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聪人易地搬迁后的心理适应研究*
——以云南省镇沅县的苦聪人为例

2011-11-07 03:28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迁入地易地移民

袁 燕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

苦聪人易地搬迁后的心理适应研究*
——以云南省镇沅县的苦聪人为例

袁 燕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

苦聪人,归属于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笔者以易地搬迁的苦聪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为调查地,对世居哀牢山的苦聪人搬迁到平坝地区后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来看,搬迁后的苦聪人基本实现心理适应,在新的居住地开始规划美好生活。

苦聪人;易地搬迁;心理适应

苦聪人自称“锅锉”,他称“苦聪人”。1987年,经过民族识别,归为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世居于哀牢山深处。由于受大山的阻隔,苦聪人社会发育较晚,劳动者素质偏低,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脆弱,生活极度贫困。2005年11月2日,新华社一篇《云南镇沅苦聪人生活依然贫困》的情况反映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出重要批示:“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于是,大量为帮助苦聪人脱贫的政策开始实施,其中以“易地扶贫搬迁”较为突出。对苦聪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继而提高生活质量、脱离贫困。然而,搬迁后摆在苦聪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对新生存环境的适应问题。只有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才能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脱离贫困的目的。本文选取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易地扶贫移民点为调查地,对搬迁到该地的苦聪人进行田野调查,从心理层面来研究和分析世居哀牢山的苦聪人搬迁到平坝地区后的适应状况。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易地扶贫

易地扶贫,是通过自愿移民搬迁的方式,解决部分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群众的贫困问题,是中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是因为在中国高寒地区、沙漠化、石漠化等地区,或是常年严重干旱缺水;或是地表水渗透严重,无法利用;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加剧”的陷阱,使得这些地区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在常规扶贫政策难以取得效果或成本太高的情况下,易地扶贫就成为缓解当地环境压力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

还需要说明的是“易地扶贫”与“异地扶贫”是同一个概念,但在文字的使用上有过一个更改的过程。1996年开始,省级部门中专门有个“异地办”,一直沿用到2001年。2001年,省发改委为了区别“异地办”的异地扶贫,用了“易地扶贫”向国家发改委做工作汇报。之后,省政府开始统一改用“易”字。

(二)适应 (adaptation)

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 (Goldscheider.G)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指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变化。”高斯席德强调变化和过程,倾向于把适应理解为行为本身,在变化的环境中移民们所做出的一种不断的行为调整。[1]搬迁后,移民必须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节,从而顺应他们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

戴维·波普诺在分析少数民族移民群体的关系模式时,采用了一个与“适应”类似的“同化”的概念。同化 (assimilation)是主流社会对于新成员的吸纳。有两种主要的同化类型:文化同化和结构同化。移民群体放弃不仅包括语言和服饰,而且还包括许多重要的政治、社会和宗教价值观在内的大部分传统文化,接受所移入社会的文化,这时就出现文化同化现象 (cultural assimilation)。文化同化可能是极其痛苦的,但是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三代或第四代人完成的。与此相对,结构同化 (structural assimilation)是少数民族成员完全被主导群体的学校、商界、社区以及家庭所接受的现象,它需要的过程可能会更长。[2](P308)

王康主编的《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3](P352)

李廷宪等人认为,社会适应就是指就个体对变化的事物 (包括主体自身的变化)通过生理调节、心理调整、进而通过行为活动使自身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包括家庭生活适应、职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4](P286)

综合上述学者对“适应”所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适应可以被分为诸如:生活适应、经济适应、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等,本文将主要从心理层面对易地搬迁后的苦聪人进行研究。

二、镇沅县苦聪人易地搬迁的基本情况介绍

苦聪人1987年8月正式归属为拉祜族。2005年末,镇沅县共有苦聪人15263人,约占全省苦聪人总数3万余人的50%,占全县总人口的7.44%。主要集中分布在镇沅县哀牢山中部的4个乡,28个村委会,344个村民小组。其中者东乡1454户,5817人;九甲乡1418户,3325人;和平乡851户,2512人;三章田乡758户,2274人。其余1335人分散居住在恩乐、按板、田坝等乡 (镇)。[5](P185)苦聪人聚居在哀牢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壤肥力低,岩石较多、土层浅、耕地坡度大,常年耕种水土流失严重。海拔高,气候寒冷,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不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深山峡谷,使各种农村交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技术难度大,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多,阻碍了交通、各种通讯设备、生活用电的发展。山高、坡陡、箐深、水冷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使苦聪人的生活条件难于改变。

想到国内鼎鼎大名的某迅,他们的两款社交软件在中国独霸天下已经很多年了,说他们一家独大毫不为过。可是,使用这两款社交软件的人都知道,他们三天两头在更新软件,甚至更新频率之快都让人不胜其烦。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成熟的企业战略。每次更新,占用内存都更少,功能都更多,操作都更方便。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牢牢地抓住用户,时刻防止有横空出世的同类软件争夺其市场份额。所以某信、某南极小动物在中国长盛不衰地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苦聪人易地扶贫安置项目于2006年1月17日开工,投入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70万元,上海市投入项目资金530万元,部队投入项目资金93万元,实施安居房建设200幢25000平方米,水泥院子200户12000平方米,建设科技文化中心2个1000平方米,广场2个2500平方米,希望小学1所,调整土地1778亩。水利部门投入资金架设人畜饮水管道25300米,建蓄水池1个200立方米,交通部门投入资金铺设水泥道路8600米,电力部门投入资金架设输电线路5100米,林业部门投入资金建设沼气池200口,村内绿化20000平方米,广电部门投入资金实施村村通。工程于2007年1月31日竣工,共安置祖居在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边缘3个乡 (镇)——和平、九甲、者东,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苦聪人204户794人。苦聪人易地搬迁安置立足县内资源环境条件,采取“集中安置、小规模安置、插花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就地、就近”的原则,主要采取乡外县内集中安置、村外乡内安置、村内安置的方式进行。

通过项目的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使苦聪人的户均家园面积达到185平方米、人均耕地面积1.7亩,户均1口沼气池,人均林地4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1 苦聪人原居住地与现居住地的对比

通过对迁出地和迁入地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苦聪人的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种生存环境完全改变的情况下,笔者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搬迁后的苦聪人在心理上的适应情况又将如何。不同的心理变化都将导致不同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直接影响着苦聪人搬迁后的生活。

三、对搬迁后的苦聪人心理适应的研究及分析

搬迁后的苦聪人在心理层面上对新生活是否适应是笔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随机选取迁入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安置点的150名移民作为研究样本。在此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心理适应量化为:人际关系和移民的社会心态两大指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研究来得出苦聪人搬迁后在心理适应方面的结论。

表2 移民心理适应统计表

(一)人际关系

1.移民的人际交往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是增进感情、维持人际关系的纽带,而且是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的桥梁。社会越发达,人们的交往活动就越开放,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也越大。

表3 移民的人际交往表

迁居坝区的移民,集中居住在一个地方,大家有了更多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茶余饭后串门聊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邻里之间的来往、亲戚之间的走动,搬迁后认识的新朋友等。他们在一起聊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聊对老家的想念、聊对未来的打算,增进了彼此的关系和了解,也成为相互帮助的对象。“一家有事,大家帮”是在访谈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移民通常和老家的联系是用座机电话或手机来沟通,在春节的时候联系得最多。一年也会2—3次回原籍,主要是看望未搬迁的亲戚朋友。他们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未受到搬迁的影响。对于陌生人的造访,苦聪人依然热情好客。在笔者调查访问期间,入户顺利,得到他们的热情招待,并积极配合调查。笔者深深为他们纯朴的感情所感动。

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之间的来往相对较少。有戏剧性的一幕是:把与搬迁移民和与迁入地居民的来往方式做一个比较之后发现, “串门聊天”的比例均为58%,但“有事请帮忙”和“其他”这两项的数据正好是相反的,有事找搬迁移民帮忙的比例为29%,“其他”来往方式占13%,而有事找迁入地居民帮忙的百分比是13%,“其他”的来往方式则为29%。从这样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的来往还是有限的。但在访谈中,移民都纷纷表示和迁入地居民没有什么矛盾,他们很好相处。来往的结果却不尽然。

2.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的看法和态度

交往总是双方的互动。在了解移民与迁入地居民来往状况的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迁入地居民看待移民的态度也进行一次调查。在移民区的周边,笔者找到19户当地居民做了一些了解。被访的居民一致表示他们和移民之间没什么矛盾。虽然说,迁入的大量移民与他们竞争着有限的生产资源,但并没有讨厌他们,也没有冲突。生产资源的分流是政府行为,答应给他们一定补偿。就算是有矛盾也是和政府和移民没有关系。熊某说:“我们的桔子地被政府收回去分给了移民,但对我们的补偿还没有兑现,这个我们是有意见的,也去反应过了。政府说会解决的,叫我们等等。”被访的居民中,80%的人表示和移民或多或少还是有接触的,偶尔也会串串门,比较熟悉的人家,逢年过节时,做了民族特色的食物等会互送。

综合上述的资料来看,移民和迁入地居民都表示相互之间没有矛盾,且都认为双方都是好相处的,但实际来往却是有限的。移民的这种人际交往模式仍然表现出了明显的内倾性 (即交往的对象为同乡和亲戚朋友)和表层性 (即与周围居民的交往更多限于业缘关系,生活联系少,情感上的交流也很少)。

(二)移民的社会心态

移民的社会心态就是指移民对其在安置区内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认知,以及对安置区内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迁出区的条件作对比评价后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反应。[6](P203)

1.生活环境满意度

表4 移民生活环境满意统计表

生活环境是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在搬迁之后的新空间里,移民是否对其满意并能在这个空间里良好的生活是间接反映移民社会适应性的一个指标。总的来说,移民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满意的 (60%)。在各个分指标中,对住房条件的满意度达到最高,对现在的交通条件则倾向于不满意。根据移民自己的说法是:现在的住房宽敞、明亮,也比较漂亮,比搬迁前好太多了,大家多集中住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帮忙。父母、子女都一起搬迁的也有照应。治安也比较让人放心,安置点里有专门的治保会和调解会。现在打电话也方便多了,几乎每家都有一台手机。但在交通方面依然感觉不是很方便,一是因为安置点离城镇、集贸市场有8公里,在安置点没有专门进城的班车,通常移民进城都是到路边去搭过路的班车;二是有些移民的土地离家比较远,在没有摩托车这类的交通工具时,就觉得不是很便利。

对新生活的肯定,让苦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觉得摆脱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在党的关怀下,以后生活会更好过。

2.社区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当移民搬往一个不能确信是否适合自己生存的陌生地方,生活上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移民对社区是否适合自己生存给予审视和判断,对搬迁前后的生活状况予以比较,其判断和比较的结果决定移民能否认同社区,对其产生归属感,并以最基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即能够稳定地居住在安置区,不返迁或再迁往他地。[6](P91)

表5 您是否有过搬回原居住地或搬去其他地方的想法?

表中数据显示,从来没有返迁和迁往他地想法的移民占到大多数。如果单从这一点上我们认为搬迁移民已经认同了新的居住社区,并产生了归属感。但是,“经常有”和“偶尔有”这种想法的比例相加达到46%,结合上文中讲到的移民的人际交往情况,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移民对安置区缺乏绝对的归属感。他们还没有完成认同这个地域和这个地域内的人。想返迁但终究没有返迁,既有归属感又缺乏归属感的表现也反映出了移民社会心态的自我矛盾性:认为现居住地很好,但还是会有返迁的念头;觉得迁入地居民是好相处的,但本能地拒绝和他们过多的来往;对迁移之后的生活,有感觉到不习惯的地方,却也觉得可以去适应。解释这些种种矛盾的心理,除了心态、归属感的原因,笔者认为还应该考虑时间的因素。大平掌移民安置点的移民是2006年底开始陆续搬迁过来的,也就是说从搬迁至笔者去调查时,搬迁时间最长的移民也就是一年半左右。我们说,适应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移民搬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要去面对全新的生产、生活,要去调整自己的情感、心理和行为来接受这些新的事物。这样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四、结论及启示

总的来说,通过移民中没有返迁或迁往他地的情况出现;移民和当地居民都认为双方没有矛盾,觉得是好相处的;移民无返迁的现象和想法以及对生活环境的各项满意度等现象中,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移民的社会心态稳定,对移民安置区形成社区归属感,不能绝对认为全部移民已经实现心理适应。但可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实现了搬迁后的心理适应,而这种在心理上的适应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移民在新环境下开始新生活的行为的。

通过对移民在迁入地心理适应的分析,还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选择移民点、编制移民规划,确保移民规划符合城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才能使移民工作取得成功。

镇沅县在对苦聪人实施扶贫之前,组织力量深入苦聪山寨,全面开展并完成了苦聪人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了苦聪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镇沅县2006年苦聪人扶贫开发项目计划》,又专门委托云南省经济研究所编制了《云南省镇沅县哀牢山中部苦聪人脱贫规划 (2006—2010年)》。对苦聪人扶贫项目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划和安排,为顺利实施好苦聪人脱贫项目提供了具体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保证了项目实施有规可依,持续健康推进。“易地扶贫”就是扶贫规划中的一类。其次,集中安置的方式有助于苦聪人搬迁后的心理适应。苦聪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采取了集中安置的方式。这种方式让亲戚朋友可以共同居住在一个区域里,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移民初到一个陌生地方的孤独感、无助感和对老家的思念,缓冲了移民的不适应心理。也促进了移民在安置区心理适应的实现,继而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稳定生活,迈向脱贫致富的道路。第三,移民是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如果建立起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将其纳入社保体系,使其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进行“帮弱”、“养老”、“助学”、“医保”,可以起到稳定移民心理的作用。

总之,苦聪人在安置区总体适应性良好,适应了现居住地的生活,并开始规划未来家庭的发展。实现了易地扶贫“搬得走,住得下,能脱贫,富得起”的目标。

[1]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J].江海学刊,2002,(6).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第十版) [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康主编.社会学词典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4]李廷宪.社会适应论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共镇沅县委,县人民政府,中共普洱市委政策研究中心.苦聪山记忆——云南省普洱市镇沅苦聪人扶贫实录[Z].昆明:昆明鹰达印刷有限公司,2008.

[6]风笑天等著.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A Study of Kuco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Adaption to Their New Life after Moving to a New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Kucong People in Zhenyuan,Yunnan

YUAN Ya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93,China)

The Kucong People is a branch of Lahu,a small minority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This paper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adaption of the Kucong People who moved from remote mountainous villages to a plain area unde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ncludes that these people can psychologically adapt to their life in the new place and they have a new plan for future life.

Kucong People;officially moving to a new community;psychological adaption

B845.61

A

1671-7406(2011)08-0102-07

2011-06-05

袁 燕 (1984—),女,彝族,云南普洱人,昆明理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陈 兰)

猜你喜欢
迁入地易地移民
迁移创业者:一个分类研究框架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实证研究
迁移前后移民与土地关系研究
签证移民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