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八阵图考、说”析

2011-11-02 01:43
关键词:诸葛亮研究

张 东

(武侯祠博物馆,陕西勉县 724200)

“沔阳八阵图考、说”析

张 东

(武侯祠博物馆,陕西勉县 724200)

本文对《忠武祠墓志》载“沔阳八阵图考、说”进行了部分解析。认为,《忠武祠墓志》作者李复心的研究破解了沔阳八阵图,化神秘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其研究方法异于他人,其研究成果是贴近实战的,是别开生面的。本文在李复心研究的基础上,推出沔阳八阵图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前线应是得到了应用的。因此,沔阳八阵法对研究诸葛亮技、战术方面的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在适当的地方,恢复李复心研究的沔阳八阵图垒,对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现代旅游及给后续研究者提供“八阵图”的实物参数,都是很有价值的。

诸葛亮;沔阳八阵图;李复心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长于巧思,推演八阵。三国归晋后,许多军事家、学者对诸葛亮推演的“八阵图”兴趣浓厚,直至今日,一些学者仍孜孜不倦地探求“八阵图”之精微,研究诸葛亮在技、战术方面的军事思想。这些研究及成果,对于丰富诸葛亮军事思想、揭秘“八阵图”原理,以及对诸葛亮聪慧机巧的探索和补充,不无裨益。

历代军事家及学者研究诸葛亮“八阵图”,多以鱼复江八阵为研究对象,如唐太宗时的李靖,《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等。因其失传和年湮代远,他们的研究不免带有一定的神秘与诡异色彩。当代余大吉、刘克勤等先生的研究都有很好的学术新见解,李兆成先生的研究也独到精辟。也有涉及沔阳八阵图的,如清同治时的罗秀书《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当代汉中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景元先生的论文《罗秀书和〈诸葛亮八阵图注说〉石刻》①等。

“八阵图”对于笔者来讲,是很遥远、很陌生的。近观《忠武祠墓志》,见其对诸葛亮在沔阳推演的“八阵图”的研究,既有考证,又有图说,异于他人之论证,极具特点。笔者不弃愚钝,愿对《忠武祠墓志》所载“沔阳八阵图考、说”进行浅析,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学者正之。

一 “图考”应有据可凭

《忠武祠墓志》系清沔县武侯祠住持虚白道人所著。虚白道人姓李,名复心,号虚白,原籍四川成都人。据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冯岁平先生考证,其约生于乾隆中后期,卒于道光年间,前后跨三世,在勉县武侯祠修炼三十余年,足快口勤,遍访古迹,加之博学强识,终于嘉、道年间修撰了《忠武祠墓志》。冯先生认为,这是汉中地区重要的一部乡邦文献。该书“既是勉县武侯祠、墓的专志,又是诸葛亮资料的汇辑”,还是“记录勉县武侯祠、墓历史的珍贵文献”,而且“图文并茂,为开发利用提供了设计图纸”②。

《忠武祠墓志》中有一专题研究,就是“八阵图”(早于罗秀书《汉忠武侯诸葛公八阵图注说》)。其重心在沔阳“八阵图”,有考证、有图解、有辨析,为研究诸葛亮在沔阳操兵演武,推演阵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虚白道人在“沔阳八阵图考”一章中,首先对三说与四说进行了辨析。社会流行四说,一在鱼复 (奉节)白帝城永安宫南江滩水边,一在成都广 (新)都弥牟镇,一在沔阳 (勉县)定军山下高坪 (武侯坪),一在成都东南棋盘寺,而棋盘寺在当时已无形无迹。《蜀志》上说:“沔阳高坪旧垒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成都记》上说:“其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法也”,虚白认为二者相矛盾,是《成都记》有误,而应取《蜀志》的说法。《广舆纪》也有四说,其定军山下有一,而“西县又别有一八阵图也”,沔县曾叫西县,“是西县即沔县”,认为因政区名称的改易而造成了误记,应为一处。肯定了三说,即:鱼复、弥牟、沔阳。

其次,为了更进一步证实沔阳八阵图的存在,于是引干宝《晋纪》云:“孔明于汉中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许,谓之八阵图,于今俨然。”又引清严乐园太守(汉中太守)《续汉中府志》载冯刺史旧志说:“阵图在定军山下。”这是史料所记,而其信乎?虚白道人非常谨严,曾走访过土著,无所得。在嘉庆四年重修武侯墓时,与一年近八旬的老者周希濂的交谈中,知其有明万历年间所刊冯刺史旧志,过其家阅之,其“虫蠹鼠啮,损坏三分之一”,但“八阵图”尚未全没,于是信证了严乐园太守《续汉中府志》载旧志之阵图有据可凭。又回忆说自己在弱冠之时曾留心旧迹,“尚存三十余垒”。这就把《蜀志》、《晋纪》、《广舆纪》、冯刺史旧志、严太守《续汉中府志》及所闻所见等几个方面联系起来,以举史料枚证法加以考察,论证了沔阳八阵图是存在的。

再次,对鱼复、弥牟、沔阳三地八阵图阵垒数量和阵形称谓有一确切定位。认为鱼复有六十四阵,为“方阵法”。弥牟有一百二十八阵,为“当头阵法”。沔阳有八十八阵,而非二百五十六阵,并否定是“下营法”,认定为“行 (xíng)阵法”,具备行军作战与安营下寨等复合功能。

二 “图说”对阵图进行了解析

“沔阳八阵图考”,考证了它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将其绘制成图,标注出各部位的名称,这就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而“沔阳八阵图说”就是虚白道人的研究成果。

根据上图,每圆圈代表一阵,共计八十八阵。这八十八阵构成一个整体阵容,除游兵二十四阵外,其余六十四阵是主阵,阵容稳定,各阵都有严格的位置,不可错乱。在其旗帜上都有编号,随着军旗语和鼓点进退。

“图说”对参与阵营的队伍编制进行了详解。曰:“五人为伍,十伍为一队,加五旗军而为五十有五,终于生成之数也。八队为一阵,有四百四十人。八阵为一部,有三千五百二十人而为小成,可变两阵也。八部为一将,有二万八千一百六十人而为中成。八阵齐,可变也,终于六十四卦也。八将为一军,有二十二万五千二百八十人而为大成。”这个编制体系的最小布阵是以“队”为基本单位的,也就是一个小成就可布阵。而最大体系为“军”,有二十二万五千二百八十人,这是一个理想数据,在蜀汉是不能形成的。故而虚白引用了“韩信曰:‘多多益善’”来化解这一难题。虚白认为,五人结合,就构成一个火力点,十个火力点再加五旗兵就形成了一个战斗队伍。为什么要加五旗,就是两个火力点用一旗,是最小战斗组合,计十一人,相当于现代军事编制的一个班。五旗就是有五个班,五个班而为一队,五色旗全,应是一个基层单位。而八个队的组合是四百四十人,称为一阵。一阵的配置力量就具有相当的战斗力,是独立作战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一个营。八个这样的编制,是三千五百二十人,为小成。小成是什么概念?小成就相当于现代军事编制的一个师或曰一个纵队,就具有很强的防守与打击力量,在战场上是可以独当一面、冲锋陷阵、偷袭敌营的较大力量。在诸葛亮领导的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要分兵五千,长驱直入捣长安,无非仅比一个小成多一点,其能用于战斗的人员也只相当于一个小成。而诸葛亮出师北伐,可用于战斗的兵力,仅为中成,中成按六十四阵容计,为二万八千一百六十人,加游兵二十四阵,一万零五百六十人,战斗人员总合计为三万八千七百二十人,相当于现代军事编制的三个军。如若加上首脑机关、参军、文书、谍报人员、侦察人员、通讯人员、后勤部队、预备队、警备队、卫戌队、特务机构等,诸葛亮北伐的总出兵量为五、六万人,这基本符合蜀汉出兵伐魏的国情。

“图说”以基层单位“队”为例,解说了战斗的程序。将六十四卦分作八阵,书于旗上,每出一阵,单摆作战,战毕退回本阵原位,第二阵续出,第三阵、第四阵直至第八阵,按旗语、鼓点依次作战。八阵轮番作战,有休整、有补给,阵形保持不乱。安营下寨也按战斗队序列。故虚白道人称沔阳八阵为“行阵法”,它既有行军作战的功能,又是安营下寨的方法。这种阵营布局主要是一种防御的阵局。

而进攻的力量在哪里呢?“取胜冲击全在乎游兵也”。游兵二十四阵,分为两个编队,每编队十二阵,又作两层,互相配合,相互救应。每编队分作四个号位,每号三阵,游兵阵共八个号位。在进攻战中,游阵冲锋在前,协调作战。游兵阵应为骑阵 (车阵在蜀伐魏时很难构成,因山路艰险,秦岭难越,出车不易),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在下营时,游兵居于隐蔽位置,一旦有敌来攻,它可以起到保卫八阵六十四卦的作用。遇夺取,它可以迅速集结,快速出击。三阵定作一号,一号有一千三百二十人,就是一个骑兵纵队编制。其八个这样的纵队全面出击,它的打击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诸葛亮推演八阵,应是实用的,而不是玄虚与神秘的。其阵图被虚白道人破解,是一个突出贡献。虚白从火力点到基层组织,再到具有战斗力的基本单位,以至于排兵布阵阵容、阵间距、安营下寨之法与作战的打击力量,层层深入,这就跳出了前人对诸葛亮八阵图神秘臆测的范畴,是一种新的、贴近实战用途的研究方法,使人们能够具体感知诸葛亮排兵布阵的用意,也对解开传闻神秘的“八阵图”起到了认识的作用。同时说明诸葛亮教演八阵并不是不可行的,这种具体化的布阵安营,冲击取胜的阵法,是会让军士及指战员接受的。虚白的研究,起到了化神秘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的作用。虚白的研究是否接近客观实际,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 “图阵”适应于北伐前线

陈寿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③八阵兵法,据前人考证,与《易经》有关,其“乾、坤、坎、离、震、艮、巽、兑”等阴阳、奇正之说,又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等自然物象分作八个方位。据近考古发现,在河南密县出土了《风后〈八阵图〉》,据说是黄帝与其大将风后一起研制的,若其为实,则又把八阵图推前了二千五百年。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阵法,至诸葛亮时,得到了推演、改进与革新。

按诸葛亮推演的八阵之法,其应始于成都弥牟镇,初用于鱼复江以保卫永安宫,其后再经沔阳改造,整理变革,运用于北伐前线的实战。为什么说应始于成都,在214年前,诸葛亮是没有兵权的。刘备取下成都后,诸葛亮从军师中郎将晋升为军师将军之后,才初有兵权,但是在作战方面,诸葛亮尚未能有大作为,而在管理后勤、整训军队方面则是可以办到的。从虚白考绘的弥牟八阵图看,其正阵布局呆板,游阵布局散乱,体现出初期推演的不成熟性,形态也不完备,尚属于需要革新的阵法。而在鱼复江出现的八阵,是由八个方位,每方位六阵组成为四十八阵,与中军十六阵构成的方阵法,外加二十四游骑阵。其方阵法用了天、地、风、云为四正,龙、虎、鸟、蛇为四奇,加中军,明显是一守阵,而这个守阵并未遭敌侵袭。布此阵当在夷陵之战后,吴、蜀已言和罢兵,此时,刘备病永安宫,为防东吴阴谋而布列的防务。

沔阳八阵是诸葛亮上《出师表》后,率蜀汉大军进驻汉中,为北伐曹魏而推演的八阵法,是具有行军作战与下营功能的,故虚白道人曰:“行阵法。”解释说:“行则为阵,止则为营”,否认了“下营法”一说。

诸葛亮从228年至234年,一共出师五次伐魏。第一次,“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④可能已经运用了八阵法。但诸葛亮求胜心切,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⑤的大好局面下,却遣将错误,在与魏张磩的对垒中,失却了军事要隘街亭,又损兵折将,不得不撤回汉中。接下来的第二、三、四次出师,是否使用了八阵法,史无可考。但第五次出师,不能排除使用了成熟的沔阳八阵法。

诸葛亮第四次出师是在231年,第五次出师在234年,时隔三年,而在这三年的准备过程中,对于军队作战的战略战术和阵法训练,也是其重要内容。后主传曰:“十年 (232),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⑥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与司马懿渭原对垒中,双方互不能克。诸葛亮从容地做久居之势,在敌国土地上屯田种粮,以解决军需供养。双方相持百余日而无大战,司马懿甘受巾帼之辱而不出战。

一方面,诸葛亮严密的八阵防务,让司马懿不能突破而歼敌;一方面蜀军防御阵容耗员巨大,冲击打击力量仅为游骑,而游骑又不可能完全用于冲击进取,这就使具有冲击打击力量的游阵在量上受到了限制,显现了八阵法的弱点,而狡黠的司马懿正是看准了诸葛亮八阵布局的弱点而甘受巾帼之辱,坚守不战。

弱小的蜀汉,屡耀其师,与强魏对阵关陇,按常理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五出敌国,而无覆军之虞,靠的是什么?应当说,沔阳八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十全必克法不能达到拓展国土、一统河山的目的,但“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的治戎方法却保全了蜀军战斗力不受大的损失。在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⑦正可以说明沔阳八阵在伐魏前线所起到的作用。因其八阵法的运用与蜀汉军队的整肃以致魏国在诸葛亮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轻易攻蜀,除其他客观因素外,可能对诸葛亮的沔阳八阵法也是心有余悸的。

四 “沔阳八阵图考、说”对研究诸葛亮军事行为与意图有参考价值

诸葛亮隐卧襄阳隆中时,躬耕苦读,立志报国,常自比于管、乐,待时而沽,他有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和很强的治国理民的能力。在水镜先生与徐庶的推荐下,找到了可以依凭的刘备,不负三顾之恩,毅然出山了。他的出山,卷起了狂风巨澜,策划了三分鼎立。而在鼎立后,怎样运作,这就要视时局的发展而定。

207年,刘备三访隆中,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而后一的策谋,使刘备茅塞顿开,并请诸葛亮与之一起奋斗。“隆中对策”透析了当前军阀混战的局势有向天下三分局面转化的趋势,指出曹操的强大,不可硬碰,孙吴具有保江东的活力,应为盟友,荆、益二州之主的懦弱和地域富庶,此时既未落入曹操之口,东吴垂涎而不可得,这就是天赐良机,若果能跨有荆、益,鼎足之形则成,待“天下有变⑧”时,两路出兵,钳击中原,以达一统。

然而在地跨荆、益后的“天下有变”,却变得极其不利于蜀汉,荆州丢失,夷陵覆军,先帝崩殂,致使蜀汉的军国力量与地盘极大地萎缩了。蜀汉的重任也落在了诸葛亮肩上,如何实现“隆中对策”中一统天下的理想,如何保境安民,如何出师抗击曹魏,这是诸葛亮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而训练军队,研究战阵则是技、战术方面的必备课目。诸葛亮推演的八阵图,从弥牟的初演到沔阳八阵图的成熟,对于诸葛亮北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危急存亡之秋”⑨的蜀汉,若不抓住机遇,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则将有迅速亡国的可能,而进取按常规又有多大的希望,刘备在世时间难以实现,在当今条件下的概率能有几何?弱国、微兵是不能冒险的,而征伐又不可不行,这就是矛盾。于是研究策谋,讲究战术,进可取、退可据的阵法运用,就能适应这种形势。后人所谓,龙骧虎踞,威震八荒,饮马河、洛,全在于出兵无覆军之虞,在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基础上,打击敌人。诸葛亮推演的沔阳八阵,则体现了有效保护自己的这一基础性原则,“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则是八阵阵战的特点。

沔阳八阵是诸葛亮对古老的八阵阵战的一种革新,是诸葛亮军事思想在行为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诸葛亮在特殊环境状况下的一种技、战术的运用,是从当时情况出发的一种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的开拓,并且成功地运用于北伐前线,显示了价值。

“八阵法”在诸葛亮身后失传,那是时事变异的结果。此阵战脱离了时代以后,就不能适应发展了的军事形势。即使三国的时局再现于历史,也是前进了的时势,对于这一古老而再须革新的阵法,是很难适应于新形势的。它只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环境中运用,有其历史成因,发挥了历史作用。

在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和技、战术意图方面,不能回避“八阵图”,也不能回避沔阳八阵的布列,若仅以上古八阵与鱼复八阵为研究对象,不免陷于神秘与臆说的范畴。如若不联系弥牟八阵、鱼复江八阵与沔阳八阵的推演进程,就有可能陷入一种对诸葛亮推演八阵的不实用的理解,不理解他为什么钟情于八阵的军事战术意图的思维。八阵法在诸葛亮去世后失传,是因为史载无详,是因为在诸葛亮身后无有适应此战阵的场合,更无有能熟练运用此战阵的指挥员。然而研究诸葛亮八阵法却一直在延续。笔者认为,虚白道人的研究是别开生面的,特别是对沔阳八阵图的研究,是一种特殊贡献。

五 开发“沔阳八阵图”具有重要意义

诸葛亮推演的“八阵图”,据史料记载,前人考证的可信遗迹有三。其一在成都新都弥牟镇,有一百二十八垒,为“当头阵法”。至今尚存六垒,1981年成都市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迄今为止仅存的八阵实物孑遗,是十分宝贵的。其二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附近的江滩上,即鱼复八阵图,有六十四阵,为“方阵法”。受江水涨落冲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于今荡然无存,又因三峡水库的建设而无处觅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⑩将其永远地保存在了历史的记忆之中。其三为沔阳八阵图,有八十八阵,为“行阵法”。其旧址在定军山下高坪 (武侯坪),虚白弱冠时尚存三十余垒,而后遂没。为存古迹,虚白耗时费力,考证研究,将其绘制成图,给予合理阐述,使这一古老而适用于北伐的阵图得以保留在文献中,应当说意义重大。(11)

在虚白道人研究出沔阳八阵图时,就具有开发的价值。虚白曾设想,在沔县武侯祠旁征地十余亩,按高坪旧垒形制复原沔阳八阵图,却因种种局限,其愿未了。使沔阳八阵图仅存留于《忠武祠墓志》中,而不被人们所了解,其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未得到发挥,可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可喜的是虚白的研究成果被保存了下来,这就为后人开发利用留下了空间。

沔县,是诸葛亮的安息之地,是三国文化的荟萃之地,又是三国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方。其重头戏在武侯墓、武侯祠、马超墓、定军山、古阳平关、刘备称汉中王的设坛处、张鲁城等地方,其次,在天荡山、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读书台、曹操书“衮雪”处等处。

在国泰民安,国力渐强的今天,深入研究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历史文物,努力发展旅游事业,承先贤之遗愿,存古迹于永远,应是我们的责任。再现当年诸葛亮教兵讲武于沔阳,推演八阵于定军山下的历史场景,无论对于保护遗产和开发旅游项目,都是有益而无害的。然,高坪故垒是不可能实现的,武侯祠旁更没有处所,唯有在武侯墓景区内选适当位置再现这一古老而具有现代旅游及研究价值的东西,应是妥当的。

武侯墓、定军山及诸葛亮推演八阵的高坪,在一个地域,而高坪故垒所在位置已被现代企业汉江钢铁厂所占,即便不被企业所据,而在良田上恢复沔阳八阵图垒也是很单调和得不偿失的。如若在武侯墓柏树坪附近的闲置土地上 (约二十余亩),将其进行再现,它的价值应是很高的。这个设想,若果能够有望实现的话,那么,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再现了古迹风貌,而且增加了武侯墓的旅游项目和游览时效,还能给游客增加趣味性、知识性的感知效应,又能给研究者提供可研究的实物参数,不再使诸葛亮推演的“八阵图”成为神秘和虚幻的东西。

注 释:

①②《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③④⑤⑦⑧⑨《三国志·诸葛亮传》。

⑥《三国志·后主传》。

⑩杜甫诗《八阵图》。

(11)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对中国古老的战阵八阵阵法进行了改造、革新和推演。诸葛亮去逝后,八阵法不传于世,而在成都新都弥牟镇、重庆奉节鱼复江、汉中勉县定军山下均留有诸葛武侯八阵图垒,后人根据这些图垒对诸葛亮八阵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K87

A

1004-342(2011)02-67-04

2010-11-07

张东(1958—),男,陕西勉县武侯祠博物馆、陕西省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诸葛亮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诸葛亮喂鸡求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诸葛亮隆中决策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