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红玉,叶文江,张志东
(河北工业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401)
指导教师负责制的自主选课教学模式
邢红玉,叶文江,张志东
(河北工业大学 理学院,天津 300401)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传统教学模式及学生自主选课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将指导教师负责制引入到自主选课模式中,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体现了指导教师负责制在大学物理实验自主选课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
指导教师负责制;大学物理实验;自主选课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一般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及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是所有其他实验课程的基础[1,2]。在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要系统地学习基本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方法,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掌握基本测量技术,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物理实验作为基础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高校之间竞争的迫切要求。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高校都采用了学生自主选课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可选实验项目学科覆盖面广,形式多样,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及对自己专业学习直接相关的实验。学生上课时间灵活机动,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调配,缺勤率几乎达到了零。学生自主选课模式确实能够在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一般为学生在课前做完预习,在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中,在指导教师的讲解及演示下,将实验独立重复一遍,课后进行实验处理,将报告提交后该实验即告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甚至有同学课前不预习,或课上抄袭他人数据,也能蒙混过关。学生并不能得到真正能力上的提高,实验课程的素质培养功能根本得不到体现。教师的任务仅是课上讲解、演示、课后批改报告,工作内容重复单一,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很多院校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的自主选课模式。该模式应用到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表现为实验题目及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题目开放:实验室提供的实验题目多于学生必修实验项目,如学生每学期要求完成10个实验,而实验室提供15-20个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拓宽了实验内容的涵盖面,给学生很大的自主选课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来选择实验题目;实验开设时间开放:打破原来固定时间的上课模式,学生可在实验室所有开放的时间内任意选择时段,灵活掌握,机动安排。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在充分预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的收获要远大于传统模式所带来的收获。自主选课教学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在对自主选课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通过实验题目的设置和实验时间的开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学生们进行课上操作时仍然是在指导教师的演示指导下完成实验,报告提交后,实验完成,而实验后的分析、思考、创新等环节被彻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
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发挥。指导教师由原来的“跟班走”变为固定于某一实验室,工作内容仅限于课上讲解演示实验,指导实际操作,课后批改报告,评定成绩。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确有助益,但就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因局限于现有教学模式,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基于对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提出将指导教师负责制引入到自主选课模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实践流程如图2所示:
(1)学生在网上选定指导教师,并用网上公布的教师信箱和教师取得联系。选定的教师即为该学生的指导教师。
(2)学生在网上预约选课,将所有选好的实验题目提交指导教师,教师确认后,学生即可进行实验,通常这一过程需要持续8-10周,学生才能完成所有选定实验。
(3)学生将实验报告提交给指导教师,教师就学生所选实验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给学生指定创新设计题目[3],例如,学生完成超声光栅实验后,教师可就超声波的应用给出学生设计题目,或将超声光栅实验与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组合设计等。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创新设计题目,选题范围可以脱离本学期自己完成的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
(5)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搜集资料,开拓思路,提出设计理念,自己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可求助指导教师,最终形成自己成熟的设计。
(6)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书面化,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给指导教师。论文要求规范,格式统一,此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为将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给出论文成绩,占总成绩的50%。
(7)甄选有创意,有水平,有研究价值的论文,组织学生进行论文报告。由多位指导教师进行现场评定,区分名次。实践证明这项举措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实验室选取可行的成本较低的新颖的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制作给予支持,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动手实践,制作实物成品。有研究价值的论文予以进一步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对于实验教学来说,制作的实物和发表的论文都是实验教学成果的直观表现形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作风[4]。
(9)可将上述教学成果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以及申请专利。还可与其他院校进行教学经验、成果交流,扩大影响。
由上面过程可看出,指导教师负责审核学生的实验题目,批阅报告,帮助学生选定创新题目,协助学生创新设计,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评定成绩,鼓励支持学生发表论文,制作实物,直至参赛,申请专利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性,有些环节甚至是师生一对一,直接教授,教师能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学生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特质予以引导,强化弱点,突出优点,对于学生素质培养作用巨大。指导教师发挥的作用也不再仅限于实验课上对学生的指导,而是将课前、课上、课后贯穿起来,全程关注、指导、培养学生。该模式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明显,能极大的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获得很高的成就感以及职业自豪感,更加爱岗敬业。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流程简单,教学效果一般,是以前大学普遍采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自主选课教学模式中,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灵活,具有可选择性,很多高校都在采用,但其教学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负责制的自主选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互动性较好,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双方的积极性。综合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其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我们看出指导教师负责制的自主选课教学模式无论从学生、教师还是学校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力推广,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表1 三种教学模式优缺点的比较
河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作为国家级实验中心历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在对物理专业学生实施了指导教师负责制之后,全校工科物理实验也采取了此种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论文在数个刊物都有发表,学生的设计制作实物在江苏省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及河北省挑战杯竞赛中也获得了数个奖项。
将指导教师负责制引入物理实验教学的自主选课模式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性。在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不仅仅为兴趣而学习,而且为应用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效果更明显,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更快提高[5~7]。教师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是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一些教学和研究方法付诸实施,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两方面皆有收获。对于物理实验课程本身来说,既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又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同时还能获得直观的教研和科研成果。
指导教师负责制和自主选课模式的有机结合是一项有益改进,能够充分发挥教学双方面职能的教学改革。在教师、学生、高校三者都有收获的情况下,实验课程的开设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在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强化,课程重要性也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1]宋德祝.大学生心理因素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 [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57-59.
[2]解光勇,施卫.“3+1”教学模式在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1):107-110.
[3]冯庆荣,黄煦,孙玄等.本科生参加科研工作方面的教学改革 [J].物理实验,2009,29(7):18-21.
[4]张曾明,孙腊珍,霍剑青等.创新研究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J].物理实验,2009,29(7):14-17.
[5]张玉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2):22-23.
[6]王朴.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4):118-120.
[7]冷雪松,王艳东,高峰.探究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实验室科学,2009(1):43-45.
Teaching 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a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Advisors
XING Hong-yu,YE Wen-jiang,ZHANG Zhi-dong
(School of Sciences,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As a fundamental subject,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 can improv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Through analyz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electiv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the advisors in the elective teaching mode.In this way,the system inspires enthusiasm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thus achieving better teaching effect.Therefore,the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eaching 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
a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advisors;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teaching mode for elective courses;innovation
G642.423
B
1674-7356(2011)01-0058-04
2010-09-05
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邢红玉(1978-),女,汉,河北正定,讲师,硕士(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液晶物理及液晶器件物理,从事实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