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吊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挥臂能力的影响

2011-11-09 03:37赵文革梁轶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肌群上肢排球

赵文革,梁轶伟

(1.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北京 10008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悬吊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挥臂能力的影响

赵文革1,梁轶伟2

(1.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北京 10008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运用悬吊训练仪器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实验性研究。通过悬吊力量训练组与传统力量训练组的比较分析,结果证明经过十四周的训练,悬吊力量训练组的挥臂能力有了显著性提高,说明悬吊力量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是有作用的,为利用悬吊训练仪器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挥臂能力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向技术全面、细腻、追求高空优势、高超技巧、高强度的全面对抗发展。无论技术、战术如何发展,没有进攻就没有得分。强攻扣球不仅是进攻得分最有效手段,也是衡量一个队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其中挥臂击球是扣球各环节中的关键,挥臂能力也被认为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专项身体素质之一。

传统训练只认为上肢是直接参与运动的,所以片面训练上肢力量,忽视了核心部位对于上肢的重要性。核心部位力量训练近几年从国外传入中国,已经在体育运动中广泛运用,并证明了核心部位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竞技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悬吊力量训练作为核心力量训练的一种,是让身体处在高度不稳定状态下进行各种力量练习的仪器,通过增强核心力量和核心稳定性来提高体能水平及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并且悬吊力量训练用于排球运动员中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笔者通过利用悬吊训练仪器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力图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男子排球代表队队员,样本含量为14。队员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人。Ⅰ组为“悬吊力量训练组”,即实验组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悬吊训练。Ⅱ组为“传统力量训练组”,即对照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实验前把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的各项内容通过SPSS 13.0软件的独立T检验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内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实验要求。

表1 实验对象一般情况

1.2 训练方案

在实验中,实验组的训练安排:上肢训练先进行四组卧推练习,再在悬吊器上进行四组俯卧撑练习,腰腹训练采用俯桥收腿、侧桥抬腿和背桥收腿。具体强度和量见表2。

表2 实验组力量训练方案

对照组的训练安排,上肢训练采用负重卧推。腰腹训练采用仰卧起坐、侧屈起和背屈起。具体强度和量见表3。

表3 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方案

1.3 训练方法的依据

在采用北京体育大学校男排传统力量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加上笔者对悬吊训练方法的学习及咨询相关专家,结合悬吊训练器材本身设计出一套动作结构与传统训练模式相似的练习方法。训练量和强度的制定上,主要以运动员平时训练的强度和量作为依据。在训练过程中,实验组上肢训练一半进行传统负重力量训练,一半进行徒手悬吊力量训练,而腰腹完全进行悬吊力量训练。对照组完全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因此,实验设计两组运动员练习内容的动作结构基本一致,符合实验的要求。

1.4 评定指标的测试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1]和前人认为采用掷具有一定重量的小球(垒球或实心球等)更能准确地反映排球运动员肩带肌群的爆发力[2],最终把两公斤双手掷实心球和单手掷软式排球作为评定运动员挥臂能力的检查性测验依据。在运动员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测试,记录相关数据,最后根据每名队员自身的两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5 实验控制因素

对两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训练组数进行了严格的控制。①每周进行两次力量训练,时间分别为周三和周六早8: 00~9:30分,训练周期都为十四周。②两组运动员训练组数都为上肢8组和腰腹12组。

1.6 实验相关仪器

在训练中,实验组运动员运用Redcord悬吊力量训练器进行力量训练,具体产地和功能见表4。

表4 实验组主要实验仪器简介

1.7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3.0中独立T检验、配对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对受试者实验前、后的挥臂能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及数据的处理。

实验组具体训练内容见图1~图4。

2 研究结果

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独立T检验分析,经过分析证明两组各项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后,才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图1 运动员在悬吊器上进行俯卧撑练习

图2 运动员在悬吊器上进行腹桥收腿

图3 运动员在悬吊器上进行侧桥抬腿

图4 运动员在悬吊器上进行背桥收腿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数据对比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进行独立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目测试成绩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实验分组合理,符合实验要求。

表6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双手掷实心球成绩对比

表6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双手掷实心球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双手掷实心球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组内比较增长则不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悬吊力量训练能更好地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

表7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单手掷软式排球成绩对比

表7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单手掷软式排球成绩对比,从本表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单手掷软式排球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组内比较也呈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从提高的幅度来看,实验组比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8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对比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经过SPSS 13.0软件的协方差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测试成绩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与分析

3.1 悬吊力量训练对挥臂能力的影响分析

3.1.1 核心部位肌群对挥臂能力的作用 排球扣球动作是以躯干的收腹、转体、伸肩带动上肢挥臂击球的三维合成动作[3],关节活动顺序是大关节带动小关节,躯干首先产生活动,紧接着肩带及肩关节产生活动,然后肘关节产生活动,最后是手关节产生活动。前人认为扣球时肌肉收缩的顺序是大肌群带动小肌群,即躯干肌群、肩带肌群、肩关节肌群、肘关节肌群,最后是手关节肌群[4]。所以运动员在挥臂时采用以躯干为起始加速段的鞭打动作,比以肩或肘为起始加速段的效果更佳。因为躯干上附着的都是些体积大、力量强的大肌肉群,一旦收缩就能产生很大的力。从鞭打动作动量传递规律可知,起始加速质量和瞬时速度愈大,末端关节所得到的速度也愈大[5]。因此,挥臂时必须以躯干为起始加速段。在前臂完成挥击的肌肉收缩时,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支撑,就会影响到挥臂时末速的发挥,从而影响挥臂的质量。

核心部位就是通常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具体就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也有着重要意义[6]。悬吊训练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躯干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协调控制能力等方面来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及保持其良好的竞技状态。以稳定性为核心的悬吊训练通过对躯干和四肢的训练,达到改善机体平衡和增进协调能力[7]。特别是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不稳定因素激活起人体中控制平衡及稳定性的深层小肌肉群,使这些肌群在练习过程中同样得到了改善,那么在发力过程中,躯干部位起始环节力量加大,始末端环节的速度和力得到改变,所以使得挥臂能力得到了提高。

3.1.2 核心部位肌群提高了上肢肌肉的输出效率 排球运动员在空中击球是人体失去支撑点在空中完成的动作,人体在空中挥臂击球发力主要是依靠身体本身力量。尤其是对世界超一流的强攻手几乎都采用以髋关节为转动轴,挺胸展腹,脊柱为最大后伸状态,髋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后倾,上下体呈现以髋为顶点的向后反弓,然后向前折体,上下体呈相反方向正弓的躯干动作[8]。挥臂时利用转体收腹依次带动肩、肘、腕、手各关节运动的挥臂动作。所以挥臂动作并非单纯的上肢运动,而是需要腰腹等环节协同用力的全身运动[9]。排球队员在重视上肢力量训练的同时,应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运动员腰腹的爆发力,特别是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以达到把全身的力量较好地传递到手臂上,使最后的发力环节达到最理想化。

通过进行核心训练,使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的肌肉,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协调上下肢的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挥臂动作也是多关节和多肌群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核心部位能够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收缩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上肢末端的发力创造理想的条件。

所以,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上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挥臂的运动,但是,它们的“稳定性收缩”可以为上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提高上肢肌肉的收缩力量,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整体上提高挥臂的效率,因此实验组的挥臂能力得到了提高。

3.2 传统力量训练对挥臂能力的影响分析

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以对抗阻力来表现的,排球运动也是如此。传统的力量训练一直广泛用于排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已经成为每支运动队为了发展运动员的挥臂能力及身体素质必备的练习内容。并且经过几代人的训练与探索,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虽然传统训练也使运动员得挥臂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从整体提高的幅度上不如实验组,是因为传统力量训练不能像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刺激不够。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也不能像核心稳定力量那样徒手克服自己体重进行练习,往往排球运动员完成动作都是在克服自身体重的情况下进行的。

传统力量训练也不能像核心稳定力量那样重视对身体重心的控制,也不像核心力量那样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所以最终对照组的提高幅度不如实验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系统的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和悬吊力量训练都能使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2)在传统的力量训练中附加悬吊力量训练,其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效果优于传统力量训练。

4.2 建议

1)教练员在进行挥臂力量训练时,不能光注重上肢的力量训练,更要注意躯干及核心区的力量训练,对于提高挥臂能力效果更佳。

2)教练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用悬吊力量训练器进行核心部位力量训练,相比传统训练而言效果更佳。

3)在悬吊力量训练中,教练员应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进行训练。可以先采用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待运动员适应后再逐步增加难度,以免造成运动员意外受伤。

[1]高沈阳,葛春林.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3-45.

[2]郑念军,盛慧华,蒋国栋,等.男排运动员专项力量发展水平的检查与评定[J].体育学刊,2001(6):123-124.

[3]李毅钧,郭 荣,张 欢.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

[4]党立英,金 鑫,王 娟.排球直线扣球动作的肌肉工作原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3):35.

[5]程战铭,陈亚仙.大学女排队员扣球挥臂的运动学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2(1):111.

[6]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19.

[7]孙景召.悬吊法体能训练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75.

[8]侯春俤.女子排球优秀强攻选手扣球技术的运动学模型[J].湖北体育科技,2005(1):83.

[9]邹志民.排球扣球挥臂速度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4):35-37.

Affections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the Arm Whipping Ability of Volleyball Players

ZHAO Wenge1,LIANG Yiwei2
(1.Dept.of Sports and Arts,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is project uses the equipment of S-E-T training to conduc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volleyball players through comparing the S-E-T strength training group with ordinary strength training group.The result shows that arm whipping ability in the S-E-T strength training group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fourteen weeks,which indicates that S-E-T strength training is effective for volleyball players to improve arm whipping ability.It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se of S-E-T training equipment to improve arm whipping ability of the volleyball players.

volleyball players;core strength training;arm whipping ability

G842

A

1004-0560(2011)04-0112-03

2011-05-07;

2011-06-15

赵文革(1967-),女,讲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郭长寿

◂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肌群上肢排球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