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吴凡
为科技型企业“加满油”
——从浦发银行看金融创新进行时
本刊记者 吴凡
自从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体经济大受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然不是一时半会热议的话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近些年来,政府非常重视这类问题,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都出台了不少。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途径不灵活,银行支持不够……这些说法也仍然会经常听到。其实银行并非像社会普遍认为的那样,只“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炭”;也并非像人们所议论的那样只对大单感兴趣;部分银行也在很努力地尝试各种新的业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在2009年11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之初,开设了三个专门的服务点,一个是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另两个是在张江高科技开发区和杨浦创智天地设立的科技支行,力图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流程,使前台,中台,后台流程更加通畅,并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发了创新的产品和模式,在具体方案设计上比较灵活,从而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一家专业从事智能系统集成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近年来在上海和全国各地设计、安装、测试完成了一批安保监控、办公自动化、楼宇自控等上百余项安保工程及系统集成项目工程。2009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平安城市”计划,并先行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企业中标了某市政府“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合同,合同的整个工期虽不长,但由于合同的付款方为政府机关单位,一部分工程款的回款期限较长,对公司的流动资金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该公司无法提供传统类型的抵押物,如厂房、办公楼等,因此,在融资上遇到难题。
对此浦发银行客户经理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多方面了解企业的情况,鉴于该企业的资质较好,且销售对象为政府,还款来源较有保障,因此根据该供应链的贸易流程,为该公司设计了总额度为560万元的订单融资方案:即根据企业与某市政府等签定的“平安城市”施工合同,匹配对应的合同金额和账期,以订单作为质押,给予一定比例的融资,供采购施工所需的相关设备。同时,将合同项下的货款回笼优先用于还款。订单融资这种产品很好地缓解了企业在工程前期因为垫款而遇到的资金压力,保证了其顺利交付工程,并为该企业节约了融资成本。目前,该公司已用足560万的订单融资额度,通过浦发银行的融资支持,预计今年年底,企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1亿。
这是浦发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量体裁衣设计的一次“订单融资”的典型案例。不断创新模式和有针对性的贷款方案是浦发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一大特色。在采访过程中,浦发银行从事一线业务工作的负责人向记者感叹道,科技型企业做到现在,因为每个企业的特点都不同,每个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模式都不一样,贷款方案也完全不同,作为客户经理,第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个企业,不但要了解客户的技术层面,还要了解客户的上下游关系,以及客户的现金流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做出一个比较能够让银行和企业方面都满意的方案。
科技型中小企业初期的贷款金额往往比较少,作为银行却要花比传统业务相等甚至更多的精力,尽管如此,商业银行仍加大力度发展中小业务,不仅是在承担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从银行自身的利益来说,也是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支持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科技金融的大背景下,银行方面也没有理由不做这个业务。
过去一直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但若细数多年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了。以张江地区为例,在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包括银行、政府借贷、小贷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在内多种渠道。既然有这么多融资渠道,为什么还会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呢?有人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抗风险能力弱;也有人说中国金融机制不健全,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亦有不少的矛头指向了商业银行。
谈到贷款,大部分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向银行借钱。而银行传统的操作模式是抵押物为主的强担保体系,这也正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匮乏之处。中小企业普通属于规模小,无抵押,无担保,抗击风险能力弱,而且企业处于成长期,公司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往往让银行也犯怵。“很多企业连财务报表都没有,银行从何根据给它们贷款。”这也是银行信贷人士普遍面对的实际情况。
同时,作为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运作机构。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的人士共有的一种感受,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个群体总的来说风险比一般的中小企业要更大,每单贷款业务的差异也比较大,无法批量化操作。同时,单笔业务金额也比较小,所以对银行的挑战是需要更多的人力去做这件事,并且匹配的人员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从银行自身来说还要平衡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而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取得银行的信任,这就需要企业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并要有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理念,讲信誉、善经营、会管理,让银行能够直接地、透明地去了解企业情况。把企业效益做好了,把自身做强了,自然而然能够给予提供方一种信任感,这时候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愿意把钱借给你,金融机构甚至可能会主动找上门。
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只了解一些非常基础的信贷品种,如贷款、担保、抵押等。目前各个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已经推出很多的产品创新,像浦发银行这样,企业可以利用应收账款、上下游企业链甚至股权、知识产权这些东西去向银行借贷。所以企业亦需要主动地了解银行,是否有新的融资产品或者能够为你这样的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更好更迅速地得到融资,并且能以较低成本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企业在不断成长,对金融会不断有需求,政府若能给予金融机构适当的政策导向,肯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去作为资金的提供方去参与这个事情。目前政府从宏观的政策导向来说是非常支持科技金融的,一方面从扶持企业的成长,从税收上对政府能够有所回报,同时也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而且未来中国社会要转型,也需要培养一些拥有自主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政府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很多的工作。
但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要真正解决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非常微小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浦发银行认为政府可能需要除了在政策之外,在资金上也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支撑。比如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前期研发阶段,商业银行可能无法提供融资服务,那么谁来帮助这些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并不在乎企业规模有多大,但必须考虑它是不是有盈利,但对于研发型的企业,作为银行很难去评估它的未来走向是怎么样。同时政府在大力支持战略型新兴产业,例如物联网、云计算领域中的企业,跟银行传统的信贷领域有所不同,那么这些企业的早期成长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引导。
其实企业发展有三点很重要,第一是资金,是他们的血液;第二是市场,是他们的发展空间;第三是技术,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三者在企业的发展之中是缺一不可的。上海科技中小企业要真正的活起来,需要一个真正的专门为科技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如果没有,势必将影响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商业银行,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了解,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力去了解每一个企业。这就需要政府先一步去承担,通过政府将企业筛选出来,再让银行方面去了解,减少初期银行方面对企业风险的疑虑,就会方便很多;或者政府方面提供一份风险补偿资金或者奖励,银行方面也愿意和政府一起做一定比例的风险承担,但如果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容忍度,包括尽职免责制度没有解决,这个步子不可能迈得很大。
如果有肉吃,人们不会去啃骨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大多数商业银行尚不愿意承担风险的状况下,浦发银行已然成为了“啃骨头”的先行者。浦发银行也呼吁政府能够有更多的关注与合理的支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办更多的实事。从长远来看,当大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大型企业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这种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必然会有所减少,所以银行需要发展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和企业一起共同成长,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走出一条创新模式下规模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