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星/宋浩昆
(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
土地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缓解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土地资源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进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对土地集约化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必要性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做出探讨。
集约化经营是一个包含了资源整合、规模经营、科学管理等在内的概念,其目的就是要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进行重组,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1]。
集约用地是指在土地资源使用量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土地的有效投入和优化土地利用与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功能。农业集约化经营,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导向,以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特征,以集中、连续投入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和劳动为手段,实现种养加工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从而达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经营方式[2]。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要改变以往的粗放经营、分散经营的状态,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通过集中各种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经营,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适度的发展规模是提高经济效益、控制市场风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3]。在任何经济领域中,企业都存在一个“最合理规模”问题,农业发展亦是如此。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从小规模家庭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第一,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农业必须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资源量占有小,其中,人均耕地面积0.1ha,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农业发展将长期面临两大矛盾,即人口增长与农产品总供给的矛盾和农产品总量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这就使得长期以来依靠资源增量来扩大总产出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将资金、技术、人力集中投放到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内涵挖潜、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实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取得农业总产出的持续递增。
第二,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来看,农业发展必须实行集约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遇到了买卖双重分散和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脱节,如何有效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开拓市场范围,靠势单力薄的千家万户是难以办到的。只有通过发展集约化规模经营,把极其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循环、大竞争中去覆盖市场、占有市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
第三,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集约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农业现代化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现代科技含量高,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机械化装备程度高[2]。现阶段,低素质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已成为农业科技进步和机械化发展的重大障碍因素之一,使农业难以从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办法中得到突破,难以大规模用机械化装备农业。发展集约化规模经营,把产供销、农工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大范围、大面积地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样也为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从实践经验来看,实行集约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农村涌现的各类专业大户和经营联合体,其经济收入比一般农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都是走集约化规模经营之路的结果。南涧县官地村无量山生态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经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营销,在2010年实现每户年收入16439元,是合作社成立之前年收入的4倍。云南省澜沧彝族自治县芒景村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带动全体村民大力弘扬布朗族茶文化,一方面保护古茶文化,另一方面实现茶叶产值大幅度提升,古树茶新叶从2005年的6元/公斤上升为2010年的60元/公斤,干茶经济效益达到200元/公斤以上。这些农村专业大户和经营联合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集中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并形成颇具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团体,实践证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确实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所涉及到的对象类型复杂,评价尺度较为宽泛,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评价技术体系的设计尤为重要,在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中,部分学者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体系,分地类、分区域用地评价[4,5,6]。该指标体系的设计涵盖面广、综合性强,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情况以及动态趋势。
大量评价研究和实践都表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研究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存在差异,有些较为庞杂,涉及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水平、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生态环境指数、发展趋势等指标因子[7,8,9],有些只是建立以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产出水平为重点的指标体系,即“投入—产出—可持续”(IOS)指标体系,并尝试对某单一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10,11]。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有关集约利用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时,会论及土地利用及布局结构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但在评价指标设计时却受到综合效益内部关系难统一、数据难确定等影响而鲜有涉及。
总而言之,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从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等原则出发,充分考虑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以及区域、农村不同层面评价的目的、对象和问题重点的差异。总结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经验,笔者对农村集体土地集约用地状况评价提出下述指标体系。
笔者认为,在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评价研究,一是区域用地状况评价研究,二是土地利用状况类型评价研究。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定量评价法、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法以及土地利用潜力测算法,四种评价分析方法分别侧重于土地集约利用趋势,即内涵挖潜指标、人口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农业发展可持续指标及土地利用综合强度指标四种指标的测算统计(见图1)。
其中,定性分析旨在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土地投入,特别是科技投入力度、土地质量高低以及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判断土地利用趋势类型,分为挖潜发展型、集约扩张型、低效扩张型、发展迟滞型和粗放扩张型;定量评价是指从土地产出水平、土地利用广度以及人口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建立影响评价对象农村集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权重及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实际值,并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各类评价指数值和总指数值,划分其土地利用状况类型;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价法主要从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即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经济条件、区域政策性条件三方面出发,评价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弹性指标,因地制宜地创建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有利条件;潜力测算重点选择农村集体土地用地状况评价中被评为低度利用区、中度利用区以及高度利用区,开展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测算,在以后的集约化利用过程中重点在于对中、低度利用区的集约化。
图1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集约技术是未来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科学技术的投入及机械化作业将成为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经营的主要标志,农用地集约化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结构;合理、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
优化农村集体土地的用地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用地与非农用地之间合理配置;农用地内部各产业间的配置;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之间的配置比例。在有限的农地资源条件下,在确定各生产资料用地比例时,应当以土地的边际效益作为标准,尽量降低单位产值的用地指标,优化用地结构是实现农用地集约化利用的必要条件。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12],当前,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现行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征[13],也是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经营的根本所在,通过权益机制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是促进农村集体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发展适应农民需求和市场要求的有效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将各种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分户种植、管理,联合加工销售,实现种养加工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徐俊如.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思考[J].乡镇经济,1995(2):15-16.
[3]袁飞才.集约化经营与规模管理[J].中国城市金融,1996(9):49-50.
[4]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91-493.
[5]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3):25-30.
[6]蒋慧娟.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30-31.
[7]龚义,吴小平,欧阳安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浙江国土资源,2002(1):46-47.
[8]杨树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7-30.
[9]洪增林,薛惠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106-110.
[10]薛俊菲,邱道持,卫欣,等.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4):47-51.
[11]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1):165-169.
[12]谭术魁.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蔡玲.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J].党政干部论坛,2003(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