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登锋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中逐渐趋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大都采取“填鸭式”教学,尤其数学作为理科教育,教师采取“题海战术”,硬性要求学生练习,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应扭转这种局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着重探讨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迁移思想;高中数学;应用
所谓迁移指的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简单言之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中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我们知道高中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衔接性,其中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助长性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或迁移的干扰、抵制性迁移)。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正迁移思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生活引导学生的迁移思想,实现生活知识向数学知识的迁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概念、原理都源于生活,追求的教学目标在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中蕴涵着生活中多样的语言,其实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将生活语言提炼成为数学知识、概念,那么学生就会对数学有种熟悉感,形成情感上的迁移,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如:映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极限、焦点、焦距、向量等都可以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说明数学概念。金章茂编译的前苏联一位数学家的一本书《没有公式的数学》,在书中他把很多数学道理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话给出了说明,使人们不用公式,不用严谨的证明一样能理解数学,而且还能直接感知数学。如:在数学归纳法教学中我运用多米诺骨牌游戏将相邻两块摆好,前一块如果倒下则能把下一块砸到,这样连续实现传递,用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产生情感思维,深入探究关于n的命题成立,为什么可以假设n=k时命题成立。
二、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一种新知识的学习无不是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过程,各种知识对人的大脑皮层的刺激与反应的影响相似因素越多,越容易引起迁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探究新知识,以此推动新旧知识的正迁移发展。在此,知识间的类比是实现新旧知识有效迁移的最佳途径。许多新知识都是在原有基础知识之上创新、探究、实践、总结得出的理论。如:在学习椭圆和双曲线前,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之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探究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呢?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又会是什么呢?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此作为教师应注意的是:清晰地区分开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强调知识间的不同点,促进学生的正迁移思想,防止负迁移的产生,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通过各学科之间的相连之处,实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
数学知识是基础性学科之一,并且在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中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有的学者将数学学科比作是DNA,即: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说明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可以使得其系统化,其中数学知识的计算、概念、原理等直接影响着另一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它们的独立都是通过数学知识研究而得以实现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观去看待世界,用数学知识去解析现实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在知识领域中的重要性,感受其价值的所在,从而有效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关系着计算机中的动漫设计、家装设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关系着建筑专业中的图纸设计、构建等等。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介绍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迁移,这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也是数学知识本身教学的需要。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案,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新课改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诱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金章茂.没有公式的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02.
[2]周春荔.数学创新意识培养与智力开发[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忠林.数学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4]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72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