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葛佳慧
研究所里“悟”得得企业发展之道
——从转制院所到集团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蜕变
本刊记者 葛佳慧
从20世纪末期起,我国先后对1300多家应用开发类院所实施了体制上的改革,掀起了一股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风潮,直击研究机构一直以来捧着“铁饭碗”,倚着“吃皇粮”,专门“等、靠、要”的体制诟病。处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习惯了事业体制“拿来主义”的科研院所,其营生如“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子弟沦为贫民般艰难。无奈,搞承包、卖成果、贩“白菜”等一系列与科技创新不相适应的做法都不得不成为其谋生的主要手段。何以在“寒冬”中存活,何以在逆境中成长,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
素来以攻克轻工各行业共性技术难关,推出各项先进成果见长的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同样是这一“断粮”危机的亲身经历者。轻工所1958年成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技术基础,在事业体制的荫护之下虽然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但数十年来日子依然滋润。而2001,院所转制的那一年,轻工所上下都感觉到了这个冬天特别冷,因为他们必须脱去事业单位的厚实外衣,扣上科技企业的沉重帽子,被赶着冲向市场,接受考验。而出人意料的是,轻工所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就成功地变身为集团型高新技术企业,销售额从“十一五”初期的4500万一举上升为末期的13000万,数字可观。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们用科技‘强身健体’,即使冬天来了,我们也不会轻易‘感冒’”,总经理屠斌杰的一句话道出了轻工所得以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科技。
的确,科学技术的掌握和突破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其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所以在此类企业中必定会有一项甚至几项过硬的技术。但是,放眼社会,虽然拥有诸多专利,却依然经不住市场竞争而最终导致“关、停、并、转”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因此,企业如果忘了身份,将发展的希望全然寄托于技术研发,而忽视市场竞争的环节,则必然会回到传统科学研究的老路上去。特别是对转制院所而言,“重研究、轻市场”的习惯性思维往往会阻碍新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可见,除了科技和产品之外,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更多的软性因素。总之,用科技强身健体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把科技与其它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和所有转制院所一样,为了过“冬”,轻工所不得不将生存视为第一要务。他们在业务选择上,没有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巨细之分,只要是自己做得了,并且能赚钱的,统统来者不拒。搞小承包的做法同样曾有在研究所上演。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没有出路。
要发展,就要有新思想和新做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古往今来,但凡成功者,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是踏着社会发展的足迹一同前进的。有了这个意识,他们放慢了以往为求生计而匆匆前行的步伐,耐下性子开始重新思考未来。他们知道应对新体制,必先学习新办法。懂得如何做企业,才能做成大事业。
轻工所内,历时43年之久的体制烙印虽然根深蒂固,但仍有可摧之处。要创新,就要找准着力点,要做到与时俱进。他们意识到优势技术和产品必须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以及时代主流相互吻合,才会获得更加明确的定位,技术才更有专攻,才会获得广阔的市场,才能走出宽阔的道路。因此,他们试着将技术和需求相互糅合,并从中找到了新思路。
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之上海市科委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轻工所经历了“扶持、培育、提高”这三个阶段,在业务形态上一改过去“多、小、散”的特点,全力聚焦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行业服务三个核心板块,其中以节能环保为最核心。
在轻工所的战略发展规划中,他们也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生态”作为主线,将自主创新与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完全符合国家战略和政府产业导向,突出了以自主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使命,因此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和某些企业不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和法规限制就盲目投资的做法不同的是,轻工所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使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努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保持高度一致,紧紧扣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规划以及轻工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吃透了当前社会最迫切的需求。
有了清晰的定位,就有了成功的一半。这种顺势而为的举措,正是轻工所总揽全局,把握方向的精英智慧,也是企业争取政策支持、规避政策风险、有利顺畅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方”。
观战行业决逐,企业争的是市场,比的是核心竞争力。当转制院所与众多历史久、资格老、优势多的行业企业展开竞争时,他们的总体实力往往略显薄弱。要争得一席之地,他们就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同行错位,采取差异化竞争的手段,开辟出一块细分行业的处女地。
再看轻工所的发展战略,他们凭借其在环保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发方面数十年的深厚积累,将最核心的业务放在了节约水和涉水资源、能源上。区别于传统环保“末端治理”的做法,轻工所的业务并不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为最终目标,而是以回用水资源,节省相关能源,回收利用随废水流失的金属等材料为重点,本质在于资源化。当然,在废水资源化的业务里,值得一提的当属镀镍废水资源化的技术。
作为重金属污染的元凶之一,镀镍工艺往往被视为众矢之的,并且也是政府重点治理的污染源头。然而,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法之前,该工艺依然会被众多行业所热用。因此,社会各界无不对镀镍废水的环保处理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
针对这一技术的国内空白,轻工所自主研发了镀镍废水资源化技术,不仅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的支持,被列入国家高科技火炬计划,而且还被认定为2010年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在上海造币厂、上海飞机制造厂、京瓷电子等众多企业的镀镍工艺生产线上,就有这样的废水回收装置。当含镍的漂洗水流经时,它就能将90%的镍吸附在桶内,而70%的水经处理净化后还可回用于生产线。这一装置的使用,不仅帮助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还产生了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因此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
既然如此,该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然而,在通常环保事业只投钱不赚钱的瓶颈制约下,要让企业为设备买单,推广应用会十分缓慢。为此,轻工所在商业模式上又作了新的探索:向电镀企业免费提供设备,企业从废水回用中受益,而轻工所靠回收废镍收回投资,并获取利润。这一尝试,从根本上消除了企业在环保支出上只投不赚的顾虑,使得他们既有了成本上的缩减,又有了利润上的保证,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反观多数的科技型企业,依然在为科技而科技,研究成果不一定能出,市场成效也不一定能见。由此可见,企业要发展就必定要像轻工所一样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来选择或创新商业模式。
从“上海市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以及“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等诸多荣誉中可以看出,应对改革和发展,轻工所已经有了自己的法宝,因此才得以成功转型为多元投资的有限公司。它不仅有着清晰的业务定位,具备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而且还在国家的技术创新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此外,轻工所以知识产权战略引领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促进节能减排的做法,也为它提供了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