记录每个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并根据体重设置相应参数。
1.2 仪器 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HG101-1A热释光退火炉;热释光剂量计 (TLD):为组织等效性好的 LiF(Mg,Cu,P)粉末,封装于塑料管中备用;CR型 X射线机。
1.3 方法〔1,2〕将 LiF粉末放入铅饭盒内,在热释光退火炉中240℃退火 10 m in取出,放在铅版上冷却,取适当剂量在 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中测量本底,记录;将其余 LiF粉末放在铅箱中备用。制作LiF-TLD管:取塑料管数根,每根塑料管平均截成三段;将每个小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并马上用钳子压平使其冷却封口;再用 LiF粉末加样器将每个小管装满 LiF粉末,加热管的另一端,封口,LiF-TLD管制作完成,放在铅箱中备用。测量前,将 9个 LiF-TLD管粘贴于检测服的背侧面,标号为 1~9,测量入射剂量;同样将 9个 LiF-TLD管粘贴在检测服的腹侧面,标号为 a~i,测量出射剂量,其位置如图 1所示,与1~9号管位置与 a~i号管位置错开,避免影响出射剂量的检测。照射前让患者穿上检测服,选择胸部后前位照射,照射后将每个检测服上的 18个 LiF-TLD管取下,分别放入 50个信封内,封口,并在信封上标记好每个患者的名字,放入避光的袋子中。用同样方法测量人体体模个器官的吸收剂量,与患者的剂量做比较。将检测完的 LiF-TLD管带回实验室利用 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测量数据。
1.4 结果 体模体表 1~9点吸收剂量 (m Gy)分别为5.499 53,5.949 19,5.563 12,6.166 83,5.833 75,5.742 91,5.731 55,5.969 25,5.949 94。在 80 kV,20 mAs的条件下体模各个内脏器官的吸收剂量 (m Gy)分别为红骨髓 0.393 1,甲状腺 0.099 2,乳腺 0.055 68,骨 0.019 59,性腺 0.208,肺 0.886 8,其余组织或器官 1.622 4。50名受检者的平均体表吸收剂量为0.660 736;以其中 1人为例,根据其体重等各方面情况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具体检测数据见表 1。
图 1 18个 L iF-TLD管在体表的位置
表 1 患者的人体吸收剂量
CR即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其工作原理为:①X线曝光使IP影像板产生图像潜影。②将 IP板送入激光扫描器内进行扫描,在扫描器中 IP板的潜影被激化后转变成可见光,读取后转变成电子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将数字图像显示出来,也可打印出符合诊断要求的激光相片,或存入磁带、磁盘和光盘内保存。CR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IP影像板可适用于现有的 X线机上,直接实现普通放射设备的数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降低病人受照剂量,更安全。CR对骨、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明显优于传统的 X片成像;易于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肺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 X线成像;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 X线图像;用于胃肠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黏膜皱襞上,CR(数字胃肠)优于传统 X线图像〔3〕。
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热释光剂量仪和热释光剂量计。热释光剂量计也称热释光元件,目前由 LiF、CaSO4等磷光物质中掺杂少量的激活剂配制而成,Mg、Ti等金属可以是粉末、塑料化合物、玻璃、烧结片或单晶体。具有晶格结构的固体,常因含有杂质或其中的原子、离子缺位、错位而造成晶格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其周围电中性状态的破坏,从而形成带电中心。带电中心具有吸引异性电荷的本领。若带电中心吸引异性电荷的本领很强,甚至把异性电荷束缚住,则称之为“陷阱”。束缚异性电荷的能力,即称为陷阱深度。当固体受到辐射照射时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其正常位置 (禁带)跳到导带,直到被陷阱捕获为止。如果陷阱深度很大,那么常温下电子将长久地留在陷阱之中,只有当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它才能从陷阱中逸出,当逸出电子从导带返回到禁带时,即发出蓝绿色的可见光或紫外光,发光强度与陷阱中的电子数成正比,而电子数又取决于材料所受照射的剂量。所以,测量发光强度,即可推算出受照剂量。实验中利用 LiF粉末分别测量出受检者的入射剂量和出射剂量,用专业公式计算出吸收计量并研究其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首先测量并计算了体模体表 1~9点吸收剂量,然后在 80 kV、20 mA的条件下测量并计算了体模各个内脏器官的吸收剂量。而 50名受检者的平均体表吸收剂量为0.660 736。因此,在对患者进行 X线照射检查时应注意防护。现已证明,提高诊断水平和改善防护设施是降低全民剂量负担的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更不能忽略〔4〕。为此,X线检查时应严格控制工作条件,熟练操作,并做好受检者非照射部位的防护,在保证影像质量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1 岳保荣,范瑶华 .我国 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体表剂量水平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4:118-20.
2 Samei E,FlynnMJ.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detector performance for 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 s〔J〕.Med Phys,2002;29:447-59.
3 MillerDL,Stephen B,WagnerLK,et al.Quality imp rovement guidelines for recording patient radiation dose in the medical record〔J〕.J Vacs Interv Radiol,2004;15:423-9.
4 Fischbach F,Ricke J,Freund T,et al.Flat panel digital rad iography compared with sto rage phosp hor computed radiography:assessment of dose versus image quality in phantom studies〔J〕.Invest Radiol,2002;37: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