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访问奶农合作社

2011-11-14 01:08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奶农牛奶民主

文|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Dairylea拥有2300个农场成员,遍布美国东北部纽约、宾夕法尼亚、佛蒙特、马萨诸塞、新泽西等五个州,是美国东北部最大的牛奶销售合作社,每年向市场提供55亿磅原料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美国100个最大合作社排行榜中位居前50位。

由于多年来研究合作社问题的缘故,笔者一直想访问美国的农民合作社。一次借到普渡大学出席“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的机会,顺便拜访了纽约州立大学莫里斯维尔分校(Morrisville StateCollege),并与当地最大的奶农合作社Dairylea合作社股份公司(DairyleaCooperative Inc.)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风险管理专家爱德华(EdwardW.Gallagher)进行了交流,他同时还是美国奶农协会(DairyFarmersofAmerica,DFA)的副总经理。

美国的合作社多为合作社企业(Cooperative Inc.),但也叫做合作社(Cooperative)。Dairylea的总部设在著名的雪城锡拉丘兹,成立于1907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Dairylea拥有2300个农场成员,遍布美国东北部纽约、宾夕法尼亚、佛蒙特、马萨诸塞、新泽西等五个州,是美国东北部最大的牛奶销售合作社(marketing cooperative),每年向市场提供55亿磅(1磅≈0.45千克)原料奶,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美国100个最大合作社排行榜中位居前50位。

从历史上看,Dairylea就是为了保护奶农的利益,而由奶农自己成立的组织,并由奶农自己管理和控制,爱德华说:“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稳定市场、提高奶农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众多创造利润的项目,使奶农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0世纪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确保牛奶价格水平的稳定,美国的奶农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当时,奶农所销售每夸脱(1夸脱≈1.1升)牛奶的价格只有2美分,而平均生产成本就达到了4美分。并且奶农在价格谈判中完全没有地位,价格被强大的收购商所垄断,而数量巨大的奶农“要么接受,要么离开”。

为了生存,1907年8月25日,纽约州奥兰治县的700个奶农组成了奶农联盟(Dairymen's LeagueInc.),该组织拥有14700头奶牛,这就是美国最早的由农场主主导的奶农合作社,到了19世纪20年代,该合作社的成员超过了10万个农场。1923年,合作社把自己的产品统称为Dairylea,并逐渐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牛奶品牌。1969年,合作社改名为Dairylea合作社股份公司(DairyleaCooperativeInc.),奶农的联系更加紧密。

1988年11月,合作社终止了Dairylea品牌牛奶的销售,转而投资美国东北部的牛奶加工企业。截止到目前,合作社已经在牛奶关联产业中投资了1000多万美元。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起,Dairylea又重新开始了牛奶市场的服务和组织业务,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目前,合作社已经成为美国东北部最大的原料奶提供商,并和这一地区所有牛奶加工大企业签订了牛奶销售合同。

1999年,Dairylea和DFA东北区分会合作,构建了牛奶市场服务系统(DairyMarketing Services,DMS),这个系统为9500个奶农提供生鲜牛奶市场销售服务,年销售量达到160亿磅。

Dairylea既是DFA的团体会员,又通过DMS为其成员服务。多重身份使得Dairylea也具备了多重服务功能:一是作为合作社,Dairylea把成员奶农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保护奶农利益;二是DMS系统为其成员奶农的生鲜奶销售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美国东北部奶农原料奶的销路和价格都能够得到保障;三是Dairylea和美国东北部重要的奶制品加工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价格平衡的平台,共同构建了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这样既能够保障奶农的利益,又可以使加工企业有利可图,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从而使奶制品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次会谈以及会谈后认真研读爱德华提供的有关资料,笔者对美国的农民合作社有了进一步了解,一些长期困扰笔者的问题有了初步答案。比如,最大的问题:农民合作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组织?通常的说法就是“民办、民管、民受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就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从形式看,Dairylea的“自愿联合”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强迫奶农加入或者不加入,但似乎很难谈得上“民主管理”,因为Dairylea本身是一个企业性质的机构,当然要按照企业的规则进行管理,并没有给加入的奶农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但Dairylea无疑又是一家合作社。否则,就无法解释其成员奶农经常讲到“我是Dairylea的一份子”时的那份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实际上是奶农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的反映。既然利益保护的目的达到了,是否参与管理难道还很重要吗?

所以,合作社发展中的“民主管理”很有可能是个误区。笔者查阅了国际合作社联盟各个时期的章程,都没有发现和“民主管理”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比较接近的是“民主控制”。即使是早期的罗虚代尔八项原则,也是:(1)入社自愿;(2)一人一票;(3)现金交易;(4)按市价销售;(5)如实介绍商品,不短斤少两;(6)按业务交易量分配盈利;(7)重视对社员的教育;(8)政治和宗教独立。根本就没有“民主管理”的概念。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把罗虚代尔合作社的原则列为联盟章程,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办社原则,所有加入该组织的成员,首要条件就是要承认罗虚代尔原则。后来在修订时,才加上了“民主控制”原则。记得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时,苑鹏教授曾提议把“民主管理”改成“民主控制”,当时收到了很多起草小组成员的反对,由于反对的意见占大多数,所以她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今天看来,这种“民主”出来的结果并不一定正确。

通过这次访谈,结合笔者对国内合作社的调研,所谓的“民主管理”,在合作社规模较小的时候是适用的,或者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效率就成为其发展的生命线,过分强调“民主管理”一定会以失去自身的经营效率为代价,农民的利益保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起码是方向之一)可能是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新一代合作社”,也就是Dairylea的运作模式。

猜你喜欢
奶农牛奶民主
送牛奶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炫彩牛奶画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抗议
喷奶粉
神奇的牛奶树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