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彪
摘要:所谓“点”,就是抓住概论课所涉及的某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片面而深刻地研究;所谓“面”,就是概论课教材的全部内容,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时较长,只有把“点”与“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从概论课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点与面”的不同功能,分析“点与面”结合的必要性,探讨概论课教学中如何运用“点与面”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方式。
关键词:概论课教学;“点与面”;有机结合
“点与面”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把“全面系统地基本掌握”与“片面而深刻地钻研”统一起来,既统筹安排、又有所侧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值得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教学中尝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功能与概论课的内容和特点相吻合。
一、概论课教学中采用“点与面”相结合的必要性
1.概论课的内容和特点,为采用“点与面”相结合教学方法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概论课的内容,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第一章是全书的总论,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内涵及各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二章阐明各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三至第七章分别阐述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几大理论——新民主主义论、社会主义改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第八至第十一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第十二至第十五章是就某个具体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所提出的理论,主要有“一国两制”构想、外交理论和战略、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可见,概论课内容非常丰富。
概论课的特点在于:(1)内容的广泛性。概论课教材内容共有十五章,包含不同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从学科属性来看,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历史、管理等不同领域的各门学科。(2)内容的多变性。作为不同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其内容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新问题的出现,指导思想的内容和提法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新思想、新內容的不断出现使这门课程的内容具有多变性特点。(3)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性。概论课教材内容涉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又必须为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找到解决的路径和方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所以,其内容具有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性。
正是由于概论课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运用“点和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既全面掌握概论课的基本理论,又为当今自主性较强、兴趣各异的学生开展“片面而深刻”的探索性学习提供空间。
2.“点与面”教学方法的不同功能,决定了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点与面”相结合的必要性
强调“面”的教学,其主要功能在于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及指导作用,这无论对于教师较好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为了学生考研、竞争上岗、公务员考试等都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为配合“点”的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而强调“点”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热点、焦点问题。
3.运用“点与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兼顾传播社会科学知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运用“点与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一种尝试,很有必要。
二、“点与面”相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
由于“点”与“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功能,在概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既不能因强调“点”而忽视了“面”,也不能为了强调“面”而不关注“点”,把“点”与“面”相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1.熟悉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概论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干课程,其内容较多、课时较长、涉及面较广,如何上好这门课,是颇费一番工夫的,因此,熟悉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为了根据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实际,并结合中学课程的深浅程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
2.设计好考试试卷,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复习考试环节上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每学期的试卷内容要覆盖教材的每一章,而且,在复习考试阶段,只能告知学生考试题型,不能出带有明显指向性的复习提示或画出考试重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故意为难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基本原理,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3.适当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深化对某些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理解
概论课涉及面广,对每一方面的理论问题要深入分析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寻找一些当前的热点或焦点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热点或焦点问题的现状、成因、影响和目前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比较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认识繁杂多变的社会、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中加强能力培养
《概论》课是一门与社会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大多数高校都对《概论》课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课,因此,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就是要引导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选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比较有意义又能较好完成实践调查的主题。提出参考选题之后,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选择调查主题,因为,只有明确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才能找到有益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出调查报告的前提,同时,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点与面”相结合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施“点与面”相结合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取得预期的实效:
1.处理好教师教学主导性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导而不学或学而无导,都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特别是在组织和实施“点与面”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要求教师与学生的紧密配合,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认真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拓宽学习视野,对学生要循循善诱。
2.处理好全面而肤浅学习与片面而深刻探索的关系
《概论》课的内容是介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由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概论课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系统掌握教材内容只能是全面而肤浅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概论课的基本命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很有必要。
处理好教务部门的有关规定与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关系。教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操作规程及有关考试和考查的规章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原则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是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水平。两者的共性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实践中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作为教师,既要坚持原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灵活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