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英语和动感习语:大学课堂CAI习语习得效果研究

2011-11-02 09:55
关键词:后测习语二语

陈 颖

(闽江学院 外语系,福建省 福州 350108)

动感英语和动感习语:大学课堂CAI习语习得效果研究

陈 颖

(闽江学院 外语系,福建省 福州 350108)

结合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对比,考查不同呈现模式下大学课堂习语习得效果,探讨在多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体呈现方式对二语词汇记忆的效果问题。研究采用单因素三水平被试内设计,通过考查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中的三种呈现方式对中等程度英语学习者习语习得的效果来探索切实有效的CAI习语教学策略。我们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在多媒体环境下,使用图片的多媒体习语教学方式在记忆效果上整体要优于仅使用文本的习语教学方式,在短期记忆方面,动态视屏方式相较于静态图片注释方式的优势不明显,不过在长期记忆方面使用动态视屏的多媒体注释方式能够获得最好的记忆存留效果。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多媒体技术对二语习语习得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CAI;习语习得

引 言

习语是一种形式简洁、文化内涵丰富的固定表达,其具有的结构固定性、语义整体性和不透明性的特点使习语成为词汇中最难掌握的一部分。[1]然而,对二语习语的掌握是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标志。在词汇习得方面,许多研究发现计算机图片输入比起纯文本输入对记忆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计算机图片能鼓励学习者构建心理意象,而这能使他们更易于理解某些类型的信息。[2]在多媒体输入方面,众多研究已证明了媒体输入的优越性。在中国,多媒体输入和二语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大多集中在多媒体输入和纯文本输入的对比研究上。大部分实验证明了前者优于后者。但对于多媒体输入对STM和LTM的效果方面,研究者结论不一:如 (王斌和陈静,2006)发现两种输入方式在短时记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长时记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二语习语理解存在困难的原因在于二语学习者缺乏对二语习语词块文化背景及习语象似性特征的了解,无法在心理上构建相应的心理图式。传统教学单一的呈现方式使习语教学陷入窘境,多媒体技术为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可能。现有的媒体呈现方式对二语习得作用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区分长短期记忆效果的文献不多,习语有着不同于一般词汇的特殊性。这些因素促使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必要。

一、实 验

1.实验目标

本研究在于通过考查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中的三种呈现方式对词汇(习语)习得的效果来探索切实有效的CAI词汇教学策略。研究问题是:在多媒体环境下,不同呈现方式的应用是否会对二语习语习得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有,这种效果是什么样的?这种效果对学习者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影响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

2.实验设计

本实验包括了前测、施测、评分标准、两次后测工具的效度检验及数据分析方法。前测:测前对被试就所测表达进行前测来判定被试对所测内容的熟悉程度,确定目标词。本研究的实验材料为21个英语俚语,选自BBC的习语教学节目及习语词典,试前邀请闽江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对所选择的词做出内容评测,使其适合中等程度的英语水平者。为了确定所选词汇的难度,研究者还在预试中设计了是非判断卷,以保证这21个目标词对被试来说是生词。为了检验实验的有效性,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预测阶段和实测阶段。参加预试的被试来自闽江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随机抽取的39名学生,他们与参加实际实验的72名被试(不同于第一阶段的被试)来自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同一个老师。采用自愿参加的原则,同时接受三种实验处理条件。实验在闽江学院机房中进行。被试在实验中使用联想电脑及投影仪。两阶段的研究均有两个后测: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即时后测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延时后测在教学结束后两星期进行。即时后测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延时后测采用词义解释的形式以避免熟悉度效应及更准确的检测不同CAI设计对被试记忆效果的影响。是非判断卷结果表明用于实验的21个目标词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属于生词。(不认识所有的目标词的学生达到89.2%,加上表示认识1个目标词的学生比例则达到94.6%,这就确保两次后测的结果是由实验处理决定而非前知识作用的结果。)在前测之后我们对39名被试进行的第二阶段试验中相同的习语试验教学和两次后测,数据分析结果检验了测试工具的效度:(即时后测的α=.603,延时后测的α=.861)。研究的第二阶段于第一阶段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本研究属于实验研究,目的在于考查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中三种呈现方式对中等程度英语学习者习语习得的效果。呈现方式1是静态图片&文本注释,呈现方式2是动态视频&文本注释,呈现方式3只有文本注释。研究过程包括三次测试:前测,即时后测及两星期后的延时后测。本实验采用的是单因素三水平被试内设计。习语词汇的呈现方式是自变量,把三种不同的媒体呈现方式作为三个水平。即:静态图片&文本、动态视频&文本、及纯文本。词汇测试成绩为因变量。测试包括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两次考试测试内容一样,区别在于考试形式:即时后测采用词汇再认形式,延时后测采用产出性测试形式。实验的目的在于考察三个水平间的差异。

3.实验结果

第二阶段的实验之后,我们运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1)延时后测结果比较 表1:即时后测方差分析结果

?

表1表明不同的媒体呈现方式在即时后测中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2,213)=33.059,P <.001

表2:LSD条件下即时后测的多重比较结果

表2表明在LSD条件下,呈现方式1和2之间的 md= -.02778,P=.873(P> .05),两种呈现方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然而,方式1和3之间的 md= 1.20833, P <.001, 方式 2和 3之间的md=1.23611, P <.001.这些数据表明方式 1 和方式2与方式3相比,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呈现方式1和2显著优于呈现方式3.

(2)延时后测结果比较

表3:延时后测的方差检测结果

表3表明不同的媒体呈现方式在延时后测中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2,213)=51.396, P <.001.

表4:LSD条件下延时后测的多重比较

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呈现方式1和2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LSD条件下,呈现方式1和2之间的 md= -1.06944, P <.oo1,这一结果表明呈现方式2优于呈现方式1。在这一阶段,方式1,方式2与方式3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方式1和方式3之间的md=1.36111,P <.01方式2和方式 3 之间的 md=2.43056,P <.01

(3)不同媒体呈现方式两次后测的前后比较

我们的研究针对每一种媒体呈现方式均有两次测试:即时后测与延时后测。从不同媒体呈现方式两次后测结果的统计量列表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媒体呈现方式在两次后测中平均数和标准差均存在差异,进一步进行的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呈现方式下时间对习语记忆留存的影响:

表5:不同呈现方式在两次后测中的T检验结果

表5表明三种呈现方式条件下两次测试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方式1条件下,t=9.551,df=116.217 sig.<.01;呈现方式 2 条件下,t=4.881,df=122.933 sig.<.01;呈现方式3 条件下,t=9.245,df=139.538 sig.<.01。这表明时间因素对三种呈现方式下的习语习得结果均有显著性影响。从md值比较来看,方式2下的习语损失最少,其次是方式1和方式3。

两次后测结果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反映了人类自然的记忆衰退现象。然而不同媒体呈现方式下记忆衰退的程度并不一样。呈现方式2条件下记忆衰退程度小于方式1和方式3.方式1和方式3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方式1条件下的md值稍高于方式3.为检验这种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我们就记忆衰退程度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如下:

表6 Scheffe条件下两次后测的记忆衰退趋势的多重比较

表6表明尽管呈现方式1和呈现方式3的平均值存在差异(MD=-.15278),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793>.005)。该表也表明呈现方式2(动态视频&文本)与其它两种呈现方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1)。这一结果证实了不同呈现方式对词汇习得和记忆有着不同的效应。

三、讨 论

1.输入和注意的效应

有效的二语习语习得过程是一个能根据习语的象似性特点在人的心理词典中重构二语习语词块的心理图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取决于输入的有效性。就我们的研究而言,输入指的是呈现材料和呈现方式。skehan(1999)认为恰当的输入方式会促进习得进程及语言之间的发展。输入的效度不同,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才能进入人脑进行有效的加工。[3]在二语习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头脑中业已存在的母语词块和心理图式影响着二语习语在记忆中的编码方式。在进行二语习语习得任务时,二语学习者出于经济性的原因,往往会运用策略达成目的。[4]他会对信息作出选择以便留出更大的空间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编码处理。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充分注意对词汇习得的效果。本研究中的三种呈现方式考虑到了习语的象似性特征和情境因素,试图通过运用不同方式 (静态图片、动态视频、或文本)向被试展现这些关联。不管采取的呈现方式是哪种,都将引起被试不同程度的注意进而引发对习语新词的记忆留存。这一点可以由被试在两次后测中的得分上得到证明。也就是说,无论在哪种呈现条件下,被试在词汇量上均有收获。然而,也正是注意上的程度差别导致了短时记忆留存与长时记忆留存上的效果差别。

短时记忆是通往长时记忆的门户,信息通过重述的方式从前者进入后者。[5]工作记忆具有两个主要功能:储存和信息加工。[6]两种功能共同存在一个处理容器中。因此,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容量上的局限性要求对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努力和控制。当接收到输入时,人脑记忆系统的容量局限性限制了对输入的处理方式。当面临一个复杂任务时,人脑将较大的空问用于信息加工,而留给信息储存的空间则较少。二语习语理解困难的原因在于对习语相关的隐喻含义的理解困难,这就要求占用更多的工作记忆空间从而给词汇记忆储存留下的空间就比较少了。因此,有效的词汇(习语)习得要求将任务的难度最小化,减少用于信息加工的空间从而把最大的空间留给记忆储存。本研究中的三种呈现方式目的相同:展示习语的象似性和情境关联因素。在有限的时间每个习语的呈现时间相同)里,哪种呈现方式在降低任务难度上助益性越大,越有助于新词的学习。

本研究中的被试在三种注释方式下学习新词。当输入以三种方式呈现时,我们观察到被试的不同表现,这表明输入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注意是有效加工的重要条件,如果一种形式以显著的方式输入,被注意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的情况也是如此。与文本形式相比,带有图片的注释方式 (静态图式和动态视频)可以更好的引起学习者的注意,从而为之后的习语词汇习得和记忆留存打下一个好的开始。这一优势的原因可以用Paivio的双解码理论加以解释。文本和视觉材料的同时呈现降低了对习语隐喻意义的理解难度从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对习语的记忆留存。本研究中双重解码的习语 (包括图片加文本形式及动态视频加文本注释形式)学习效果优于仅以文本形式注释的习语。而且,“在短时记忆重复的刺激越多,进入长时记忆的强度越大,然后也就越容易在短时记忆中得到重复。”[7]同样道理,动态视频模式所提供的多渠道多感官的刺激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展现了习语的各种关联(如象似性和情境因素),进一步降低了习语学习的难度把更人的空间留给了习语记忆留存。我们实验中的动态模式显示出的最佳学习效果支持了这一结论。

2.动态视频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条件下动态视频及图片对于语词汇习得 (更确切的说是习语)具有显著效应。这一结果与以一般词汇为对象的大多数的前人研究相符。与文本注释相比,动态视频及图片模式更有利于促进二语习得,因为他们能提高学习者重构相应的心理意象和图式的能力。我们研究的另一发现是动态视频模式的二语习语习得效果优于静态图片模式,尽管在短期记忆阶段这种优势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短期记忆阶段没有显著效应的原因可以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关。研究中选用的习语尽管在字面意义和隐喻含义上存在极大差异,但他们在学习者心中所引发的意象对中国大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如狗,猫,鱼等。本实验中的被试是中等程度的英语学习者,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都相对比较高,具备足够的能力运用各种习语学习策略来习得新词的意思。因此对于两种生动的多媒体注释方式(包括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短时间内学习者的检索渠道不会因遗忘而受到阻碍。也就是说,在记忆存留的起点阶段,两种输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8]但是在长时记忆阶段,动态视频模式的优势变得越米越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接收的信息会被遗忘,只留下那些在记忆的第一阶段 (短时记忆)得到最大程度刺激的信息。长期记忆测试及两次后测的比较数据表明两种输入方式的差异是显著的,前者优于后者。

结 语

本研究的结论是图片在多媒体课件中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二语习语习得效率,而使用动态视频的多媒体习语教学方式能够最有效的促进二语习语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词汇学习及记忆的机制,新颖,图、文、声、像并茂、动感的输入方式及词块教学理念的应当结合习语词汇的象似性理据,最大程度展现习语语境。可以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兴趣是高质量学习的动力,能使学习者在学习词汇时,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加深对习语词汇知识 (如词的拼写、文化背景等)的理解、记忆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多渠道输入,增加词汇在短时记忆中的重复比率,从而最大程度的减轻遗忘机制的作用。使词汇信息牢固地保存在长时记忆中。

[1]谢华.熟悉度、透明度和语境对英语学习者理解习语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9).

[2]Christine,C.W.Visuals & Language Learning:Is There A Connection?[J/OL].2001,Retrieved from http:∥www.eltnewsletter.com/back/Feb2001/art482001.htm[2011 -05 - 30].

[3]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Pergamum,1998.

[4]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1(1):39-45.

[5]李荣宝.双语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机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6]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8-445.

[7]David,W.C.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8]王斌,陈静.多媒体输入与文本输入的记忆效果的对比研究[J].外语界,2006(7):117.

H319

A

2095-0683(2011)04-0168-04

2011-06-14

陈颖(1977- ),女,福建闽侯人,闽江学院外语系讲师。

责任编校秋晨

猜你喜欢
后测习语二语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